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媛 刘泽群:游学埃及

2017年8月12日至22日,我们一行17人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神秘、美丽的埃及,大开眼界。现公布我们的所见所闻,与大家分享。

程媛 刘泽群:游学埃及


程媛 刘泽群:游学埃及


程媛 刘泽群:游学埃及


程媛 刘泽群:游学埃及

一、 游埃见闻

8月12日晚上11时许,我们从广州出发,经过约11个小时的飞行,于13日凌晨3点半左右到达开罗国际机场。办好落地签证后,我们乘坐大巴直奔开罗著名的希尔顿酒店。稍事休息后,我们在这家五星级酒店享受了十分丰盛的早餐。

当天上午,我们在酒店自由活动,倒时差。中饭后,我们参观埃及国家博物馆,该馆始建于1897年,于1902年开始使用。该藏有三十多万件近代出土的文物珍品。其中,有从图坦卡蒙法老墓中发掘出的五千多件珍贵文物,尤其是图坦卡蒙黄金面具,更是以精妙绝伦造型及绚丽色彩,令人惊叹不已!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直奔哈利利市场。这是一个有着七八百年历史的老市场,它位于艾兹哈尔清真寺的西北面,紧邻侯赛因清真寺。该市场位于开罗老城区中,街道狭窄,店铺密布,有点像武汉的汉正街,各类商品,林林总总,琳琅满目,车流、人流、物流,时常把街道堵得水泄不通,汽车鸣笛,市场喧嚣、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啊!逛了哈利利市场后,我们在当地一家中餐馆吃晚餐。

14日早餐后,我们乘车离开开罗,前往地中海的新娘——亚历山大市。亚历山大市是埃及第二大城市,城市人口约500万,是地中海沿岸的历史名城和避暑胜地。

我们首先游览亚历山大的地标性景点——庞贝柱,又称骑士之柱,石柱原是萨拉皮雍神庙的一部分,神庙建于公元一世纪的托勒密三世在位时期。神庙仅仅存在很短时间就被毁了,只有这根圆柱保存下来,柱高二十七米,用红色的阿斯旺花岗岩砍凿而成。站在石柱下,人显得很渺小。很感叹,两千多年前的人们是怎样建起了这么一个庞然大物

接下来,我们参观凯特贝城堡(Citadel of Qaitbay),这座城堡为埃及国王卡特贝于1480年所建,用于防止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侵略,城堡以他的名字命名,该城堡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依然保持完好,据介绍,城堡是建筑在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的原址上。此后,我们参观美丽的蒙塔扎花园: 又称“埃及夏宫”、“法鲁克夏宫”,它是埃及末代国王法鲁克的行宫,位于亚历山大港东端的风景区中,这里绿草茵茵,花团锦簇,绿树成荫,至今仍是埃及总统的行宫,我们在宫外拍摄留影。

15号上午,我们进入开罗一家庄严、肃穆的清真寺参观。这座名为欧麦尔的清真寺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是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后在当地建立的第一座大清真寺。身处其中,内心不由自主地升腾起崇敬之情。

接着,我们相继参观了一座内饰简约、朴素的犹太教堂和著名的圣母玛利亚教堂。 圣母玛利亚教堂规模较大。据说,圣母玛丽亚和耶稣当年为了躲避罗马帝国的追杀、曾在这里避难,修建该教堂是为了修建圣母玛利亚。圣母玛利亚教堂还有一个别称“悬空教堂”,在教堂的原址下方原先有一个名叫巴比伦的罗马帝国城堡,当时已经有部分因战争损毁掉了,于是在教堂设计建造之时,就在城堡遗址上面盖起了教堂,教堂下面有13米是悬空的,很是奇特。

参观了这三个代表三种不同宗教的建筑,我们兴致勃勃地奔向举世闻名的金字塔。而当我们走近雄伟壮观的金字塔,立刻被深深地震撼,金字塔高140多米,由二十多万块大石头垒砌而成,而每块石头至少有几十吨重,在四千多年前的埃及法老时代、在生产力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的当时情况下,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完成这个高难度的巨大工程呢? 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无论如何,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值得现代人钦佩!

金字塔就是埃及法老的陵墓,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许多,我们今天去看的则是埃及最著名的三大金字塔,他们的主人分别是法老胡夫、哈佛拉和门卡乌拉,他们分别代表了三代法老。 狮身人面像长约六十米、高约二十多米,整个狮身是由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雕凿而成,狮子的身体象征着力量,人面则象征着智慧,狮身人面像则代表了力量与智慧的合体。

16号一大早,我们离开开罗,驱车前往红海省的省会赫尔格达。行车途中,我们路过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也开心地看到了蔚蓝色的大海。经过近六个小时的旅行,我们顺利到达赫尔格达,下榻别致的“古代沙漠酒店”「Ancient Sands」。

这座位于红海边的休闲度假酒店,就修建在一片沙漠之中,而在酒店附近,成片的度假酒店已经建起或正在修建与完善中。

这家高规格酒店的硬件设施从住房到游泳池等无可挑剔,软件管理方面也是一流,各个岗位的服务生均用心地做事,很主动、很热情、很注重细节,随时都是面带笑容,让人感觉倍受尊重,这种体验,真的很爽! 在此入住,所有的吃喝全部免费,就连在酒吧里的酒水消费也不收任何费用。我们发现,来红海度假的游客多数来自欧美国家,当地人很少。近几年来,来此地度假的中国游客慢慢地多了起来。

17号晚上,我们领略了神奇、美妙的卡纳克神庙的声光之夜。

我们次此的埃及之旅包括对古埃及文明之源的探寻,而卢克索(Luxor)便是行程的重点目的地。 作为古埃及的首都卢克索原名叫底比斯(Thebes),卢克索是阿拉伯语宫殿音译,公元七世纪,当阿拉伯人攻入卢克索时,看到众多的超级规模神庙,他们以为是宫殿,便把此地叫做了「宫殿」,于是便有了卢克索。

18号,我们相继参观卢克索的遗址:帝王谷、卡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

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 位于被称为西卢克索的尼罗河西岸,这里一共有60余多座法老的陵墓,埋葬着从第17世王朝到第20世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的木乃伊。在古代埃及人心中,东方西方是大有区别的,太阳从东方升起,代表了生命力与活力,而西方是日落的地方,代表了死亡与恐惧,所以新王朝法老们把墓地选在了一片沙漠的尼罗河的西岸,除了对西方的独特理解之外,另外的重要原因是当时西岸荒无人烟。 新王朝的法老们之所以摒弃修建金字塔作为墓地、而改成在沙漠里的大山中开凿洞穴作为墓地、把墓地由地上转为地下,其主要原因就是所有金字塔的陵墓都被盗墓贼偷盗过。

由于陵墓很多,我们选择参观八号(Merenptah /美耐普塔法老)、六号(Rameses IX /拉美西斯四世法老)和二号(Rameses IV /拉美西斯九世法老)墓穴。

地下墓穴的开凿过程相当艰难,最深处达到地下一百三十多米,墓穴由通道和墓室构成,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犹如地下宫殿一般,墙壁和天花板布满雕刻与壁画,装饰华丽,令人赞叹,三千多年前组织如此浩大的工程且工程水平之高之难,若非亲眼所见,实在难以想象。

卡纳克神庙神庙坐落于尼罗河东岸岸边的卡纳克神庙,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一座壮观的神庙为祭祀伊纳玛拉太阳神而修建的,这是一座全世界最大的神庙,面积达到了两万平方米,神庙气势恢弘,建筑群高大雄伟。第一眼看到卡纳克神庙时,就被它那宏大超凡的规模,以及非凡气势所震撼。虽然经过几千年大自然的侵蚀, 尤其是经过多次战争的破坏,神庙现在已是残壁断柱,但依然相当壮观。神庙的塔门十分巨大而厚重,全部由雕凿成方形的大方石头砌成,彰显高大与挺拔,多柱厅中的134根粗壮的圆柱,高度有20多米,圆柱雄浑粗壮,上面雕满了象形文字和各类神话。还有高大简美的方尖碑,狮子羊面组成甬道,以及各种叫得上名和叫不上名的雕像、雕刻等......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是在卢克索神庙的外围看了看。其布局结构及内容组成,大体上与卡纳克神庙相似,只是规模小了一些。卡纳克神庙是祭祀太阳神的,而卢克索神庙则是祭祀太阳神妻子的。

19号下午,我们深入撒哈拉大沙漠腹地,实地观察并体验一下埃及的主要游牧民族 --「贝都因」人的日常生活。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中,除了一段沙漠公路,剩下的路全部都在沙漠里行走。

贝都因人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旷野的沙漠中过着游牧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极其简单,清真寺是由石头垒起的二十多平米的一个简陋的石头房外,其它所有的「建筑物」都是在沙地用植物枝条围成的「茅草屋」。我们观看了他们的水井,然后,骑在他们牵引的骆驼上感受沙漠的气息。

20号上午,我们乘坐邮轮 ,在红海上航行,在玻璃船底,观赏海底珊瑚与海鱼、在红海里畅游。海水的颜色呈现出蓝、深蓝、绿、浅绿等多种颜色,十分奇妙。当天下午,我们多位团友在酒店游泳池游泳,感觉特别愉快。

21号,适逢伊斯兰世界的重要节日献牲节。我们一大早便从赫尔格达出发,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长途行驶,下午抵达开罗。中饭后,我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的中国文化中心,参加我们此次埃及之行最后一场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即聆听由李荣建教授主讲的「礼仪之邦与交际礼仪」讲座。

讲座非常顺利、精彩,获得圆满成功,与会者近两百人,除了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大使夫人及二十多位中国外交官,以及在埃及的华人,大部分是埃及当地人,尤以孔子学院的学生为多,这是再好不过的中华文化交流活动。

本次随团一同出行的李荣建先生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他不仅是我国知名阿拉伯问题专家、也是我国知名阿拉伯文学翻译家,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先后留学埃及、叙利亚,曾任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一等秘书、政治处副主任,曾相继出版专著《阿拉伯文化与西欧文艺复兴》、《阿拉伯的中国形象》,并翻译了多部阿拉伯文学精品,发表数十篇关于阿拉伯历史、文化的论文,曾多次出访阿拉伯国家。


程媛 刘泽群:游学埃及

次此【埃及探寻人文之旅】途中,李教授按不同主题,分别讲解了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历史、文化、宗教、风俗等知识,同时也以沙龙的方式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予以回答,让我们充分了解了阿拉伯世界的过去和现在,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尤其是对古埃及文明及当代埃及也有了更全面地认识。


程媛 刘泽群:游学埃及

二、游埃观感

为期十天的埃及之行结束了,时间过得很快,感觉意犹未尽,虽然短短的十天时间所接触和了解不可能太深入,但来到埃及,犹如走进了历史博物馆,的确让我们大开眼界。

现代埃及是一个典型的阿拉伯国家,虽然经济发展落后,城市的基础设施较差,老百姓生活水平较低,但埃及人的心态很平和,一点也不浮躁,依然是按部就班地过着他们悠闲的慢生活,知足常乐。埃及人对中国人很友好,总是看到他们的真诚笑脸,总是有街上的行人不时地向我们挥手打招呼,虽然彼此不认识,但他知道你是中国人,经常会遇到有陌生人用蹩脚的中文对你说:中国,我爱你! 中国,你好!,这话几乎成了埃及人和中国人打招呼的专用语。

另有一事让我们很惊讶,这里的地陪导游全部都是当地埃及人,来埃及前,我们还担心埃及导游不能很好的用汉语讲解,但见到埃及导游后,我们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埃及导游的汉语水平相当高,不仅发音准确、语言流畅,讲的古埃及历史虽然是很生僻的内容,但我们却都能得听明白,这实属不易。学汉语在埃及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约有一万人学汉语。学好汉语,就意味着赢得更多的机会和获得更好的收入。由此可见,中文在这里受到推崇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埃两国的交流日益密切,在埃及的所有旅游景点,可以不太夸张地说,感觉就像到了国内的某个景点,到处都是操着不同方言的中国人,非常亲切。

说到旅游,埃及还设有旅游警察,管理得更严格更规范,比如说,每次进酒店都必须要过安检,就像乘飞机安检,行李过X光扫描,人走安全门,旅游大巴必须要走固定路线,沿线都有旅游警察执勤,而大巴到什么地方去、什么时间到达哪里,都是必须要事先确定好的,如果在预定的时间不能到达,要提前解释清楚,否则会引起警察的紧张,例如,到埃及的第二天,我们要求临时增加安排去买香精,因为这是行程外的安排,那么行车路线和随车警力必须要做安排,为此我们每位还额外地交了警务费用。 还有更惊讶的事,凡是我们要长途旅行,比如往返开罗与亚历山大、往返红海与卢克索、从红海回到开罗等,这些行程中必定要有一位旅游警察随车保护我们,千万别以为警察作秀,人家可是很认真的,所有行程可全部都是随身带着家伙呢,有时候是手枪,有时候是微型冲锋枪。作为游客,我们的心里很踏实。


程媛 刘泽群:游学埃及


程媛 刘泽群:游学埃及


程媛 刘泽群:游学埃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