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讨厌姚晨???”

据说这两日认真吃瓜网友们的心理活动都是:


“今天又是被气死的一天。”


这次疫情像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不知多少魑魅魍魉,真善美还是假丑恶,全部都逐一现形。


这两日,女明星姚晨频繁在微博上转发武汉受困患者的求助信息,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将受困者的微博从冗杂的信息海洋中捞出,扩散并获得关注。


姚晨因此上了热搜。


“你为什么讨厌姚晨???”


但随之而来的,不是褒扬,反而是大面积的质疑,以及带有个人情绪的恶意揣测。


“我们不傻,别洗白了!呵呵哒。”

“恶之花莫洗白!你之前的事我们都记着呢。”

“姚圣母就是蹭热度的,这热搜说实话一看就是买的。”


很多网友质疑她以自己的身份替患者求助,是在“作秀”替自己的黑历史洗白,甚至质疑她自费买热搜,蹭国难热点来炒作。


“你为什么讨厌姚晨???”


次日姚晨本人的回应又炸上了热搜#姚晨回应转发求助信息# 。她回应称:

“是政府在实施应收尽治,最大程度救助个体。茫茫信息难免会有遗漏,我只是跟着一起帮忙而已。个人力量微乎其微,哪怕只多带来一线生机,也是值得去做的。”


有质疑,有澄清,没问题。


但蝉主却从围观者对这件事的评价当中,窥见了背后隐藏的,更隐晦的语境。


部分即整体的刻板是非观,

如同管中窥豹。


姚晨转发患者求助信息的举动,除了遭到“洗白买热搜炒作”的质疑外,更有人翻出N年前姚晨作为微博大V呼吁接收难民、对昆明事件不正当评价的“黑历史”,来抹杀她今天的所有行为。


先放出我方观点:


有一说一,姚晨曾经“慷他人之慨”支持接收难民,和针对昆明发表不当言论事件,实锤,没得洗。


“你为什么讨厌姚晨???”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一个人只要犯过非原则性的错误,TA余生所做的所有努力,都不值得被承认呢?


如果看待任何一件人和事都用“部分即整体,偶然定终生”的角度做判断,无疑会落入“管中窥豹”的窠臼。


这也就难怪有人出来讲理:


“你们永远学不会理性看待事情,一码归一码,在肺炎求助这件事上我不觉得姚晨有什么错。”


“她之前说接收难民我也觉得很制杖,但是现在她在用自己的影响力救人,你们在这喷什么?难道救人不对???”


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你为什么讨厌姚晨???”


蝉主坚持认为,哪怕姚晨曾经做过不当的言行,回顾姚晨转发求助信息这件事情本身:她的每一个转发都在拯救一个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的生命。


当我们在旁观远方的人遭受苦难的时候,恰好暴露了我们的立场。


有人把自己代入了冷漠看客的角色,极尽嘲讽,高高挂起;有人物伤其类,奔走呼喊,与自己的同胞守望相助。


人就是因为内在的不同,才得以区分彼此。


所以这次被骂作秀,我替姚晨喊一句“冤”。


从善的“秀”,该不该做?


我们在谈姚晨,但又不只是姚晨。


退一万步, 假设真如网友所说某些公众人物的善举是为了“作秀”,那这种善意的“秀”,应不应该推崇?


“你为什么讨厌姚晨???”


不混饭圈的蝉主,也知道饭圈女孩在爱豆身上打榜,集资买横幅宣传海报,包场看爱豆电影,成箱买专辑,承包时代广场大屏幕宣传爱豆的“挥金如土”。


为自己的热爱付费一点问题也无。


只是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无数饭圈女孩在爱豆的影响下,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以及强悍的组织能力,调配粉丝捐款筹钱,将一车又一车写着 #某某全国粉丝会捐赠# 的救援物资送往武汉。


谁能说这种一呼百应,汇涓成流的善意没有用?


蝉主曾经写到过豁出身家做慈善的韩红(点击蓝字回顾),在因为慈善引发公众质疑她“作秀”和“炒作”的时候,也曾自我反省过自己是不是太高调了,才成为众矢之的;以后是不是要更低调一些?


“你为什么讨厌姚晨???”


但后来,看到许多劣迹艺人靠五花八门的作死长期霸占热搜,吸引公众的关注后,韩红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韩红曾在采访时对记者说:


我们做慈善不应该畏惧被人骂“作秀”,新闻头条天天被劣迹艺人占据,我们做好事做慈善,为什么反而要偷偷摸摸呢?


“你为什么讨厌姚晨???”


为了不让劣币驱逐良币,那就只能用良币驱逐劣币了。


从善的“秀”,不仅要做,更要大力宣扬。


要提供舞台和镁光灯,要给奖励和荣耀,形成良性循环。


对做事的人的苛刻,

是在鼓励噤声和不作为


幻想美好,但现实稍微骨感。


高调做慈善的韩红还是“被盯上了”,近日韩红被某大V实名举报韩红基金会又闹上热搜。


韩红在朋友圈回应:“何为君子?君子不忧不惧”!


客观来说:做慈善和公益,被监督被质疑是正常的,而真正硬核的慈善,也应当经得起合法合理的质疑。


静待水落石出。


“你为什么讨厌姚晨???”


凡是想要做事的人必然会有疏漏,没有人是完美的,只有从未尝试过的人才不会失败,才不留人口舌。


正如网络盛传的那句话:“好人只要有一次不做善事会被骂,但恶人只要一次不作恶就会被赞扬;恶人放下屠刀就可以成佛,但是天天吃斋敬佛的大师却要修炼一生。


这样的话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但这样的三观是不公平,且带有偏颇的。


我们对好人太过苛刻,容忍不了些许的瑕疵;


却又对恶人过于宽容,浪子回头金都不换。


“你为什么讨厌姚晨???”


孔子的弟子子贡从其他国家救回了鲁国人,却不收他应得的奖金。


孔子并不认同这种做法,他说:“你这样做,只会让天下人再不肯帮忙从其他国家拯救鲁国人。”


做好事得不到回报,甚至招致恶名,这会扼杀人的善意,让天下人不敢从善。


韩红做慈善被碰瓷;姚晨为了武汉患者求助发声,被骂炒作、洗白、买热搜。同一天内韩红和姚晨的热搜高高悬挂,就颇有点讽刺意味。


“你为什么讨厌姚晨???”


如同昨日闹得轰轰烈烈的,甘肃驰援武汉的女医护人员被“集体剃头”事件 。


第一个放弃颜值管理自愿剃光头的医护人员当然值得被夸“无私”,但并不意味着想要留下头发的医护人员就是“自私”,就活该被迫剃头。


事件尚有争议,细节存疑,但蝉主的态度不变:


我们把好人和英雄的神坛建得太高,当事人下不来,我们这些旁观者也同样被裹挟。


“你为什么讨厌姚晨???”


公众对“做事情”的人的诸多苛刻,吹毛求疵,动辄恶意揣测,是在浇灭做事的人的热情和正义感;更是在鼓励其他的人为了自保,永久噤声和不作为。


如果做事的“出头鸟”被置于口舌的炭火上烹烤;袖手旁观,沉默的人却能明哲保身。


那么,谁还愿意去吹响哨声,自告奋勇,出钱出力?


真心实意夸他们一句好,有那么难吗?


带偏见揣测他人的善举,就是在催生更多的冷漠和恶意。


如果我们暂时没有能力和勇气去吹响一声哨音,那么至少在他人发声的时候,请不要吝啬你的掌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