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藥監人丨醫護人員“鎧甲”安全的“守護者”——張莉

戰

  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責任。疫情發生後,全體藥械監管人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全力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各單位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幹部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中處處體現責任、擔當和作為,個個勇當戰“疫”先鋒,人人爭做戰“疫”楷模,湧現了一批最美戰“疫”藥監人。

  醫護人員“鎧甲”安全的

  “守護者”

  1月25日(大年初一)早晨

  接到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命令;

  1月25日8點

  參加浙江省藥監局疫情防控會議;

  1月25日12點

  奔赴黃岩,現場瞭解當地一家防護服的生產情況,對其生產場地、人員操作等進行現場指導;

  1月25日23點30分

  返回家中,整理疫情所需的防護產品標準,第一時間制定檢測計劃和方案,安排檢驗人員後續工作任務;

  1月26日(大年初二)5點

  完成對防護服樣品的外觀和結構分析、制定檢測評價方案、列出後續改進建議等一系列工作;

  1月26日6點

  安排檢驗人員對防護服進行檢測評價;

  1月26日8點

  趕赴杭州兩家輻照滅菌中心,現場瞭解、評價兩家單位是否滿足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的需求;

  ............

戰

  張莉的農曆新一年是這樣開始,身為浙江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無源醫療器械檢驗所副所長的她,因為熱愛、因為責任,在接到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命令的那一刻起,毅然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的投身到了這場特殊的戰鬥中,始終活躍在“抗疫”最前線。

  投身“一線” 勇於擔當

  張莉現在最喜歡紅色,因為紅色能帶來力量感,讓人充滿信心。作為一名兩個孩子(大的上小學、小的2週歲)的母親,丈夫又在外地工作,家裡還有老人,張莉照顧家庭的任務很重,但她仍然堅持每天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從大年三十開始至今,沒有休息過一天。

  當張莉瞭解到一線醫護人員對防護醫療器械產品的急需情況後,內心特別的難過和著急。

  正是帶著這份急人所急的責任、謙遜實幹的品格、勇當重任的精神,張莉在爭分奪秒地開展醫療器械防護用品檢測這一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主動承擔了許多額外工作,竭盡所能地為疫情防控貢獻一己之力。

  面對當前醫用防護服緊缺的形勢,張莉認為,特殊時期不僅僅要做到質量把關,還要實現質量和產能共同提高。為此,張莉選擇從原材料入手,她把醫用防護服原材料的國內外標準查了個遍,期望幫助企業在生產之前就把原材料確定,從而儘可能的節省投產所需時間,提高產能和生產速度。

戰

  面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張莉從不退縮。在杭州兩家輻照滅菌中心,張莉現場與相關技術人員確認輻照設備的性能、安裝和運行情況,主動諮詢行業內滅菌專家,查看相關產品歷史滅菌資料和相關標準,制定滅菌方案,確定輻照劑量。然而,當她晚上進行回顧檢查時,又發現需要輻照滅菌的產品包裝不符合滅菌要求,無法進行滅菌。當時的張莉,感覺自己要崩潰了。說起當時的情形,她仍心有餘悸:“萬一滅菌的時候導致產品性能發生變化,那後果不堪設想!”

  “幾千套比黃金還珍貴的防護服不能就這樣放棄,絕對不能”,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張莉鼓足勇氣,依據專業知識給出了包裝改進建議,建議被採納後,工廠連夜進行包裝改進工作。她回憶:“我當時只有95%的把握,剩下的5%需要十足的勇氣去承擔後果。”

  給出包裝改進建議後,張莉又回到家中繼續工作,進行標準研究,制定輻照滅菌後產品包裝完整性和密封強度的評價實驗、滅菌後防護服的性能指標評價實驗等一系列方案。當這些工作完成後,張莉也已經連續熬了兩個通宵了。皇天不負有心人,正如張莉自己所說的那樣,老天爺是會眷顧好人的。2月11日,當聽到——這批防護服各項指標全部合格,可以作為ICU等區域使用的最高等級的防護服——這一消息時,她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服務企業 攻堅克難

  張莉在工作中的“拼命”精神,註定她不得空閒。當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技術難題,她總是第一個勇挑重擔、迎難而上。

  浙江省內一家口罩生產企業存在技術缺陷,口罩密合性問題始終不過關。在接到任務後,張莉立即成立了專項攻關組,與該公司技術人員及地市監管人員一起,對該公司生產的醫用防護口罩產品存在的技術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反覆測試,查找問題產生的原因。經過日夜奮戰,終於以最快速度找到問題的根源並予以解決。

  無獨有偶,浙江省另一家系國家認定為國家應急儲備物資單位的口罩生產企業在醫用防護口罩轉產中,發現部分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合成血液穿透性試驗存在臨床風險。在試驗中發現這一問題後,張莉立刻組織人員連夜分析查找原因,通過逐一分析、反覆測試,最終找到了產品的問題原因。

  就這樣,張莉用她過硬的技術,幫助一個又一個企業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在這個知識付費的年代,她卻無償的分享、奉獻自己的一切知識,傾囊相授。

  關愛團隊 檢驗鐵軍

  張莉在“抗疫”戰鬥中所表現出來的高貴品格和精神,不僅體現在其個人,也充分體現在她所帶領的團隊。

  疫情發生後,無源醫療器械檢驗所從上到下,全員動員,熱情高漲,充分展現了檢驗鐵軍的風采。該所所有人員從大年三十開始投入“抗疫”戰鬥至今,夜以繼日、連續奮戰,準確、高效地開展防疫器械檢驗工作,為防護服等產品的應急審批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戰

  餓了吃方便食品對付一頓、累了打個盹繼續工作,已經成為了無源醫療器械檢驗所全體成員的工作常態。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和艱苦的條件,沒有人喊累、沒有人退出,只有奉獻和拼搏的精神旗幟高高揚起。有員工的孩子肺炎感冒發高燒,把孩子送到醫院並交給年邁的父母照看後,就趕回寧波實驗室繼續工作;有員工是新疆的,顧不上路途的風險,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被迫取消、繼續購買機票的“奮鬥”後,轉了幾趟飛機,堅持趕回來參加“戰鬥”;有員工大年三十回家過年,接到返回命令後二話不說,大年初一一早趕回來工作,直到現在......

戰

  談及這些事的時候,張莉心酸的說:“看到我的同事那麼辛苦,我都感覺挺對不起他們,想起來都感覺要落淚。”為此,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上,張莉都竭盡所能,對團隊予以精心安排。她堅持每天電話問候自己的團隊成員,堅持每天電話瞭解湖北疫區的員工的身體健康狀態。張莉對團隊成員的關心和幫助,映照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上,給他們帶來了力量和信心。

  心繫他人 毅舍小家

  而當張莉在關心、幫助他人的時候,卻從未想起,自己也是那個需要被關心、需要被幫助的人。提到這個問題時,張莉沉思了一會,她吐露:“說心裡話,我好像一直沒想到過自己。就比如‘疑似感染事件’發生後,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家人和我的同事。”

  張莉所說的“疑似感染事件”發生在正月十五(2月8日)元宵節,這天一企業負責人告訴她:曾來院裡聯繫工作的一名員工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雖然該員工最終去醫院複核明確被排除了感染,但是當時聽到消息後,張莉整個人都傻了,旋即她想到自己的同事與該名員工密切接觸了多次,會不會被感染;她想到家人會不會被自己間接感染。但是,她沒想過的是——自己也與該名員工有過面對面的交流接觸,自己該怎麼辦。

  雖然張莉從未記得要關心自己,但她的家人卻一直在背後默默的關心著她,擔心她的安全和健康,她的母親甚至因為“疑似感染事件”擔心過度而暈了過去。對此,張莉心裡一直有著對家人的愧疚,但她也很感激家人對自己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她感慨:“我家人都覺得我現在所做的事情既是為了大家,也是為了自己。任務當前,投身工作是正常的。”

  “疑似感染事件”發生之後,為了打消家人的顧慮和反對,張莉反覆耐心的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為此,她向家人作了很多保證,例如保證帶好口罩、保證做好防護工作、保證不出去亂跑......“就像發誓一樣,哈哈”,張莉笑稱。但是,我們知道,一旦出了家門,她還是那個一如既往奮鬥在“抗疫”一線的“拼命”的戰士。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見初心。於父母而言,她是乖巧的女兒;於子女而言,她是慈祥的母親;於領導而言,她是獨當一面的好員工;於下屬而言,她是事必躬親的“大家長”;於企業而言,她是答疑解惑的“及時雨”;於人民而言,她是嚴把防護器械質量關的“守護者”!


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