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希望不久将来,每一个家庭都能团聚!

战“疫”日记:希望不久将来,每一个家庭都能团聚!

2月17日,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晴

施晓松 江苏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院感组组长,核工业总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

今天是我们到武汉的第21天,上午前往医院进行病区的院感督查。在完成常规更衣区清洁和消毒的工作后,我们来到医疗队对口支援的三个重症呼吸病区,病区的消毒隔离制度已经深入每一位医护人员心中,日常的手卫生也做得很好,切实体现了“人人都是感控的实践者”这一理念,病区的护士长管理到位,对我们提出的一些细节问题也及时改进,加上近期这三个病区已经有部分患者陆陆续续痊愈出院,我们的心情和外面的春日一样明媚!

上午11点,在重症呼吸六病区医生办公室,医疗队苏州市立医院刘国华主任还在仔细地对比患者前后胸部CT的检查结果,并不时和战友们交流着治疗方案;病区里治疗组来自江苏盛泽医院的章梅妹和周琴在不停的忙着更换补液,测血糖等护理工作,消杀组来自太仓中医院的王言颂则进行着医疗物品和病房的消毒……大家斗志高昂,工作也渐入佳境。

我们院感组却时不时“泼泼冷水”,叮嘱每一位战友:越到后面越要注意个人自身防护,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感控的这根弦永远都要紧紧地绷着!

战“疫”日记:希望不久将来,每一个家庭都能团聚!

病区里,22床患者祝女士突然从病房里跑出来,我立刻迎上前去询问原因,在普通话和武汉话的反复交流中得知:祝女士的单位近期要她提供住院及诊断证明,我们立即和医生办公室联系,并要求患者返回病房,做好隔离。

我通过口罩和面屏大声和她讲病房的管理要求:“无特殊情况不要出病房,以免交叉感染,有事可以打铃,我们医疗队会第一时间来到您的床边。”“感谢江苏医疗队!你们为我们患者带来了信心和希望!医疗队的医生和护士都很热情,对每一个人都很有耐心,说话很客气!”在交流中她对我说,她已经不发烧了,咳嗽也比以前好了许多,已经不担心自己的病情了,憧憬着出院后回单位继续工作的那一天。

战“疫”日记:希望不久将来,每一个家庭都能团聚!

是啊,每一位患者后面都有一个家庭,千千万万的家庭就组成了“中国”这个大家庭,希望不久的将来,每一个家庭都能团聚!

2月17日,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晴

韩信 江苏省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核工业总医院护士

转眼间来武汉支援已经21天了,也已经适应这边的工作,但我知道,要时刻警惕,不能有丝毫的掉以轻心。

穿戴好防护后进入病房,医生下达医嘱:给50床老爷爷皮下注射升血小板的药。核对后走到床边,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后,跟老爷爷解释要用这个药,老爷爷认出我来,“小伙子你打的针蛮好的,之前的针一天就不行了,你的这个我留了三天。”说着便撸起袖子给我看,我很开心,毕竟是得到病人的认可。老爷爷说他是一名退休美术老师,教过很多学生,去过很多地方写生……

战“疫”日记:希望不久将来,每一个家庭都能团聚!

回到驻地后打开手机,收到老爷爷发来的照片。看着照片上写的字,心里想的是来到这儿第一天的心里话,算是初心吧——“我要尽我最大努力来好好护理每一位患者,不管有多困难。”

战“疫”日记:希望不久将来,每一个家庭都能团聚!

不论是在这里,还是在我原本的工作岗位,其实站在病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只是很单纯地想尽快看好病,早点回家,每天面对“全副武装”的我们,他们一定也很焦虑……

不管怎样,加油加油再加油,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病魔,武汉必胜!

2月17日,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晴

邓天星 江苏省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核工业总医院护士

到江城21天了,经历了“春夏冬”,感受了“风雨雷雪”……经过洗礼的江城越发动人。

穿戴好防护物品,提前20分钟到科室。今天科室空了4张床,但大家都很忙,因为马上要来新病人,要把空出来的病床消毒并换上新的床单被套。帮忙整理好病室后,大家有序地完成了交接班。

战“疫”日记:希望不久将来,每一个家庭都能团聚!

半个小时后,一位老爷爷独自来到病区,病区护士热情接待,将老爷爷带到提前安排好的房间。为他测量生命体征时,老爷爷温柔地说“我查出来阳性,你们要注意不要靠我太近,别传染你们了。”听了这句话心里酸酸的。

过了一会儿,一位老奶奶来到病区,经过科室老师了解情况,原来她是老爷爷的老伴,病情不同的他们被分到了不同的病区,但老奶奶放不下老伴(老爷爷有心脏病),想要和他住在同一个病区,这样方便照顾老爷爷……经过讨论后我们还是决定将他们分开,做这个决定很残酷,但请相信我们一定会照顾好老爷爷。

战“疫”日记:希望不久将来,每一个家庭都能团聚!

待康复之日,我相信爱情之花将绽放得更加绚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