“陪讀”是“自讀”基礎,為什麼你陪讀了,母慈子孝反變雞飛狗跳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說到陪讀,大部分家長都想講述一番自己輔導孩子作業的“血淚史”,甚至現實中也有父母被氣到心肌梗塞,最後手術做支架。

於是,很多專家現身說法,稱家長的陪讀是一種畸形教育,會影響孩子學習的獨立性,這種費力不討好的工作最好還是別做了。

不過,在陪讀這條路上,無論多麼困難重重,家長們始終前仆後繼,這種表現其實是有原因的。

很多學霸父母分享自己的教育秘籍都會說:其實孩子的學習我真沒怎麼管,就讓他自己慢慢摸索。

但我們都知道,學霸是“稀有動物”,一個班級里名列前茅的只有那麼幾個。若讓所有家長都採取這種讓孩子獨立學習的方式,確實有些不切實際。

事實上,“陪讀”確實是有好處的,本質上它應該是“自讀”的基礎。如同培養孩子的自律品格一樣,家長不先進行他律,是很難完成順利轉變的。

尤其是小學生們,由於認知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比較差,在注意力、自控力方面的表現也不理想,是最需要家長引導的。

“陪讀”是“自讀”基礎,為什麼你陪讀了,母慈子孝反變雞飛狗跳

只有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起孩子的專注力、自控力,才能真正被稱之為陪讀。

而諸如“給孩子講了好多遍題他還不理解,氣得我都快崩潰了”、“盯著還行,每次一走開,孩子也跟著走神”這樣的問題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沒有真正掌握陪讀的精髓,只是留於表面輔導作業而已。

“陪讀”是“自讀”基礎,為什麼你陪讀了,母慈子孝反變雞飛狗跳



01家長陪讀有多重要?

1)增進親子關係

親子教育專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陳山海認為,陪讀是親子陪伴中很重要的一環,在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同時也能本質上增進親子間的關係。

尤其那些工作特別繁忙的家長,若沒有通過陪讀的方式讓孩子感覺到他們的重視,而是直接詢問孩子考試拿了多少分數,會讓他們心理上出現缺失感和失落感。

適當陪讀是有必要的,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和孩子產生思想上的碰撞和共同語言,對今後的教育來說也意義非凡。

2)建立自信

家長陪讀的好處在於發現孩子做得不錯時,可以及時給予鼓勵,做得不對也能及時指正。

這種情況下,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信任和期待,才會有足夠的自信面對學習上的更多挑戰。

“陪讀”是“自讀”基礎,為什麼你陪讀了,母慈子孝反變雞飛狗跳

3)培養獨立學習能力

陪讀和孩子獨立學習其實並不是水火不容的事情,正確的陪讀是為了以後不陪。

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個過程中家長要知道,自己的重點應該放在培養孩子獨立學習能力和品質上,而不是哪一道題是錯是對。

因此,求助時與其給孩子詳細的解答,倒不如教會他整個思路。

陪讀的好處這麼多,為什麼你陪讀了,原本的母慈子孝反而變成雞飛狗跳了呢?其實細細深究,你就懂了。

“陪讀”是“自讀”基礎,為什麼你陪讀了,母慈子孝反變雞飛狗跳



02那些陪讀過程中家長最易犯的錯誤

1)剝奪孩子思考過程的包辦式陪讀

很多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也是情非得已,往往坐在孩子身邊,心思卻停留在手機上。

孩子做作業時遇到問題,家長也不仔細研究,常常都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敷衍了事。

這樣做的弊端有兩個,一是孩子看大人的注意力被電子產品吸引,自己也容易心不在焉;二是由於父母會直接給出正確答案,孩子思考過程被剝奪,長此以往也易形成依賴心理,懶得自己再動腦筋。

“陪讀”是“自讀”基礎,為什麼你陪讀了,母慈子孝反變雞飛狗跳

2)雞飛狗跳的打罵式陪讀

這種家長要麼本身脾氣就暴躁,要麼就是對孩子的學習問題太過焦慮,因此在陪讀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孩子對某一個問題不知甚解,又或者講了很多遍孩子都沒能做對,情緒就會直接崩潰。

一看到孩子“不爭氣”,就一直在耳邊嘮叨、數落:這道題都給你說了多少遍了,怎麼還是不明白?、我怎麼生出你這麼個豬腦子?甚至氣不過還會上手。

這種情況下,哪還有學習氛圍呀?簡直就是親子大戰現場。不僅磨滅孩子的自信心,還會使其生出叛逆、厭學的情緒。

調侃歸調侃,這種場面可算不上歡樂,各種問題都正在暗流湧動。

3)過於追求正確率的疲勞式陪讀

還有的家長為了追求表面的學習效果,實行題海戰術,規定孩子每天必須完成多少作業、正確率達到多少,否則就不能睡覺。

事實上,成人尚且難以承受如此高負荷的運轉,更遑論發育尚未完善的孩子了。

本身他們的專注力就比較差,精神長期處於高壓,當然會變得遲鈍。而且,在題量和正確率的標準下,孩子的心裡就容易緊張,這更容易給學習帶來負面影響。

長期採用疲勞式陪讀,不僅影響孩子的神經,還可能出現心理問題,可謂得不償失。

“陪讀”是“自讀”基礎,為什麼你陪讀了,母慈子孝反變雞飛狗跳

事實上,父母會花時間陪讀初衷都是好的,大部分孩子也能理解這種苦心。但有時使用的方法不正確,不僅浪費時間、破壞親子關係,反而還會給孩子的學習帶來阻礙。

理解並實施真正的陪讀,是家長的必修課。

“陪讀”是“自讀”基礎,為什麼你陪讀了,母慈子孝反變雞飛狗跳



03如何正確陪讀?

1)提升興趣是首要

做作業的確比較枯燥,孩子的專注力又有限,難免會有走神的時候。

在這期間,家長不妨用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吸引他的注意力,並巧妙地將其與寫作業連接起來。

比如孩子喜歡的遊戲換算成數據,或者給孩子安排學習任務,讓他做小隊長,還可以和家長做角色互換,讓孩子用他學過的知識問家長。

一來能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二來也能通過大人的解答,增進孩子對知識的瞭解程度。

其實無論感興趣的話題還是勝負欲都好,都能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陪讀”是“自讀”基礎,為什麼你陪讀了,母慈子孝反變雞飛狗跳

2)鼓勵和提醒

說到底,陪讀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讓孩子擁有自學的能力,因此,家長一定要側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對好的部分多加鼓勵,對孩子的問題耐心解答,不過最主要的是提供思路和總結。

我陪讀的時候,通常遇到孩子磨蹭或者開小差,都會特意強調一下:寶貝,你可要聽好了,這個題目,媽媽今天只說一遍,要是不認真聽的話就只能第二天問老師了。

親身試驗,感覺效果還是挺好的。

總之家長的原則就是少教多問、少做多看,主要觀察孩子學習中的狀態,並適當提醒和引導。

3)學習氛圍良好才能促進專注

家長陪讀時一定要認真,手裡不要拿著手機,一來家長手裡的手機會對孩子造成吸引,二來孩子覺得大人太敷衍,也沒什麼意思。

除此之外,書桌或整個房間除了跟學習相關的東西以及必要的傢俱之外,不要太過花裡胡哨,減少刺激物能讓孩子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地維持在作業本身。

“陪讀”是“自讀”基礎,為什麼你陪讀了,母慈子孝反變雞飛狗跳

總而言之,陪讀的確是指導低年級孩子成長的重要方式,很多家長只知道要陪讀,卻不知應該如何陪讀,用錯了方向就像走迷宮,時不時撞牆又找不到出口。

這種情況無論對家長本身還是孩子來說都是種浪費,搞懂陪讀的真正意義,才能事半功倍。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