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儒家文化圈,相互學習,我們學到了什麼?如何講好中國文化?

後生可畏農小帝


文化,就是一種軟實力。古代中國的文化對周邊國家人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同化力”,日本從唐朝直至明治維新長期效法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等地常可見孔廟和漢文。80年代以來,東亞在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中展現落後,區域內文化發展不夠,未來東亞的復興有賴於文化的復興,作為東亞大國的中國,應展現其儒家文化大國的地位。

現代新儒家,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特別是中國和平崛起之後,這種強勁勢頭又有新的拓展。中國作為儒家的發源地,對待儒家文化,我們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發揮其積極作用。“求同存異”的展開合作,建設一個有世界影響力的新東亞,而中國對於東亞合作應發揮文化主導作用,為東亞合作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凸顯其文化大國地位,復興東亞共同的文化,引領東亞展開合作,向世界證明中國在世界發展中和平崛起。


靈玉一休


儒家文化圈是一個過去概念。是以儒家文化構建基礎社會的區域的統稱。為文化圈的概念之一。其指的是文化相近、歷史上受中國政治及中華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使用漢字、並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韓越稱之為"漢文")作為書面語(並不使用口頭語言的漢語官話作為交流媒介)、覆蓋東亞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的文化區域。

儒家學說初步形成於中國春秋時期,約西元前500年前後,創始人為孔子。以後經孟子、荀子等人的發展,更趨成熟。漢武帝在元光元年(西元前134年)採納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建議,儒家學說成為國家信仰,中國進入儒家社會。以後,儒家學說又傳播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地區,在這些地區發展,併成為官方學說。同時,在儒家社會,儒家思想的影響也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近代以來,則在不少地區失去官方地位。

日本江戶時代的儒學者常和朝鮮的儒學者用漢字筆談的方式來爭論儒學問題;明清時代來華朝貢使節團的安南(越南)使節與朝鮮使節互贈漢詩。

即使在現代社會,利用漢字的筆談也為東亞人民之間的交流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越戰期間,一名被派遣至越南的韓國國軍排長在與越南當地村長以漢字筆談後,讓這個小村落的無辜村民逃過了美軍的猛烈轟炸;一些南朝鮮遊客在前往中國旅行時,因水土不服而瀉吐時,向中國藥劑師遞上寫有"腹痛"和"消化不良"的字條後,即迅速獲得處方。

摺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