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最悲涼的一句古詩是什麼?

古今譚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曉來百念都灰燼,剩有離人影。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澤瑞529


1975年,82歲的毛澤東寫下了據說是平生的最後一首詞《訴衷情》,這是一首44個字的小令,看詞牌,大有一片丹心,傾吐心事的意思。全詞如下:

訴衷情

贈恩來

當年忠貞為國籌,何曾怕斷頭?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

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你我之輩,忍將夙願,付與東流?

據說,這首詞是寫給一生事業的戰友周恩來的,與毛澤東詩詞一貫的雄健豪邁不同,這首詞給人的感覺滄桑不已,十分心碎。“江山靠誰守”顯得無措,讓人想起劉邦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詞人彷彿也碰到了這個難題。“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又讓人無力,時光的流逝,讓這位曾經高唱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深浮”的革命青年,讓這位曾經歷數古今英雄,而發出“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曠世豪傑,轉眼已是82歲高齡。“你我之輩,忍將夙願,付與東流”則又悽切彷徨,憂心不已。

聯繫到晚年毛澤東很喜歡讀庾信的《枯樹賦》,其心境可見一斑。而每次讀到“此樹婆娑,生意盡矣!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諸句,毛澤東便沉默不語,悵然有思。機要秘書張玉鳳曾撰文回憶道:“(當時)我讀得很慢,主席微閉著眼睛,似乎在體味賦中描述的情景,回顧他一生走過的路。”

而這首詞之前,詞牌《訴衷情》已有陸游的名作《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一心渴望收復的詩人,臨終之時還寫了《示兒》,在同一詞牌的詞裡,他同樣表達了十分悲涼的悽愴之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寫詞時,陸游已是70老人,英雄遲暮,逮其同乎?又想起了稼軒的“可憐白髮生”!


詩詞桃花源


最悲的一首詩,應是是毛主席一生寫的最後一首詩,年事已高、一身病痛的主席,在得知周總理逝世的消息後,忍著巨大的悲痛寫下了下面這首詩。


《憶秦娥·悼念周恩來同志》

山河咽,拭淚無語心欲裂。

心欲裂,頓摧棟樑,痛失人傑。

江山如畫憶丹心,宏圖遺願永不滅。

永不滅,新苗茁壯,勢與天接。


毛主席和周總理同為人類最偉大的的事業奔走操勞,為了一個目標攜手戰鬥,在戰鬥中建立了無比深厚的革命情誼,這種情誼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歷練更是日久彌堅。同樣病痛纏身的他,聽到總理逝世的消息,老淚縱橫,半天默然無語。其中悲痛之情無法訴說,只能以詩緬懷。

解析:

聽聞如此驚天噩耗,山河都為之感凝噎,默默擦拭自己的眼淚,但心頭欲裂,胸中滿含悲切。

心欲裂啊,國家的棟樑忽然之間被奪走摧毀,我們痛失了一位革命中最傑出的人啊。

現在江山如畫般待我們共展宏圖,你還記得我們的共同目標麼,我最親密的戰友。放心吧,你我的遺願永遠會一代代傳下去不會滅亡的。

新一代的共產主義接班人正在茁壯成長,他們的勢頭可比我們年輕的時候,欲與天公試比高,厲害的很呢。

親愛的總理啊,你這一輩子操勞太累了,也該歇息一下了。你就在天上看著這幫小夥子們拿過我們的接力棒,能不能做好就行了。

毛主席、周總理,你們的接力棒在一代代傳承,你們的遺願在一個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目標在一步步接近,

如今盛世,如您二老所願。


文史趣聞


我初中讀過兩首悲涼的詩詞,覺得越是平凡越讓人無助和悲涼!

一,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二,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高端人造草坪圖案


當年忠貞為國籌,何曾怕斷頭。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你我之輩忍將夙願,付與東流。




19651220


我覺得北宋詩人黃庭堅寫給朋友黃幾復的那句“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隱藏著詩人的無數悲哀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兩句,先是回憶昔日相聚宴遊之樂。想當年,春風拂面,青春年少意氣風發的我們,在盛開的桃李花下舉杯暢飲,以為世界是我們的,未來也是我們的,我們必將功成名就,建立一番不世之功業,甚至封狼居胥名垂史冊;然後書寫這十年來的生活,我漂泊江湖顛沛流離,仕途並不如意,生活也展露出他嚴峻的本來面目,經歷了太多,笑容早已不在。每當夜雨瀟瀟、漏盡燈殘之時,我內心孤獨淒涼,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不由得更加思念遠方的友人,想起往昔快樂無憂賞花飲酒的青春往事。這兩句所描繪情景一個溫暖、青春,一個淒冷、衰老,有著巨大反差,形成了強烈對比,人生百般滋味盡在不言中。





大刁太刁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 · 蘇軾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牛哥談人生


這類詩不少,像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陸游《釵頭鳳》紅酥手……等等。

更有南唐後主李煜的詞。

納蘭性德也是大家喜歡的詩人,其詞也多婉轉悲傷之作,《金縷曲》悼亡婦,更是其代表。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競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怎知它,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終宵成轉側,忍聽霜弦重調,待結個它生知己,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堅,剩月零風裡,清淚盡,紙灰起。


流雲不為雨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洪剛181712469


試答:我所感受的一句悲涼古詩:

《太平御覽》(卷六百八十九)收過無名氏所作的《古豔歌》。一般認為,這是一首棄婦詩,其中“昔載楊柳,依依漢南;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如泣如訴。

全詩文詞簡約,朗朗上口,幾乎不必註釋。一歌三嘆,催人淚下:

昔載楊柳,依依漢南。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煢煢白兔, 東走西顧。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卑賤鄙陋, 不如貴人。妾日已遠, 彼日已親。

何所告訴, 仰呼蒼天。悲哉竇生。

衣不厭新, 人不厭故。悲不可忍, 怨不自去。

彼獨何人, 而居是處。

明清人如《藝文類聚》之類的選本常寫作《古怨歌》。“豔”不知何出,“怨”可是如泣如訴,改成《無題》也許更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