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助力農村防疫,農業農村部:已覆蓋全國70%行政村

在基層農村的疫情防控中,信息化手段在減輕風險、產銷對接、聯農抗疫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2月18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副司長宋丹陽介紹了益農信息社助力基層農村疫情的防控和穩產保供工作的情況。

“在廣大農村基層有這樣的一支隊伍,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為廣大的農民群眾提供生產生活等方面的服務,就是益農信息社。”宋丹陽透露,在財政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農業農村部從2017年開始全面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到2019年底已經在全國接近70%的行政村建成了38萬個益農信息社。

宋丹陽介紹到,此次疫情防控中,益農信息社主要發揮三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比如吉林通過12316“三農”服務熱線,每天向全省240萬農村用戶發送1條防疫信息,充分發揮益農社小廣播的作用。河南組織線下站點發放防疫手冊和物資,組織非防團隊下鄉義務噴灑消毒,發起愛心募捐等活動。

二是促進產銷對接。重慶推出了“愛心助農公益服務”,免費為銷路受困的農產品尋找出路,解決了不少農民朋友的燃眉之急。浙江發送“每日一助”農產品供求信息360多次,短信1200多萬條。

三是配合春耕備耕。黑龍江在“信息進村入戶服務平臺”手機APP上為農民開通了春耕專區,全面採集農民購置農資需求,實現了農資在線提前預訂。河北開通“抗疫情、解農困”行動求助電話,24小時專人值班、專人盯辦,重點協調解決鮮活農產品和農資生產經營者面臨的具體問題。

宋丹陽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加強指導,“發揮好益農信息社貼近農民、服務農民的作用。”

南都記者 馬嘉璐 發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