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了才明白,開始發奮讀書。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家庭的生活。還能來得及嗎?

色言


三十而立,立人格而非立事業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文章,關於鄙視30歲後還在投簡歷找工作的人,作者認為到了30歲還沒有在事業上獨當一面、跳槽有獵頭爭相搶奪就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實在不敢苟同這篇文章的觀點,現在網絡上廣泛宣揚所謂“三十而立”的價值觀,我認為是極其錯誤的。三十而立現在已經演變成三十歲要事業有成、有房有車,完全曲解了這句成語的含義。

一般人們本科畢業時是22-23歲,碩士畢業在24-26歲,如果還要繼續深造,那麼博士畢業後很有可能已經28歲了。算一算,到30歲的你參加工作幾年了呢?長的可能七八年,短的一兩年。那我們一般職業生涯有多久呢?國家法定退休年齡法:男性60週歲,女性55週歲。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現在這波30歲危機人群的退休年齡都將是65歲。也就是說我們基本上有43-36年的法定職業生涯,如果身體健康,退休後返聘或者再從事其他喜歡的事業也是很常見的。

通過簡單的算式,可以看到,多數的30歲群體其實只行走了他們職業生涯不到五分之一的路程,更有甚者只走了不到二十分之一。這些宣揚曲解後的“三十而立”的文章和聲音,如果不是為了賺眼球,那就是信奉“3歲看大,7歲看老”的老話,準備再創造一個新的俗語“30歲看死”。

馬雲在創辦黃頁網站的時候已經31歲,此時的他距離我們現在社會所說的“三十而立”的標準差距很大,如果他的合作伙伴們都用這樣的價值觀來對馬雲做判斷的話,那麼就不會有後面的阿里巴巴。

我以前的上司,他大學畢業後在家鄉當中學老師,29歲的時候,他覺得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深思熟慮後,他放棄了老家鐵飯碗,來到北京通過社招進入一家民營地產企業,在36歲時,央企以北京戶口和高薪挖他來做副總。

這是我身邊的真實案例,它並不是極個別的,大多數人由於客觀因素並不能在30歲的時候達到世俗所認定的事業有成、有車有房,家庭幸福。而在達到這些所謂成就的人群中,又有一部分人是因個人家庭等因素推進了他們的發展步伐。

我負責公司的招聘工作,在招聘過程中,我看中的是通過簡歷、面試及整個流程過程中應聘人員體現出來的整體專業素質和為人修養,以及與之從業履歷相匹配的行業經驗,這些都是軟實力的體現。我願意付出的薪酬,也是對應我看到的這些軟實力。

有人肯定會說,TITLE和之前的成績也很重要啊。我不否認,這些是重要的,但是不應該是最重要的,用看TITLE和成績來招聘的話,只要會識字就可以了。

今日頭條老闆張一鳴曾就公司招聘任職要求大發雷霆,其中有一條要求是:有五年以上互聯網產品經驗,具有日活千萬量級以上的產品規劃和產品迭代實施經驗。張一鳴說,“我跟這個HR說,按照這個要求,陳林、張楠,我們公司一大批PM(產品經理),一個都進不來,連我自己都進不來。別說千萬DAU產品了,他們加入前,連百萬,甚至十萬DAU的產品也沒做過。我們招人一直秉承的觀念,是找到最合適的人,特質是不是真正契合,關注人的基本面。學校、相關經歷、title都沒那麼重要。寫這樣的JD(職位描述)很容易,本質上是偷懶,要發現人的特質才是困難的。”

粗暴的以30歲為分水嶺,以所謂的是否事業有成、有車有房來武斷的給一個人下定論是一種“偷懶的價值觀”,體現了人們浮躁的心態和急於求成的心理。

三十而立,立的是人格、是精神、更是思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不迷失在紛繁世界中。

然而,這些沒有正確價值觀的文章、聲音廣泛傳播,影響著還未真正“自立”的年輕人們,令人深感擔憂。希望我能夠身體力行,在我的能力範圍能影響一部分人,為”三十而立“正名。


秋實木棉


30歲讀書學習,改變自己命運和家庭生活,完全可能,完全必要,尤未晚也。

我一個本家弟弟,就是30多歲開始努力苦學、改變命運的範例。他自小頑皮厭學,初中沒畢業就輟學在家,由於不學無術,而立之年,一事無成,窮的連媳婦都沒娶上。直到32歲,他才幡然悔悟,苦學電焊技術,考取初級電焊技工證書,98年應聘到南通一家造船廠工作。三年後晉級中級電焊技工,並與他的一個女學徒戀愛結婚。他至今已苦練電焊技術20年,成為高級電焊技工、造船廠技術骨幹,年薪近50萬元。在南通買了一套房子,把父母為接到南通一起生活,一兒一女,都已大學畢業。

30多歲的成年人,要想改變命運,不能好高騖遠的僅學習理工類理論和文科類知識,必須結合本人實際,腳踏實地的學習苦練一項實用技術,比如說電焊、電工、水暖安裝、車輛維修等,只要你掌握過硬的技能,就能獲得不菲的收入,改變自己的命運及家庭生活。

美好未來不是夢,知識改變命運,技能就是金錢。命運永遠青睞勇於學習進取的人,要改變命運,首先必須改變自己的消極懶惰。而立之年,自立自強,要做一個積極向上、不服輸的行動派,那就趕快真真正正學起來!


太陽昇Sun


三十歲了才明白,開始發奮讀書,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家庭的生活還來得及麼?

我比你還大幾歲呢,我是從前年才突然醒悟的,在國企幹著一份輕鬆的工作,勉強小康,畢業10年了,也沒什麼進步,渾渾噩噩的工作生活,知道前年,被領導穿小鞋之後,各種折磨和打壓吧,我才發現我不能這麼渾渾噩噩的生活下去了,我這個領導是個小人,我不知道他會不會秋後算賬,所以我很擔心,再過幾年,我40多的時候,他再給我穿小鞋,到時候我怕是無力反抗了,所以開始努力學習,懷老二的時候考中級,別人都下班回家了,我在看書,中午只睡20分鐘,然後起來看書,後來肚子都很大了,還在熬夜看書,最後全辦公室就我自己考過了,查到分的那一刻,我哭了,感覺一切努力都值了。今年打算繼續學習注會,肯定是個難啃的骨頭,但是我知道,越是難的,越有他的價值,可能考過了,我仍就是個一文不名的小員工,但只和現在的自己比,進步了,進步就比原地不動強~




劉美順女神本神就是俺


讀書這件事不在於你的起點,而在於你的終點,這不是短跑,是一輩子的長跑。說說我自己吧,我2017年才開始讀書,以前基本不讀書,現在每週讀一本,到現在差不多讀了150本左右,平均每年50本,印度人最厲害,每年讀160本。

我把打遊戲,追劇的時間改成看書,生活比以前更充實了。以前週末在家裡打遊戲,現在去圖書館看書,書看完之後,寫寫文章,寫一些讀後感與自己的思考,相當於對自己的檢視。

書讀多了,會引發思考,我以前很少去真正的思考,現在會主動的去思考,作者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觀點,他說的真的有道理嗎?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我每天都會去思考一個問題,今天的問題,讀書的用戶對什麼的內容感興趣?明天的微頭條會發布我的思考結果。

讀書久了,升職加薪的機會就來了,我在去年這個時候,漲薪50%,當然也有運氣的因素,直接領導離職,然後自己也拿到了其他公司的offer,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是這幾年的看書與成長,我很難把握住這次機會。

讀書之後,人會變得自信一點,人不自信是因為害怕自己會處於尷尬的境地,比如與人溝通,你擔心不知道說什麼,怎麼說,演講也是同樣的道理。讀書多了,自己的知識儲備就多了,可以說的內容就多了,自然而然就不會那麼怵了,千萬不要拿自己性格內向作藉口,我以前就這樣,其實是因為肚子裡沒貨。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是你的老朋友達達,歡迎關注,達達讀書記,每週一書一記,每日一反思。





達達讀書


三十歲,而立之年。三十歲才明白要讀書,要發奮,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晚?不晚也。



我不說名人軼事經典故事,我就說我自己。我50後,生不逢時的一代。64年讀小學,75年高中畢業。這十一年時間,黃金時間吶。與我同時代的人都知道。你不知道可以問問家裡的老人。我78年當了民師,感覺知識不夠,我邊教邊學。87年,我三十歲,成了一名學生,一名中師班的學生。可這學生是考出來的。課餘時間不多,複習時間很少,家裡還有三畝田一畝地,你總不能讓天地荒蕪吧。但要改變命運,就得拼搏。那年中考,我和我教的學生一起參加中考。最終我如願以償。




讀中師那會兒,同學間年齡差異較大。我們民師的年齡普遍較大。對我來說,學習上壓力很大。有些知識真不懂。比我年輕的同學學習不吃力,他們在玩耍時,我在看書學習記憶。他們睡覺時,我還在床上想問題。再者,那兩年沒有工資收入,家裡還有田地,全家靠老婆一人打理。那種辛苦現在的年輕人無法想象。



朋友,你三十歲,比我兒子小。心中有夢想,前進有方向。努力吧!只要你有信心,成功就在彼岸!

(配圖來自網絡)


含山唐


為什麼來不及呢?我就是一個最好的案例。

我也是在27、28歲開始努力讀書,這個年紀離30很近了。

現在兩年過去了,馬上30,可以說,我的命運就是通過讀書、學習改變的。

通過閱讀學習,我從傳統行業轉到互聯網,並且,薪資快速增長。

在我看來,即使30歲才開始發奮努力,一點都不晚,你照樣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和生活。

不過,30歲已經算不小的年齡,因此需要採用一些策略。

1.功利性閱讀

對於已經30歲的人來說,時間非常寶貴,一點都不能浪費。

所以,要選擇性閱讀,要功利一點。

怎麼說呢?

當你在工作中遇到疑問時,帶著疑問去閱讀,這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因為這時候,你的大腦是高速運轉的。

假如你漫無目的的看一本書,這種效率其實很低下,因為大腦的記憶有限,記不住那麼多東西。

功利性的閱讀雖然有效,但我認為,卻不是學習最有效的辦法。

為什麼呢?因為它不成體系,知識是碎片化的,難以總結。

因此,最好是付費參加一些課程,這樣的知識是成體系的,而且你會遇到很多和你一樣的人,大家一起交流學習,更容易進步。

更重要的是,你會認識一些圈子以外的人,這就是你改變的開始。

2.利用互聯網放大你的優勢

現在,互聯網幾乎可以提供全部的服務了。也就是說,無論哪個行業,你可以利用互聯網開展你的業務。

而想要利用互聯網開展商業活動,你必須先擴大你的影響力。當你有一定關注度,有一定名氣了,各種資源自然而然會找上門。

那麼如何擴大影響力呢?

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在網絡上分享你的經驗、看法,一個人的影響力就是這麼建立起來的。

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有可能是幾個月,有可能是幾年。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你不斷的積累,你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總結一下,想通過閱讀學習改變自己,首先你得充實自己的實力,然後通過互聯網不斷擴大你的影響力。

希望每個不甘平凡的人,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歡迎關注小鳴,致力於解決年齡人的焦慮和迷茫,做一個自律、自信的有錢人!

張小鳴


兄弟,我今年30歲,正在拼命讀書,想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認為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決策,因為,30歲,是一個男人最好的年紀。

01

20歲時太年輕、40歲又有中年壓力

以前,我認為20歲是最好的年紀,成年了、也獨立了,思想也初步成熟了。也沒什麼生活壓力,可以放開手腳去闖蕩。
但當我30歲時,回顧自己20歲的樣子,感覺好幼稚。因為,有要壓力才有動力,只有在生活所迫下,你才能拼命改變自己。
20歲左右,正因為自己生活的太安逸,太沒有壓力。那時,根本就沒有動力去改變自己。什麼多讀書、好好學習,都是空口號而已。

那時候,大把大把的時間都用來玩了,因為,沒什麼壓力啊。

我們普通人,自控能力是很差的,一旦沒有了生活壓力,99%的人都不會上進了。就好比讓你中彩票,突然有了1個億,估計,你這輩子也就廢了。
但40歲的時候,如果你還沒成功,還在為生活所迫,沒點人脈資源,沒有一點成就,那就是很失敗的。
我不想在我40歲的時候,還要每天為房貸、車貸,孩子教育的錢、父母養老的錢而奔波。

所以,怎麼辦?當然“現在”努力,30歲的時候,拼命讀書、使勁努力,在人生中最好的10年,儘可能的取得更多成績。

02

30歲,你再不讀書,你打算80歲再讀嗎?

不要覺得30歲很年輕,時光一閃而逝。你不趁著自己現在精力充沛、能力巔峰的時候多看點書,多做點改變,難道還指望80歲的時候再去拼命?
你每過一天,生命就流失一天,有些事,你現在不做,你想做這件事的時間,就少一天。
更何況你還想改變自己、改變家人的生活,你更應該拼命、拼命、再拼命啊。
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幹得比別人少,還想拿得比別人多,門都沒有。

所以,趕緊去讀書,馬上去讀書,拼命去讀書,10年後,再回頭看這個問題,再給出你自己的答案。

我是千城,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歡迎【關注】我,一起拼命努力,實現加速崛起!

在下千城


肯定是不晚的呀,雖然說我還沒有到三十歲,但是我這些年經歷的事情告訴我,只要你想要改變,那就立刻去執行,不然你就會被你的懶惰逐漸侵蝕你改變的決心。

我是做手工皮具行業的,今年還沒有到三十歲,但是我這幾年經歷過很多事情,讓我發現,其實之前有過很多好的想法,或者健康的生活方式,明明可以去實踐,但是都被自己的各種藉口各種懶惰給擱置了,再也沒有去想過了。導致我明明可以擁有更好的自己,卻沒有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現在在我的師傅的知道下,我找到了方向,確立了目標,開始不停的汲取知識,讓自己邊的更加的強大。

當我第一次意識到我想進步,我要開始讀書補充自己的時候,是我畢業半年以後,我發現現在的我是多麼的無知,為什麼沒有在上學的時候就讀完一千本書。我下定目標開始讀書,從歷史,哲學,心理學,文學,都是我書單上的必備品,但是當我真的去實踐的時候,現實似乎總是在阻撓我,工作要加班,晚上要聚餐,還要去出差,種種因素導致我直接中斷了我的讀書計劃,之後再也沒有撿起來過。

之後我遇到了我的師傅,他不斷用他自己的言行來影響我,不但教我做手工皮具的手藝,還教會了我如何生活,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磨鍊自己的意識,讓自己變得自律,不在為自己找任何藉口。

現在的生活很充實,雖然偶爾會感覺累,但是生活不就是這樣,要不然人生這麼長,不能全部用來吃飯睡覺玩手機呀。


皮釐啪拉


發奮讀書是提升思維、改變觀念、重塑自我的重要途徑,但如果僅僅想通過發奮讀書來改變命運,改變家庭的生活,這並不是一個大概率的事情。

關於讀書,關於改變命運和家庭生活,我認為: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認知的差別。而發奮讀書,讀不同的書,相當於和一個個智者進行交流,這是門檻最低也最容易獲得的提升思維,改變認知的一個重要的方式和途徑。

提升思維,讓我們會以更高的格局,更具備思辨精神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和自己,讓我們更智慧,更通透。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古人又云,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兩句話放在當下都有一定的侷限性。

如果你的目標是改變命運,改變自己的生活,讀書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有針對性的去讀,讀的書要能用起來。比方說,你目前的工作的薪資水平不能滿足你的要求,你希望通過讀書來改變他,那麼你就要樹立自己的目標,什麼樣的崗位的薪資能夠滿足你的要求,這是你的目標,你就要通過自己能力的提升去達到這個目標。



比方說,你的領導月薪五萬,他具備哪方面的能力和實力能擁有這樣的一個薪資水平。除了學習之外,你可能還要尋求其他學習方式來達到。如建立自己的人脈關係網、通過具體的工作來鍛鍊自己,如果僅僅通過讀書,只能說在某一個方面提升自己,只能說在知識在技能的學習當中,提供智力的支持,因為要想改變命運和改變生活環境,僅僅通過讀書這唯一的途徑是遠遠不夠的。

打個比方,以運營頭條號為例,在某一領域具有專業的輸出能力,但如果不瞭解平臺規則,也不瞭解用戶的喜好,也難把一個頭條號運營好。

我認為改變命運,改變生活,就像一個系統性的工作,僅僅通過單一方面的能力的提升,是很難完全達到目標。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讀書是一個人一生當中,值得投資的事情,它也會給我們一生當中最重要的提升自我的方式和途徑。

我是許悠然,專注於職業規劃,個人品牌打造,歡迎你關注我,與我一起共同成長。


許悠然


分享我的經歷:

22歲大專畢業,24歲生大寶,帶娃,28歲生二寶,帶娃,這中間都沒有正經工作。丈夫也不願帶我去一些公眾場合,穿衣隨便,每天就是帶娃,洗洗刷刷,29歲的時候,因為緊張自己的未來,因為孩子大了,會去上學,那我怎麼辦?那時候整夜整夜失眠,沒頭腦的流眼淚,感覺自己的一輩子要完了,沒什麼作為了,不願出門,夜裡盜汗,白天沒精神,拒絕一切的新事物。

改變是從懷二寶的時候開始的吧,丈夫給報了專升本,逼著自己去考試,入學,然後,他讓我試著學一點東西,費用無所謂。就報名教師證,學駕駛,他陪我一起。從教師證筆試到面試,一路綠燈。駕照也已經拿到了,我也考過了小學英語教師證,今年本科即將畢業,他也中學教師證面試過了,我去年年底又報名了中學教師證,筆試還差一門筆試沒有過,在等補考。

現在每天逼著自己記單詞,看文章,聽聽力,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也已經在輔導機構做老師,家裡人也都在積極配合我的工作,這已經成為我自己喜歡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