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班主任都仿佛长着一张苦大仇深的脸……

开学周的忙碌让老师们一个个仿佛变成旋转的陀螺,各种琐碎的不显眼的工作一件件排着队吃掉我的时间。没能完全从闲适假期里抽离出来的孩子们在返校后各种“节外生枝”,带来了更多“待处理事件”。我的焦虑与学生的“不规律”在教室里升腾……

细碎地输入班风校纪效果微乎其微,在这个略显浮躁的六年级生活的开端,我想我们或许需要谈一谈。构思了几天后,“生产”了一节班会课。

早上给班干部开完会,发现他们明显组织课堂预习比前几天更好,这样的现象让我坚定,学生需要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简单地立规矩不如定目标、给方法。

上午最后一节课,我带着轻松的心情踏入了教室。一进门就跟他们分享一个新名词——“班主任脸”,意为大多数老师平常都是温和亲切型的,但是他们时常表现地很严厉,时间久了就形成了常态化的严厉表情,这类老师以班主任为代表,所以也被称作“班主任脸”,然后让他们分析“班主任脸”的成因。孩子们笑着,略带不好意思但很有自知之明地找出了“罪魁祸首”,并表示不想自己的老师变成这样。

于是我顺势问他们,你心目中的理想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呢?狡猾如我六二班的学生,总要给老师灌一些诸如“老师在我心里你就没有缺点”、“我心目中的老师就是你这样的”之类的迷魂汤,好在我早有防备,把问题改成“构思一个理想的老师形象,你最希望他具备哪些特质?”

同学们起初很安静,接下来有人犹犹豫豫地举手,再然后就越发热烈敢说了。有几个答案令我印象深刻。一个平常成绩在中下游,性格很温吞的女孩子举起手来很小声的说,“我希望他很温柔,而且讲课很细致”;学霸女班长举手说,“希望我的老师每节课都是有效率的”。我问她能不能再解释一下“效率”的含义,她不慌不忙地说:“就是希望课堂老师讲的部分都是有用的”。举手的人越来越多,“希望他是一个有耐心的老师”,“希望他是一个从不偏心,非常公正的老师”……

听完答案我有些惊讶,甚至是震动,很多在我料想之外。也许学生期待的、感受的和思考的比我们想象中多很多。无论成绩如何,他们都对老师的个性和能力有要求和自己的评价。能把课上好是他们尊重一个老师的前提,公正且善于倾听他们才愿意交付信任。

我记下他们的每一个答案,收起波动的内心,也给他们分享我心目中理想的班集体和学生的特质。我们一起肯定了善良、诚实、好学、努力等品质,交流了打造一个文明团结、学风优良的班集体的方法,每个人都听地很认真、讨论地很投入。最后不知道哪个同学说了句,“老师你放心,我们不会让你变成‘班主任脸’的”,在班里一阵欢笑和“对呀对呀”的附和声中下课铃声响了……

这是一节计划之中却意料之外的班会。原本是想要梳理学生近几天矛盾事件,重新定义师生、生生之间沟通方式,被我定为“彼此约定,好好说话”的班会课,变成了“彼此约定,共同蜕变”的班会课,但谁说不是额外的收获呢?

重要的是真正和班级、和学生站在一起。我们约定,一起更好地成长。给他们耐心,给自己时间,并坚信期待的结果一定会发生。


每个班主任都仿佛长着一张苦大仇深的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