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戰鬥堡壘鑄就防疫鋼鐵長城

劉暢 陳永文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敵人是看不見的疫魔;

這是一支英勇無畏的隊伍,卡點就是他們的戰場。

基层战斗堡垒铸就防疫钢铁长城

以集結號為令,一名名黨員幹部主動請纓,奔赴前線,用一副副鋼軀鐵嗓,為千家萬戶的平安拉起了一道又一道結實、靠譜的防控“鐵網”。

目光聚焦在吉林通榆縣火車站疫情防控監測點。

寒夜聲碎,北風呼嘯,當人們睡夢正酣時,臨時成立的黨支部卻燈火通明。黨支部書記、副書記正在組織召開疫情防控小組會議,聽取各小組的彙報,總結經驗教訓,部署第二天工作任務。每日一場的總結會,是監測點工作人員不可或缺的“夜宵”。

“老姚,悠著點,身體還沒恢復好呢,一定要做好防護。”來自組織的關懷,令有著25年黨齡的姚喜權心裡暖和和的,那佈滿紅血絲的雙眼也流露出愈加堅定的目光。姚喜權是通榆縣團結鄉的人大主席,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他整日整夜奮戰在扶貧一線,帶領全鄉老百姓開展“六清”、危舊房拆除等工作,整個人瘦得像個麻桿黑得像塊煤炭。日復一日的繁重工作,終於讓身體發出了抗議,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黨旗下的宣誓不是口號。於是在接到命令後,他拔掉了手背上的輸液針頭,義無反顧投入到新的戰場。

“現在我們面臨的是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雙重考驗,企業復工必然有外來人員流動,那麼各個關卡的檢查排查工作就會增多,安保維穩工作也更需盡心竭力……”年近六旬卻老當益壯的黃鐵軍邊巡視邊回答。老黃人如其名,是名副其實的老黃牛,也是一名有著23年黨齡的公安幹警。人民警察,守護國之安寧,每一個華燈初上闔家團圓的日子,都有他們站崗巡邏的身影,而今天,對祖國與人民的赤誠,讓他們步伐堅定走向抗疫一線,風雨無阻,守責盡責。

基层战斗堡垒铸就防疫钢铁长城

當你在通榆站上下火車時,定會看到一個手裡拿著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知識大喇叭的引導員,他熱情又耐心,他就是段于軍。每當有列車即將進站,段于軍就會在疫情防控小組群裡語音報告消息:“XX次列車進站,共有幾人下車,分別從XX地來,請各組做好接車準備。”說罷,便開始做好旅客引導的準備工作。可以說,自從設立卡點以來,段于軍的嗓子就再不復往日的清脆了,連微信運動步數都增加了許多。

監測點裡還有一邊喝著苦澀的中藥一邊為下車旅客測量體溫的李海英,兢兢業業帶隊登記、分流、隨訪的李宇……他們都不是超級英雄,但他們都是共產黨員,因責任踏上未知而危險的旅程,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他們堅信,螢火可匯聚星河,疫情終會被戰勝,黨旗將始終飄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