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窖怎樣排溼?

鳳凰涅磐147848735


大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大姜的保存方法較多,常用的方法有窖藏、沙藏、塑料薄膜袋貯藏和幹法保存等。那麼大姜如何儲存比較好呢?大姜儲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大姜如何儲存

大姜不耐寒,威海市通常於10月中、下旬初霜到來之前收穫。收穫前3-4天澆水。收後自莖稈基部削去地上莖(保留2-3釐米莖茬),不需進行晾曬。

大姜收穫後應就地修整,及時包裝、運輸。運輸時做到輕裝、輕卸、嚴防機械損傷。運輸工具要清潔、無汙染。運輸中要注意防凍、防曬、防雨淋和通風換氣。

大姜收穫後應就地修整,及時包裝、運輸。運輸時做到輕裝、輕卸、嚴防機械損傷。運輸工具要清潔、無汙染。運輸中要注意防凍、防曬、防雨淋和通風換氣。

貯存應在陰涼、通風、清潔、衛生的條件下,按品種、規格分別貯藏,防日曬、雨淋、凍害、病蟲害危害、機械損傷及有毒物質的汙染。威海市有利用井窖貯藏大姜的習慣,井窖貯藏大姜的適宜貯藏溫度為11-13℃,空氣相對溼度為90%。

大姜在貯藏期間病蟲害較多,如果得不到及時防治,將會造成不小的損失。

為防止病菌侵染,在大姜採收時,首先應對大姜進行嚴格的挑選,凡用於貯藏的大姜應選擇大小整齊、質量好、無病害的健壯姜塊,剔除受凍、受傷、乾癟、有病和受雨淋的姜塊,受霜凍的姜不能入窖。

瘟病是生薑在貯藏中的重要病害。它是一種傳染性貯藏期病害,貯藏中一旦條件適宜,就開始傳染蔓延。患病的姜塊灰暗無光澤,切開有黑心或黑形,顏色越深,病情越重。防治方法:採收後如果天氣條件成熟,應先置於陽光下晾曬1~2天,殺死病菌和曬乾表皮。讓種姜多蒸發掉一些水分,以防因水分過多入窖後發熱腐爛。貯藏期間,應隨時檢查,發現瘟病及時清理,以免傳染。

黴菌病在大姜表面出現一層黑斑塊或爛皮,在塊莖受傷、環境適宜的情況下特別容易發生。隨著病情的發展,白黴菌和黑黴菌逐漸向塊莖內滲透。防治方法:提前搞好貯藏窖的消毒。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煙燻和窖內撒施一定量的生石灰兩種方法,簡單易行,效果都很好。

眼蕈蚊是大姜在貯藏期間的主要蟲害。防止眼蕈蚊,首先要做到在田間及時發現並剷除受異型眼蕈蚊為害的植株,避免收穫時將其帶入井窖;二是提前做好井窖的清潔和噴灑消毒工作。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兌水15公斤,均勻噴灑在井窖內的細沙及牆壁上,溼潤即可。另外還要注意姜塊的入窖排列方式,以一層姜一層細沙為宜。三是待姜塊入窖完畢後,要封死窖口,防止成蟲飛入產卵。

大姜儲存注意事項

大姜即將收穫,為保證存好,儘量在霜降前未上凍的情況下收完。最後一遍水可衝點阿維或菊酯減少蛆頭頂的發生,窖裡先存徤康無病的且苗最青的這樣利於延長存期,高度上限留半米空間,每層稍撤點儲存藥,可四層高上點沙,不要太多,頂部存完後上二十公分左右高的沙,一個洞不能一下子存滿,可先存半洞再存另一個洞,利於換氣通風,門口比裡面的最後矮一層,門口暫時頂層不上沙,到降溫前再上,這樣既可排溼快又利於保溫。

門口的用藥要比裡面的多一倍,大約一月後溼排的差不多,來冷空氣前在井口放一迎風杖,儘量別讓冷氣直吹井,此後根據天氣逐漸蓋囗,在大雪前全封,以達保溫。要根據以彺經驗實際操作,各地不同。若存量過多,可在清明左右,或是芒種前儘量把井頭賣點,裡面的以後就延長了儲存期。


冰城小鑫


大姜入窖,在姜窖如何管理,才能使大姜不生蟲,不爛姜?

可有時候會發現,姜農儲存的大姜有腐爛和生蟲現象,這是為什麼呢?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杜絕這種事情發生呢?

1,在下窖儲存前,不要雨天出姜,不要過夜,精挑細選,剔出病殘姜,發軟的姜。

2,提前清出窖內的沙子,翻曬,做好清毒處理,每方砂子消毒。

3,窖內噴四壁殺菌。

4,擺姜時,要2-3層姜1層砂,沙厚3-5釐米,最後一層距窖頂40釐米左右。

5,儲藏初期不可封窖口,因大姜呼吸旺盛,窖內溫度高,易腐爛。大姜對溫度比較敏感,10℃以下就會受凍害,最適宜溫度為15-18℃,當窖內溫度達到15℃時可封口。窖內應掛溫溼度計,窖內溼度95%左右最宜,低於90%會腐爛。

6,蟲主要是異型眼蕈蚊,它的適宜溫度是15-20℃,正好於大姜的儲存溫度相適應,其幼蟲主要咬姜塊,進而腐爛。首先是在田間做好防治工作,避免帶入窖內,再就是提前做好窖內的清潔和噴灑藥劑工作,可以拌沙,也可噴四壁。


於家官莊朱夢飛


得處理好出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