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182:晋文公显忠义信义,得争取霸业的第一步


魏犨到了阳樊,守臣苍葛对他的属下说:『周王
室放弃了岐丰,剩下的土地已经不多了!晋国怎么
还能要四邑呢?我与晋侯都是周王的臣子,难道还
要屈服他吗!』便带领百姓拿着武器上城守卫。

魏犨见状怒火万丈,包围了城邑,大叫:『早早一降,万事都无!否则全都杀光!』苍葛在城上回:『这里是王畿内的土地,百姓都是周王的宗族亲戚。晋侯忍心仗着兵威强占吗!』

魏犨被他的话感动,派人飞马报告文公。文公写信给苍葛说:四邑是天子赏赐的,我不敢违背王命。将军如果率领天子的亲戚回国,我也听从你的。并命令魏犨不要进攻,候阳樊的居民搬走。

看了晋侯的信,对城中的百姓说:『愿意回归周国的跟我走,愿意跟随晋国的留下。』百姓愿意走的有一大半,苍葛带他们迁移到枳村。魏犨这才入城,定好疆界后返回。

再说文公和赵衰等人到了原邑,原伯贯欺骗他的下属说:『晋兵围住阳樊,把城里的百姓都杀了。』原邑的百姓害怕遭到屠戮,都发誓宁死也要守城,晋兵包围了原城。

赵衰对文公说:『百姓之不服晋,是因为不相信。君侯向他们表示信义,就会不攻而下。请您下令,以三日为期,如果三天攻不下城,就解除包围
退军。』文公依照他的话做了。

到第三天半夜,有些原城百姓缱城而下,来见庆公说:『城中已探听到阳樊并没有遭到屠杀,大家约定明晚献城。』文公却没有接受。

旁边军吏不解:『主公为什么不多停留一天,占了城后再回去?』文公回答:『信义是国家的法宝。如果再停留一天,就是失信了!得到原城而失去信义,百姓们还怎么会相信我呢?』

天亮后,文公就解除了原城的围困。原城的百姓纷纷说:『晋侯宁可失城,也不失掉信,这才是有道之君!』于是在城楼上坚起降旗,追赶晋文公军队的人也层出不穷。


原伯贯见人心已变,也只好打开城门出来请降。首军走了三十里,原地的百姓赶了上来,原伯贯的阵书也到了。

文公命令车马就地驻扎,自己单车直入原城,百姓们都欢呼着出来夹道迎接。原伯贯也来求见,庆公用王朝卿士的礼仪相待,把他的家迁到河北。

文公命为原邑大夫,兼管阳樊。并对手下说:『从前子余带着一壶饭跟我到卫国,忍着饥饿,把饭留给我,这是有信义之人。我以信义得到原城,今后还要用信义来守卫。』

文公又对郤溱说:『你不偏袒同族,率先与栾枝等向我通告消息,我不敢忘记。』便任命他为温邑大夫,兼守攒茅。

晋文公分别留下两千士驻守原邑和温邑,自己返回晋国。后人评论说,文公勤王显示忠义,伐原表示信义,是争取霸业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