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疫情阻擊戰”中的四個鏡頭

鏡頭一:父母來了幾天了,還沒見到女兒的面

特写:“疫情阻击战”中的四个镜头

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天還沒亮,民革上海市衛健委總支黨員張智就悄悄地起床了。在老父母房門口往裡張望了一下,她帶著愧疚,轉身出門,向集中辦公點奔去。

在病毒防控中,有許多突發事件,需要提供法律意見。例如,口罩全城告急,徵用口罩的合法性以及相關程序怎麼走,感染病人死亡後如何處置,等等。作為市衛健委疫情防控綜合協調組成員,除了提供專業意見,張智還負責與相關部門的法制機構對接,配合市政府辦公廳法律事務處,為1月24日本市啟動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提供相關法律支持。

這些天,張智每天凌晨出發,回到家已經是半夜三更。身在外地的父母知道女兒工作繁忙,特意在鼠年春節前趕來跟女兒短暫相聚。可是來上海都好幾天了,他們還沒看到女兒的面。

張智心裡滿懷愧疚,但是她心裡更清楚,在這疫情肆虐的時刻,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保障上海市民的生命安全,這是一個衛生法律工作者應該承擔的責任。

雖然工作繁忙,壓力很大,但張智說,在這樣重大的危機時刻,做著這樣有益人民健康的工作,非常有意義,值得她終生銘記!

鏡頭二:賣高價口罩,嚴懲不怠!

特写:“疫情阻击战”中的四个镜头

大年初二,楊浦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執法大隊五角場中隊接到“12319”投訴:五角場淞滬路公交站點有人高價出售口罩。中隊迅速派員排查,在五角場廣場地下通道發現設攤當事人,並依法暫扣4000餘隻口罩。

楊浦民革黨員、區城管執法局案件審理科一級執法員沈智萍,獲悉後放棄春節休假,加班指導辦案。

因口罩涉嫌假冒偽劣,沈智萍牽頭將案件線索和涉案物品移送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鑑定。區公安分局局長指示一查到底,經食藥環知識產權犯罪偵查大隊追根溯源,將做進一步查處。

大年初四(1月28日),沈智萍和同事們迎來了另一位民革黨員——民革楊浦區委會主委、楊浦區城管執法局局長翟駿。她現場察看疫情防控相關執法工作情況,與執法隊員探討研究前兩天廣受關注的“非法售賣口罩案件”行刑銜接問題。翟駿還對中隊在查處大案、要案中存在的規範性問題提出整改要求,要求從隊領導到隊員,必須注重案件細節,做到及時立案,規範查處。

這些認真而有力的執法者,是這個“非常時期”維護社會安定的堅強壁壘!

鏡頭三:地毯式上門排查!

特写:“疫情阻击战”中的四个镜头

民革黨員沈健巍是虹口區廣中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的一名社區幹部,從疫情爆發至今,他就沒有休息過一天假。他負責對轄區內的賓館酒店逐一進行上門排摸,重點關注有無湖北籍人員入住;負責對轄區內相關人員信息排查情況,實時傳遞官方權威信息;對小區進行了地毯式地排查,在每個樓棟門口張貼告示;每日做好居民體溫監控,做好登記及時上報……

聯三總支黨員趙智勇,在一家公租房運營公司工作。他們已出租的房源有2300餘套,分散在徐彙區不同項目小區。其中,湖北籍租戶就有101戶。趙智勇放棄休息,與同事一起下小區分發防疫物資,落實回滬人員登記。對在家隔離觀察的回滬租戶,他們定時電話回訪,密切關注疫情。

這些認真嚴謹的基層工作者,是我們身邊的安全保障!

鏡頭四:用“心”抗疫

特写:“疫情阻击战”中的四个镜头

“我覺得工作壓力好大!而且現在很多人還對我們武漢人有誤解,我覺得有些委屈!”前幾天,靜安民革聯繫人士陳麟乾,接到了武漢某兒童醫院一位護士的心理諮詢電話。

這是他參加“用心抗疫”24小時心理熱線工作後,接到的第一個諮詢電話。

陳麟乾是專業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首批心理疏導師。疫情爆發後,他積極參與上海衛健委設立的危機干預值班熱線;考慮到一線醫務人員面臨著巨大精神壓力,他還與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醫學院聯繫,共同為一線醫護人員組建了一個心理支持微信群。

進群的心理諮詢師志願者經過嚴格篩選,均擁有專業心理諮詢師或精神科醫生執業資質,有的甚至參加過美國世貿中心和汶川地震等災後心理重建工作。

在海內外近百名專業人士入群后,“用心抗疫”24小時心理熱線即刻開通。專家們通過電話,幫助戰鬥在武漢第一線的醫務人員及其家屬。

“全國各地都在支援武漢,你們並不孤單;武漢是英雄城市,你們在一線都是英雄!”在電話裡,他這樣安慰那位護士,建議她用“腹式呼吸法”緩解壓力……

1月29日,陳麟乾又接受了武漢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危機干預熱線的增援任務。“希望在前線醫務人員用專業能力守護國家與患者的同時,我們也能用專業能力,成為他們的後盾。”陳麟乾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