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下师生齐灌溉 疫时保学领跑新成长

“智慧树”下师生齐灌溉 疫时保学领跑新成长

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也牵动着教师们关心、关注学生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山西中心实验小学(远大小学)依照要求,积极开展网上授课。

面向一年级的孩子,学校对教师答疑课程进行了分组细化,将全年级6个班变为18个答疑小组,每组由两位教师进行点对点辅导,师生分组,促进互动。

征集组名民主定名

“智慧树”下师生齐灌溉 疫时保学领跑新成长

由一班十位同学组成的小组,在辅导老师张校长和王老师的倡议下发起“民主起组名”的活动,孩子们踊跃参与,经过投票确定了小组名称——智慧树。

“智慧树”下师生齐灌溉 疫时保学领跑新成长

智慧树用以学生评价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智慧果”,通过学习,老师们每天浇灌果实,树上的果子便会变得又大又红。通过一点一点的上色,标志着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每周,老师们都会与学生一起期待它的变化。

智慧树用以知识梳理

制作一颗智慧树也是绘制一幅思维导图的过程。这是一种强大的学习利器,一种形象化的学习方法,是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特定领域或学科的知识点链接,构造出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深刻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这种思维工具目前正风靡中小学课堂。

智慧树以树的结构,用不同层级的方式将信息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拥有更强的逻辑性,同时记忆更深入,能够更为全面地梳理知识内容,尤其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时更为起作用。

一年级学生由于识字较少,枯燥无味的单一汉字往往对他们吸引力不大。反之结合儿童的天性,将绘画、文字相结合,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情操陶冶,对学生记忆知识也大有助益。既能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梳理知识内容的能力,也为高年级的学习做了铺垫。

“智慧树”下师生齐灌溉 疫时保学领跑新成长

数学课过后,老师展示了自己手绘的智慧树,选取的题目是十几减8,同学们可以写学过的十几减9,也可以写十几减7或是一些老师还没教过、但自己已经掌握的题目。完成后,同学们纷纷把自己绘制的智慧树发到了群中,比比看谁的作品更有创意。

“智慧树”下师生齐灌溉 疫时保学领跑新成长

看着孩子们手中一棵棵“小树”正在浇灌下茁壮成长,不禁令老师感叹,孩子们的创造力真是太强了!

“智慧树”下师生齐灌溉 疫时保学领跑新成长
“智慧树”下师生齐灌溉 疫时保学领跑新成长

对于孩子来说,亲手画一画,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能够帮助他们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画图是一个过程,通过长久的练习,他们才能形成分类整理的习惯,让知识有层次、有主次、有条理,减少遗漏,减少混乱,减轻负担,学习也更为轻松。

智慧公公爱提问

在智慧树小组中,老师、学生人人都可以化身为爱提问的智慧树公公,询问大家在生活中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增长课外知识,不仅要在课堂中学习,更要在生活中学习。

这十位同学在一个组中,每天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就像是一起在浇灌着一棵棵智慧树。待到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每个人都能拥有一片树林,小组聚集在一起,就是一片大森林。(网易山西黄晶 贾婷茹 通讯员 王心怡)

“智慧树”下师生齐灌溉 疫时保学领跑新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