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何強:我在方艙醫院當院長

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何強:我在方艙醫院當院長

出發去武漢前,何強作為隊長在講話。

2月15日晚上8點,何強還沒有吃飯,他剛剛結束了一個討論病情的會議。整個白天,他在武漢黃陂方艙醫院的病房查房;當天這裡又新擴建了70多張床位,馬上可以投入使用,他要再覆盤一遍流程:院感防護、設備設施……

在這裡,何強的時間是用分鐘來計算的。雖然任務繁重,但何強非常樂觀,忙了一天,晚上說話依舊中氣十足。

他說,形勢在慢慢好轉,對完成任務非常有信心,“希望到方艙醫院的患者越來越少,最終不需要這裡,我也不用再做這個院長。”

何強是浙江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長、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2月14日,何強接到武漢市委組織部發文,任命他為黃陂方艙醫院院長,記者獨家連線了他。

一期130多張床位

當天就快收滿

黃陂方艙醫院是在黃陂體育館,和江漢比,這裡要小得多,一期130多張床位,我們入駐當天,就已快收滿。所以14日晚上,我們又連夜建了一個B館,新增加了70張床位。

建方艙醫院,我們最關心的是三件事:一是醫院感染防護方面,什麼樣的流程最合理;二是保證患者住院的舒適性,主要是生活設施,比如洗手間、開水房等;三是要符合醫療要求,能夠應對緊急情況。

我們在江漢方艙醫院待過,所以有一點經驗可以借鑑。比如醫護人員怎麼進出艙,可能要花半個小時。優化後,我們最快能做到10分鐘。

另外,醫護通道也有所改善,在江漢,因為人多,入口會比較擁堵。到這裡後,我們彈性上下班,不要讓人擁擠在入口,也避免感染。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强:我在方舱医院当院长

我每次查房時病人都會說:

謝謝你們從浙江來幫忙

黃陂方艙醫院的條件已經好很多了,這裡有暖氣片,而且因為這裡原來是體育館,衛生間多一點。

新擴建的B館還會有洗澡的地方。另外,考慮到每個床位旁邊裝插座不安全,我們還準備了幾百個充電寶。醫院裡還配有液晶電視、WiFi等。病床用的都是席夢思,睡起來也舒服一些。

這裡收治的病人,都是確診的輕症患者,65歲以下。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做到“應收盡收” ,所以有可能會收到重症患者。這時候,我們就要和相關的醫院對接好,做好轉運。

我們醫生每天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要篩查出重症患者。我們每天查房,3小時梳理一次。醫護人員在裡面是6小時一班,這是人的生理極限,因為一旦進艙就不吃不喝。

這裡的病人總體來說,情緒還可以。我們隊伍也有心理醫生,會給病人進行心理安撫。我每次查房時,病人都很配合,會說:謝謝你們從浙江來幫忙。

為了節約防護物資

什麼活兒都自己幹

我們在黃陂還做了一件事,就是利用當地醫院的信息系統,把病人的病歷電子化,這樣可以實現信息傳輸。接下來,我們希望醫護人員能分成兩部分,除了進艙的醫生外,高年資醫生可在外面,遠程會診和指揮。減少進艙人數,也可以節約防護物資。

為了節約防護物資,我們的醫護人員是非常辛苦的。15日的上午,我在查房的時候,因為天氣變冷,武漢這裡下大雪,病人需要更多的被褥、床單取暖。這些物資都是我們自己拉進艙內的,因為讓工作人員進來,等於又要使用一套防護設備。所以這些事情,能做的,醫護都自己做掉了。

除此之外,氧氣瓶也要自己拖進來換。氧氣瓶很重,根本扛不動,在江漢時,幾位護士推著,在地上轉著往前走。這裡現在有小推車可以用,已經好了很多。

醫生護士進艙後,就捨不得出去,出去就意味著要再換一套隔離服。很多人累了,就找個地方,靠一下,打個盹。

最大的壓力

病人安全,醫護人員安全

對我來說,最大的壓力是兩個,一是要保證病人的安全,不能有死亡。所以要及時篩選出重症病人,及時轉運。新冠肺炎有一個特點,變化很快,有些病人白天還好好的,到了晚上就會突然發燒,還有的人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肺部已經很嚴重。

我今天就遇到一位患者,原來有腦梗,來的時候,出現心律失常,發熱後,氧飽和度很快下降,比較危險,我們很快把他轉運出去了。所以我們每三個小時就要對病人進行一次摸排,做好預判;二是要確保醫護人員和裡面的工作人員安全,不能出現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