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A股主流指數的最新估值情況

自2月3日大盤跌停以來,A股經歷了一場報復性反彈,漲的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特別是以創業板為代表的科技類指數,更是創出前期新高,而相對較弱的大盤藍籌指數,也已經全面補上2月3日大幅跳空的缺口。

總的來說,這輪反彈還是延續之前的邏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反彈最兇的指數,也正是最近半年漲幅最大的指數,比如創業板指這波反彈漲幅高達19.5%,近半年上漲32.3%,最近一年漲幅更是高達51.8%。

而這波反彈以來最弱的主流指數:中證銀行,反彈幅度僅5.0%,最近半年也僅上漲5.1%。

其他A股主流指數的近期表現詳見下表:

聊聊A股主流指數的最新估值情況

這波行情之後,A股很多指數都已經不便宜了,有些甚至是有泡沫了,這裡我們就來看看目前A股主流指數的估值概貌。

1.絕對估值:PE值

我們先從絕對水平的角度來看各主流指數的市盈率PE估值高低。

首先,要明確PE的合理區間。

最新的十年國債收益率是2.86%左右,對應市盈率大概是35倍左右(1/2.86%=35),更嚴格一些,目前市面上還有部分理財的收益率能達到4%左右的水平,我們按4%算,那麼對應市盈率是25倍左右(1/4%=25)。

因此,我們可以大致認為25~35倍是一個比較合理的估值中樞

聊聊A股主流指數的最新估值情況

從全市場看,目前以金融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PE估值普遍還在10倍左右,這些指數應該可以說是價格比較便宜的,其中也包括兩大核心寬基:上證50和滬深300,上證50的PE只有9.5倍,滬深300稍高一點,但也只有12.2倍。

PS: 我始終認為滬深300是投資A股最好的代表性指數,現在估值也不高,所以說現在A股還是比較便宜的,適合長期投資。

另一方面,以消費白馬為代表的中證消費、深證100指數等,目前PE估值在25~35倍之間,不貴也不便宜,不過好在消費白馬的基本面普遍較好,比如中證消費,淨資產收益ROE能達到20%,淨利潤增速更是高達25%,算是對得起這個估值。

再看看以創業板指為代表生物醫藥、科技類指數,估值就普遍比較高了,創業板指PE目前高達60倍,而全指信息、計算機指數更是高達80倍,當然,市場能給他們這麼高的估值,是因為目前科技企業很符合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也是政策支持的方向。

但我覺得,這更多的還是資金在炒作,而且肯定是已經炒出泡沫來了

一般來說,60倍的PE,對應淨利潤增速要能達到60%才算合理,一個兩個公司這麼高的淨利潤增速有可能,但整個板塊都達到這麼高的增速,想想也是有點難,不太符合經濟學常識,起碼古今中外的歷史上都還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

因此,有持有科技、生物醫藥類指數基金的同學們,你要是當成趨勢投資在做沒問題,只看趨勢不管估值,趨勢不破就持有,趨勢破了就趕緊跑。不過你要真相信這些背後的故事,想著長期持有,那就天真了。

2.相對估值:PE分位數

對不同類型的指數直接比較PE值的高低,肯定是不完全合理的,如果一隻指數的PE估值只是絕對水平比較低,即橫向和其他指數比較起來比較低,但和自身的歷史取值比較卻不低,那也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低估。


所以我們也來看看各指數的最新PE在歷史上處於什麼位置,簡單來說就是看PE的歷史分位數。這裡歷史數據取7年,因為A股在歷史上一輪牛熊的時間長度差不多是5~7年。


具體看下面的箱體圖:

聊聊A股主流指數的最新估值情況

圖中,上影線代表該指數PE的歷史最高值,也即100%分位數,下影線代表該指數PE的歷史最低值,也就是0%分位數,箱體上部是75%分位數對應的值,下部是25%分位數對應的值,箱體內部橫線是中位數值,也就是50%分位數。

藍點是該指數的最新PE值。


我們可以對各指數的最新估值水平做一個簡單判斷:

(1)最新PE估值<25%分位數值為低估,

(2)25%分位數值

(3)50%分位數值

(4)最新PE估值>75%分位數值為高估,


估值越高,箱體顏色越深。另外歷史數據長度不夠的指數,也就是數據長度小於7年,用白色箱體表示。

從分位數角度我們看到一些和前面不一樣的東西,比如像上證50和滬深300,雖然絕對估值很低,但相對估值卻不算很低,均處於歷史中位數附近,而中證500的絕對估值水平雖然不低,但相對估值卻處於低位。

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均處於低位的,似乎只有紅利指數和房地產。

至於創業板等這波快速上漲的指數,目前不管是絕對估值,還是相對估值,都處於高位,說是有泡沫了,絕對是沒錯的,就看誰能在音樂停止時先離場了,而後離場的就得買單。


聊聊A股主流指數的最新估值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