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嵩高先生心意拳的七拳釋疑


盧嵩高先生心意拳的七拳釋疑

  心意六合拳內動無形,用必七體,頭、肩、肘、手、胯、膝、足,長短互用,相助為友。今釋其秘,供好者參考。

  

  歌訣:

  共工怒觸不周山,大業欲成膽為先。鞠躬豈計遭蹉跌,頭打一點毀坤乾。

  釋義:

  頭為諸陽之首,任督二脈交會之處,統領一身之氣,擊之必倒。然其剛健純悴,作為近戰武器卻渾然天成,故取之為拳。

  盧師雲:頭打一點,心意拳頭打技法常用者中門頭、烏牛擺頭、嬰兒撲食。中門頭為正擊法,取敵面部; 烏牛擺頭為側功之技,取敵頭胸; 嬰兒撲食則由下向上撞敵下頦。

  頭打必近敵身,步法要疾行如風,並以手法裹住敵梢節方可施用。中門頭即一頭碎碑,為心意門鍛鍊中節功夫之關鍵拳勢,能使身腰靈便、腦清目健。練時可斂氣立於牆邊,然後以頭部正頂壁面,身斜似柱之支撐將危房屋,兩手附於大腿外側,純以頭部力量行之,傾斜角度與盤練時間視個人體力而定。收勢後需以雙手摩頂散其血氣,或以藥酒擦洗。亦可用頭撞擊沙袋,惟力不可猛,否則無益而有損。已故

上海武術家孫少甫擅此技,人以“鐵頭”譽之。


盧嵩高先生心意拳的七拳釋疑

  

  歌訣:

  肩打一栽擊敵胸,手遲腳緩技不成。男兒身如擎天柱,行無愧怍吼大聲。

  釋義:

  肩打一栽,束展之間。束則裹敵梢節為吾所制;展要身如牮柱,突發絕勁。若敵之心胸中吾合力一擊,定然氣血上湧,五臟六腑如同翻江倒海,鮮有不敗倒塵埃者。鷹捉把變虎撲為其代表技法。勤習之,技成之日當知吾言不虛。

  肘

  歌訣:

  霸王理鬢不可近,殺機暗隱必血刃。庸夫忿忿輕涉險,性命無端大禍臨。

  釋義:

  心意拳肘打法與其它拳種不同,鮮有單獨運用肘技者,多以肘手互用克敵制勝。虎抱頭為肘打之典範,俗稱盤辮子。

  昔心意門前輩姚連山慣用此藝,常笑臉迎敵,雙手似理鬢,瞬間變雙剪手而下,對手即面北矣! 若此勢起手撩陰不中,則豎肘施磨擦之勁創擊敵人心胸,頗為實用

  注:據上海心意拳研究會會長井森金先生介紹,姚師承何人不詳,以擅心意拳聞名於世。傳說,其壯年在家鄉(河南)犯下命案,遁入京師為某王府充當武術教師兼護衛,後效力疆場,戰績不凡,一生傳奇極多。單把、韌勁與虎抱頭為其平生慣用之技。

  手

  歌訣:

  長嘆心意法自然,捋須也將風雲變。老大英雄似病夫,手起突兀指襠間。

  釋義:

  心意拳秘傳回旗二百多年,經歷代宗師完善,已將攻敵大技寓於飲食起居之中,一個平平淡淡的習慣動作可能勁起突兀,取人性命於眨眼之間。

  如手作捋須狀,看似普通無異,實則兇險萬分,只要捋須之手順勢而下,一記撩陰便告成功。此把名追風趕月,變化頗繁,可接穿拳擊敵心窩; 可接鷂子入林側身擊敵; 可接迎門鐵臂手膝互用; 亦可熊形變單把直撲而入,因勢變化,隨意為之。

  所謂起手撩陰,有撥轉之能,不可輕視。手之練法可備油燈一隻,中置三股粗燈芯一束,點燃後對準火舌擊之,始則火舌有晃動之象。日久功深,手到即滅,然後將燈芯加粗。站立距離愈遠,功夫愈深矣。

  昔前賢李海森苦練此藝十八年。一日有人慾觀其藝,李不得已而出門,適見門外一驢,乃解繩,望驢前肩隨手一擊,驢即應手倒地連翻兩個滾,見者駭然。


盧嵩高先生心意拳的七拳釋疑

  胯

  歌訣:

  虎穴故入原無畏,疾如掣電一瞥回。胯打中節擦肩過,側身天地嘯雲雷。

  釋義:

  心意拳為中節屈伸之藝,胯之作用舉足輕重,故譜雲:肩與胯合,極為重視。盤練之法有專勢名曰丟胯。技法練習可擇表面光滑之樹,以鷂子入林式盤之,或與同道以六合大撞行之。用時有裡外胯之分,外胯可以臀力相助,即俗語云“學會心意門,屁股能打人”之義; 裡胯不必拘於文字束縛,直接起膝,胯力裹助更是事半功倍。

  膝

  歌訣:

  自笑心意善奇謀,膝打簡捷似撥靴。攻其不意與不備,老羆臥道震山河。

  釋義:

  太極奸,八卦滑,最毒莫過心意把。而

心意把之毒莫過於膝打,常見用法有野馬奔騰、猴縱身與迎門鐵臂。

  迎門鐵臂為直搶中門之技,多以手撩敵陰後欺身而進,後足用力一蹬,腰用力,而手、肘、膝、腳並用。此技力發千鈞,中者不死亦殘,非同小可,相傳舊時千金不傳。野馬奔騰與此大同小異,只是手法力道、勁路略有不同。迎門鐵臂為手腳同一方向由下向上,屬鑽翻之藝。而此勢為雙手下同時膝上頂,要打合力,攻其不意,出其不備,極具實踐效用。此法俗稱撥鞋子,亦為變拳技與習慣動作之例。吾師於化龍先生解放前回鄉省親,曾以此藝出其不意將持槍作惡的偽軍打倒,一時傳為佳話。

  足

  歌訣:

  夸父追日絕世塵,奔雷震撼駭雙輪。步接狂風捲地起,進身無影斷敵根。

  釋義:

  心意拳雞腿列六式之首,功成者發腿迅捷,行日中無影,步塵中無跡,歷傳高人均於此痛下苦功,而達腿法、步法互用之境。

  近代心意名宿盧嵩高生前慣用此技,名刮地風。

  據家師(於化龍先生)介紹,盧師與人交手,喜用手腳捆住對方四梢,或直接截打敵臂,重創敵脛,使其手足麻痺之,然後一擊成功。心意拳腿法為暗用之技,看似步法,實則腿法,或踩,或提,或以膝跪,虛虛實實,變化萬千。故云:打人如走路,只有於溜雞腿一勢刻意揣摩,方知其妙。

PS:本平臺收錄的各武術前輩及武友的言論,只為個人學習,因個別圖文資料來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見諒。尊重原創作者版權,期望各友留言點評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