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勞動關係——“興”企路 解“薪”憂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和諧勞動關係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我省關於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要求,和諧勞動關係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隨著勞動關係主體及其利益訴求愈加多元化,我省堅持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探索實效性和長效性相結合的工作措施,力促全省勞動關係保持平穩和諧,創造和諧穩定的用工環境。

和諧勞動關係 促進企業發展

今年1月14日,我省舉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先進表彰會,表彰了我省36家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和兩家模範勞動關係和諧工業園區。

近年來,我省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工作成效顯著,勞動關係三方協調機制逐步完善,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和履行質量逐年提高,全省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2%以上。

作為我省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物流行業先進集體”、“全國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等五項國家級榮譽和“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青海省工業經濟運行優秀單位”、“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等20餘項省級榮譽的青海物產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公司依法與企業簽訂了勞動合同,年內勞動合同簽訂率為100%,參保範圍內職工各類社會保險上繳率為100%。

“我們還積極實行職工培訓教育、安全教育、交通意外保險、醫療互助保險等保障制度,讓職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保證了企業勞動關係的正常化。”青海物產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玲告訴記者。在聚焦勞動關係和諧方面,企業也積極建機制,夯實勞資基礎,規範管理共享發展。

“根據構建‘和諧物產’的安排,公司在認真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陸續制訂了自身企業的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和勞動用工、勞動合同、勞動工資、勞動保障集體協商、共同管理的工作機制。”劉玲介紹說。

同樣,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國家綠色園區”,並榮獲青海省“模範勞動關係和諧工業園區”榮譽稱號的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歷經19年建設發展,現有各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戶3500餘家,就業人員4.2萬餘人。近年來,園區將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作為一項整體工程來抓,規範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社保繳納實現全覆蓋,普遍建立集體協商制度,職工工資穩步增長,欠薪問題得到妥善治理,人文關懷氛圍日趨濃厚,區域勞動關係和諧程度全面提升,和諧的勞動關係對園區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目前園區企業與職工的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100%,每年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收繳率均達到100%,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覆蓋率達100%……”西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吳秀霞介紹。“現在園區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更是源於企業謀求持續健康發展的深層次需求。今後,園區將始終把創建‘勞動關係和諧工業園區’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為加快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促進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公平和諧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要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省企業集體協商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國企負責人薪酬等重大改革取得積極進展,企業工資分配宏觀指導調控制度不斷健全,最低工資制度得到全面落實,預防化解勞動關係領域突出矛盾取得明顯成效。今後將繼續加大維護企業和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工作力度,為實現新時代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根治拖欠工資 保障工人權益

一份薪水,背後是一個家庭的生活來源和希望,對農民工來說,指望著拿著辛苦一年的工資回家過個好年,這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的一份基本保障。

年末歲尾,背井離鄉在外辛苦一年的農民工兄弟最大的心願莫過於“要上辛苦錢,回家好過年”。如何破解欠薪頑疾,2019年的青海,以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為讓農民工“帶薪”回家,我省出臺措施、強化部署,曝光典型、注重監察,突出行動、形成常態,由點連線形成全面治理機制,為農民工撐起“保護傘”。2019年我省共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1328件,為農民工追發拖欠工資1.2億元,受理案件數、涉及金額、涉及人數分別下降了40.8%、49.7%、49%。

從2019年11月中旬至2020年春節前,我省組織展開了以招用農民工較多的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等行業為重點的“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努力實現“兩清零”目標。主要檢查用人單位按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工程建設領域落實農民工實名制管理、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總承包企業代發工資、工資保證金等保障工資支付制度情況等。在根治欠薪期間,我省對年底前工作進展緩慢、欠薪問題突出的地區開展重點督查,對重大典型欠薪案件實施掛牌督辦。數據顯示,2019年我省先後集中督辦案件73起。

據記者從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瞭解,我省先後出臺《關於進一步完善工資保證金繳存管理的意見》《關於在工程建設領域加快實行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制度的意見》等制度,做到從制度層面為實現根治欠薪問題打下堅實基礎。建立雙月調度機制,專項統計各項制度覆蓋率,追蹤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倒逼政府加快推進步伐,力推各項制度的落實落地。同時,設立工資保證金、應急週轉金,落實實名制、分賬制、銀行代發工資製作為治理欠薪的基石和重要保障。

針對農民工對根治欠薪政策知曉率不高、維權意識弱的情況,我省人力資源部門深入到企業、工地開展現場宣傳,普及《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知識,採取張貼宣傳畫報、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解答等形式,增強農民工依法理性維權意識。

同時,結合每年的春風行動、就業援助、人才交流招聘會、勞動保障監察日常巡查及專項檢查等,積極向農民工普法宣傳,讓他們能有更多的路徑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多舉措“聯手” 強化勞動保障

2019年,我省“互聯網+勞動關係”信息系統正式上線試運行。而我省勞動關係信息化管理也邁入“電子化”“標準化”“一體化”的新階段。

在國務院“互聯網+政務服務”和人社部“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等政策措施的指導下,我省結合自身勞動關係業務實際,採用勞動關係協調、勞動保障監察、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三位一體”的模式建設全省集中的一體化勞動關係管理信息化系統,實現業務數據的充分共享,增強業務協同。

“2019年,我們利用‘12333’和網絡諮詢服務熱線,不斷擴大和暢通維權渠道;同時,開通網上‘根治欠薪進行時’專欄,政策法規、曝光臺、拖欠農民工工資線索反映、維權渠道以及全省各級舉報投訴方式都進行線上公佈,開通了欠薪線索反映平臺,便捷高效回應農民工關切問題。”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勞動監察局局長周俊義介紹。

記者瞭解到,在我省積極推進勞動保障監察誠信體系建設的同時,勞動監察部門也在採取勞動用工年檢、專項檢查、重點抽查等形式開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

對全省1048家企業開展了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對各類用人單位實行分類動態監管。對全省5241家施工監理企業、609家房地產及769家物業服務企業開展信用等級評價,通過社會公佈、集中約談等措施,加強懲戒力度。

“先後曝光欠薪典型案件29起,將6家嚴重失信企業列入‘黑名單’,並及時推送至‘信用中國’網站實施聯合懲戒,讓違法失信企業寸步難行,有效預防和震懾了欠薪違法行為。”周俊義說。

積極推進“互聯網+調解仲裁”辦案系統建設,進一步暢通調解仲裁服務渠道,通過網站、手機APP等載體為當事人提供在線調解和在線仲裁服務等維權服務。投入使用省級勞動人事仲裁庭,建立仲裁文書郵政專遞送達機制,全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達到47家。2019年,全省共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2184件,為3214名勞動者挽回經濟損失9281萬元,調解仲裁結案率98%。

同時,據周俊義介紹,“2019年我省組織開展了首次市州政府治欠保支工作考核,督促各級政府限期整改,較好地發揮了督查考核抓落實‘利器’作用。”

此外,我省開展源頭治理、聯動治理和精準治理的工作機制,會同財政、住建、交通、公安、工會等多部門,實行聯合督查、聯合約談、聯合辦案,形成合力推進工作,從日常工作中著手,規範企業勞動用工管理,推進集體協商制度建設,保障職工合法權益,保持了勞動關係的總體和諧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