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是諸葛亮是長期自我營銷的效果嗎?

諸葛亮從一介布衣經劉備三顧茅廬之後,人生就如同開了掛一般,最終位列蜀國丞相,劉備在白帝城去世前託孤,劉禪更是稱之為"相父",所以可以說從南陽的茅廬之後,諸葛亮便踏上了青雲路。但世人皆認為諸葛亮因為劉備的三顧才踏上了青雲之路的,然後作者卻認為,其實諸葛亮完全走的是一條"自薦"之路。至於為什麼,請容我來給大家細細分解。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是諸葛亮是長期自我營銷的效果嗎?

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自薦之路佈局走的可謂是非常細膩,他可不像呂尚那樣的臨時抱佛腳,呂尚實是在因為年紀大了,實在是等不起了,於是才故意跑去西伯將要出行的地方卻釣他。

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與語大說。

諸葛亮的自薦套路一是人設的營造而在人設的營造方面諸葛亮又分別在軟裝和更裝方面下足了功夫。

我們先來說他的人設之軟裝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是這樣說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這話我們聽聽就算了,千萬別當真,因為他其實一直都在做著讓"諸侯聞達"。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

眾問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樂毅,其才不可量也。

從這段話來看,諸葛亮將自己比附於管仲、樂毅,學過營銷的人都知道在產位時有一個策略叫作"比附定位"而"比附定位"的關鍵在於標的物的選取,一定要選取一個大家都知曉而且是品牌效應很好的標的物,所以諸葛亮深諳此路數,直接將標的物選上了管仲、樂毅。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是諸葛亮是長期自我營銷的效果嗎?

管仲劇照

管仲大家都知道,他得鮑叔雅的推薦出任齊桓公的國相,而且還被尊為"仲父"。他輔助齊桓公富國強兵,九合諸侯,一舉讓他坐上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位子。樂毅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在他的率領下,五國聯軍一舉打下強齊70餘城,齊國只剩莒城和即墨,創造了以弱勝強的軍事戰例。

所以通過比附這兩個人我們就可以知道諸葛亮一付淡泊的面孔下藏著一顆勃勃雄心。而且更為關鍵的是他要通過周圍的這些人將他的聲名遠播,所以別人才會說他"其才不可量也"。我們試想如果真如他所說"不求聞達於諸侯",那別人在問他的志向時,為什麼要口出驚人之語,將自己比作於管仲和樂毅呢。其內心的想法在劉備"二顧"遇到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時,借諸葛均的口說出來了:以待天時。

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正是他的這番軟裝,圈粉無數,其中就有兩個關鍵人物促成了劉備的"三顧茅廬",這兩個人是誰呢,我們後面會講到

接下來我們說諸葛亮的人設的硬裝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做“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諸葛亮在硬裝這一塊可謂是花了不少心思,讓我們來看下諸葛亮是怎麼對他的茅廬進行裝修的。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是諸葛亮是長期自我營銷的效果嗎?

三國演義中對茅廬的描寫

我們看下諸葛亮的茅廬選址在臥龍崗,別的不說,我們從上面這段話看下這些意向詞,山山水水就暫時放一邊:

竹,鶴,松。這些詞可不是羅貫中隨便放在這裡的,這完全是用來襯托諸葛亮的不俗的。比如竹,"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疲,無竹使人俗"。再如松,松四季常青,不畏嚴寒,堅韌挺拔,這是君子之風呀。《詩經》有"鶴鳴九皋,聲聞於天"呀,鶴飢不啄腐鼠,渴不飲盜泉,我們還常說閒雲野鶴。所有的這一切都將諸葛亮裝扮的卓而不凡,”專待春雷驚夢迴,一聲長嘯安天下“。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是諸葛亮是長期自我營銷的效果嗎?

茅廬

人設軟硬件都搞好了,現在就只等識貨的買家上門了,這時前面圈的粉就自動為諸葛亮代言了,而且這兩個代言人還不是一般的人。第一個代言人就是司馬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水鏡先生,另一個就是那個進曹營一言不發的徐庶。

先看水鏡先生的廣告代言

水鏡先生的代言從現在廣告學這個角度來說這是明星代言,而且還是零代言費。為什麼這麼說呢,水鏡在當時已是名士了,與宋忠齊名,而且還與當時荊州的寵德公交好,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等,在當時很是受人尊重。所以很是有明星的效應,他出馬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那劉備還不得樂壞了,而且水鏡在《三國演義》中一共才出場兩次,但這兩次都是在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是諸葛亮是長期自我營銷的效果嗎?

水鏡先生劇照

如果劉備第一次與水鏡的相遇是偶然的話,那麼第二次與劉備的相遇一定是故意。劉備第一次與水鏡相遇是因為他被蔡瑁追殺逃命時遇到了水鏡,水鏡當時指出劉備雖然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猛將,但卻因為他麾下沒有一個好的指揮官,所以向劉備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但劉備問伏龍、鳳雛在何處時,水鏡並未告訴他。第二次是水鏡直接上門去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此時劉備已經從徐庶那裡知道諸葛亮就是臥龍。水鏡告訴劉備諸葛亮此從可比"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劉備一聽立馬直奔臥龍崗而去,這才有了後面的"三顧茅廬"。

徐庶的人際傳播效應

如果說水鏡的代言是明星代言的話,那麼徐庶的代言從傳播學上來說是效果最好的一種,那就是人際傳播。我們平時都有一個體驗,比如你的同事或者朋友向你推薦一個產品,你們是不是覺得這個產品可信度就非常高了呢,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就是這種效果。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是諸葛亮是長期自我營銷的效果嗎?

徐庶劇照照

徐庶當時化名為單福,為劉備的軍師,當時正值曹仁來攻打新野,劉備聽從徐庶之計大破曹仁,後面又破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更神奇的是徐庶告訴劉備曹仁晚上會來劫營,劉備依計又打下來了樊城。但後來徐庶因他母親被曹操要挾不得已要去救母,於是臨走時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如果說水鏡的推薦是建立在明星效應上的話,那麼徐庶的推薦可是建立在實打實的功績上的呀,這個在劉備看來已經是神一個的軍師說自己比起諸葛亮來時不亞於"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這麼高的評價,劉備怎能放過,於是準備去臥龍崗請臥龍。

所以諸葛亮通過精心營造的人設加上水鏡的明星代言及徐庶的人際傳播,成就了諸葛亮的青雲路,於是很多看客會說這哪是諸葛亮的自薦呀,這明明是他薦嗎。但是各位得理清這個一樣邏輯,水鏡及徐庶的推薦是諸葛亮主動要求他們的麼,不是,其實他們推薦完全是基於諸葛亮的自我推薦呀。諸葛亮的自我推薦其實是一直都在進行,只不過是一種潤物無聲的境界,這才是最高的境界呀,這也是廣大廣告人一直造求的境界呢。諸葛亮通過這種方式將自己推薦給了身邊的朋友,於是他們都成了推銷諸葛亮的業務員,除了水鏡、徐庶外,還有友情出演的農夫、諸葛亮的書童、弟弟諸葛均、老丈人黃承彥,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這些人都是被諸葛亮極其高級的自薦無聲潤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