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聊正义 私语杂谈


默聊正义 私语杂谈


黑:象形会意字,本义“黑土”--被火烧黑的田地,引申为“黑色、黑暗”等。

默聊正义 私语杂谈

火:象形字。

默聊正义 私语杂谈


默聊正义 私语杂谈

犬:象形字,(驯化的)看门狗。

默聊正义 私语杂谈

默:象形会意字,黑暗中(听见)狗吠,引申为“宁静、寂静、安静、静”等。

耳:象形字,耳朵,引申义--听。

默聊正义 私语杂谈


卯:本人认为“卯”字极可能是女性生殖器外部样子的象形,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东西平分成两半”,引申义--各一半。

默聊正义 私语杂谈

聊:“各听一半”(含“各说一半”)的象形会意字。

依上,默聊就是自言自语。既不“求认可”,也不“扣帽子”,拒绝“传统性格”的承传,抵制“传统性格”的论谈,安静地自说自话。与人何干,关谁筋疼?

不羁归不羁,撩破了疮,应该顺便就势将脓挤出来。

凭什么说国人的“传统性格”是“求认可”和“扣帽子”?

有个小品的一段对白,很适合作该问题的引子。

“你平常都给牛喂什么呢?”

“你是问黑牛还是白牛?”

“黑牛。”

“玉米和小麦。”

“那白牛呢?”

“玉米和小麦。”

“那一天都喂多少呢?”

“你是问黑牛还是白牛?”

“黑牛。”

“五斤。”

“那白牛呢?”

“五斤。”

“老乡,就有个问题我可能没太弄明白,为什么同样的问题(答案),怎么非得让我问你两遍呢?”

“因为黑牛是我的。”

“那白牛呢?”

“也是我的!”

...... ......

当然,演员是为了作“包袱”、抖笑料,而在聊严肃的问题时,开玩笑不合适--容易被“扣帽子”。

虽然每个人的性格不大相同,个性多样多种,但当有限定词“国人”之后,就仅可讨论共性即普遍特点,否则很容易以偏概全;然而无法尽善,再完美的概括,也难保特例独存于外--欣慰之至。

本人只是进行粗略拣择,又由于认识的局限,更只好浅陋地小谈。

默聊正义 私语杂谈


“求认可、扣帽子”的国人传统性格,是从利害的主体上分的。

从自然的角度或者人的天性上说,我就是我,别人认不认可是别人的事,不用管,更不必“求”;但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说,别人的认可,就是“命运”的“运”,极少人敢无视--根本性进步就来自关键少数,致谢!

不过,中外多少有些区别,稍微学点西方文化、看点国际新闻,就约略知道人家是主张独立个性的,不会随便地从大流,更不会摇尾乞食式地附和领导,--有时候过于坚持己见,至于连对错都不管不顾,的确是他们不好的地方。

东方人则非常偏爱甚至推崇共性,在我国,就更加具体。

德、道、信、义、仁、忠、礼、智、勇、严,看着绝对认识,想着肯定明白,十之八九说不出来。

罕见的情形罕见,常见的情形常见:勉勉强强、踉踉跄跄地说出来的,几乎没有正确的;个别貌似对的,放在公平秤上一称,缺斤短两,浊臭逼人;诸如此类的处处可遇的情形,大概是后世附会的普世感化的功劳。

受以讹传讹的曲解误读的“传统文化”熏制,--古跪王侯,今拜权威,似乎不当奴才就得做随从,永远没想过树造拥有“独立思维”的自己,就算共同性格自己不具备,甚至打心底里不想具备,也宁愿戴个面具假装下去,毕竟坚信只要能够得到别人认可,通过自欺欺人的“洗脑”,迟早也会认可自己披上的共性,慢慢长进肉里、骨头里,--独立的本真个性被“名利权”严严实实地关进了地狱。

如果说“求认可”偏心理,那么“扣帽子”就是实打实的纯行为--这是群体的力量,孤立的个体一般很清醒。

“扣帽子”是积重难返的官僚思想的行为反映,它居然还是普遍性的,好像每个人都会,而且每个人都“在做官”,腔调出奇地一致。

帽子,样式颜色繁多驳杂,但里料亘古不变--“或名或利或权”,虽然如此,却也逃不出这几个大类:个体的、群体的、社会的、国家的、人类的。

群体,理论上说,大于等于两个人,但实际上要至少三个人--依据多数决定的规则;不限于空间,不限于时间,随时随地若鹜而生。

“扣帽子”还有个闪亮亮到扎眼睛的特点,罔顾事实、真相,信口雌黄,随嘴喷来...言行出自者竟毫无察觉。

一旦离开群体,理性回归主位,大都幡然醒悟:“求认可”透露了自卑,“扣帽子”暴露了野蛮,都不是啥好东西。

错误的言论甚至理论、恶滥的情绪以至情感...个体、群体均会被殃及。

呼叫“独立思维”?先要保证对它没有误解,并不是自己说的话语、写的文字,跟别人不一样甚或相反对立的,就能挂名以至误以为拥有“独立思维”,--核心是“正确”。

如果还要追问“正确是什么、什么是正确”,这不是追问,刨除少数“闲愚”--不认有病继而假装无病的讳疾忌医者,多数在可救、有救之列,“病因”属于认识塌方,即常说常听的“是非对错不分”。

“治疗”的办法倒是有,坚持--坚持追索真相,退而求其次,也要坚持依据事实,还要坚持“吃”“非处方药”即“科学与哲学”。

禁忌:个人喜好。专吃“家”的甚至“某家”的“药”,副作用极大且详情不明。

能不能“治愈”,完全在于是否“坚持”,--除此之外,无“药”可救。

能不能“病”除,自己的事,主要须停止“求认可”、“扣帽子”,不然,不仅降低“药”的疗效,还会导致防“传染”的“被隔离”--像我一样,默聊。

默聊正义 私语杂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