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乐安县有一“铀都”,为服务它,国家还特意修建了铁路

说起铀,我们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它是作为核工业和核武器的重要原料。然而,或许有很多人都不记得,其实在我们抚州也有一个矿场,它曾是亚洲最大的铀矿石开采基地,有“铀都”的美誉。它当年为中国的核工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年为了能够更好配合它生产,国家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人力为它修筑了一条铁路专线。它是到底是在哪儿?他就是坐落于抚州乐安县的721矿。

抚州乐安县有一“铀都”,为服务它,国家还特意修建了铁路

图为铀矿的描绘图

721矿,它曾经是国家的机密工矿。这个矿是1957年,在全国铀矿资源普查中,在江西省乐安县公陂乡(今公溪镇)附近发现的。经过专家的一番考察研究,确认这个矿是一个值得工业开采的铀矿。721矿开工建设后,很大程度弥补了我国当时铀原料不足的困境,为核武器的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后期经探明这个矿是全国最大的铀矿原料基地。年产矿石量占全国生产量的75%以上,现探明的天然核燃料储量,能供40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热堆核电站运行50年至60年。

因为当时的721矿地处偏僻,交通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厂区内所需的生活生产物质,无法及时送入。矿内才采得而来的矿石,也挤压在仓库无法及时送出。大量的物资都积压在仓库里。鉴于这样的现状,1963年,国家决定为721矿特意修建一条铁路专线——向乐线。经过近两年的施工,铁路于1965年终于建成通车。该线全长为123公里,经过南昌、丰城、抚州、崇仁、乐安等6县、市区。另外将向乐线与浙赣线等主线相交合,从而成为沟通赣东地区与南昌、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地的一条交通支线。这条铁路专线的修建,为721的物资和矿石内外转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不幸的是,从1984年起,国家对721矿实行限产。根据国家新的发展规划需要,721矿进行了破产重组。因为机械化的运用,工人数量大大缩减,曾经在这个工厂里全国各地的专家工人,也都不见了。这座曾经是亚洲最大核原料基地的721矿也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就是关于721矿的全部始末。如果你还有关于721矿的故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和我们一起分享。

(本文的素材及图片,均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