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一句古詩描述一下疫情之下那些無私奉獻的人,或現在的情形?

ZjK東北Ren


城下一望病疫塵,

揚飛城中失而去,

顯出勇土入病中,

郎中入市巧妙手,

醫到除根治病疫,

醫德高尚平民福。


念長思


今天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請用一句古詩描述一下疫情之下那些無私奉獻的人,或現在的情形?


前言

疫情發生已經快2個月了,至今新發數據雖有下降,但是誰都不敢說拐點已經到來。

在這兩個月中,最感人的是醫務人員的前赴後繼,還有更多無名英雄,如快遞小哥、建築工人、理髮師、司機、交警、社區人員等人。

這一次疫情的兇猛,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每一個默默奉獻的人,都是我們的英雄,都值得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 。

如果用一句詩來描述他們,用哪一句好呢。

吹哨人

首先,有一個人是我們不能忘記的,就是那個已經離開我們的吹哨人 。

我們有不少詩歌可以讚頌我們的英雄,例如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這首詩用來描述今天的事件並不恰當。但是尾聯這兩句,獻給那些為防疫工作衝鋒第一線而失去生命的人們並不過分: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至少,第一個警告我們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當之無愧。


騎自行車的小女孩

除了李文亮這種獻出了生命的人以外,還有大量的普普通通的”逆行者可歌可泣。

據央視報道,有一位位95後的女孩,用手機導航和一輛自行車,竟然從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到武漢市江夏區,輾轉300多公里,騎行四天三夜,就是為了能儘早趕回抗疫一線。

這個女孩叫做:甘如意。

沒錢可以出力的司機

還有那位運送蔬菜的駕駛員李保民,他從山東壽光的開著自己大貨車逆行武漢,接受參訪時,一邊嚼著煎餅大蔥,一邊質樸地說 :

“沒錢可以出力。”

據李保民說,他們車隊有10名司機,這次為運送了山東捐獻地200噸蔬菜。

每天鏖戰19個小時的建築工人

還有那些,冒著感染危險建設火神山、雷聲山以及方艙醫院地工人們。

他們來自於五湖四海,為了和疫情賽跑,爭分奪秒地搶工期。大家甚至在幾千萬網友圍觀下,差點為了工作而打起”群架“。

來自河北的建築工人劉博,在1月30日7時許到達火神山醫院工地,馬上加入到建設隊伍中。 就這樣連續堅持了7天,每天鏖戰19個小時。

2月6日 ,劉博拿到了現場指揮部發放的通行證,終於回到了家鄉河北省定興縣。當地防控部門在高速路口迎回了自己英雄,安排車輛送往醫院進行定點隔離。

離開武漢時,劉博還從自己的援建補貼中拿出一千元捐給了火神山醫院。 劉博說:

一線醫護人員連命都捨得出去,我這點兒苦累算什麼?武漢有難,祖國有難,哪能袖手旁觀!

到今天,劉博隔離已經過了10天,再過幾天,劉博就可以回家了。

八方支援的醫生

2月7日,在劉博回家的時候,山東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出發了。

來自山東大學齊魯醫院131人組成的醫療隊,乘坐飛機奔赴了湖北抗疫一線。這一天,齊魯醫院的隊伍和華西醫院隊伍在武漢相遇的視頻刷屏了。

在這一天以前,來自青島的醫生秦文已經支援武漢兩週了。作為第一批支援的武漢的青島隊伍,他們在大年三十接受任務,第二天就出發了。

在春節幾天裡,陸續有北京、上海、江蘇、四川、浙江、陝西等地,以及空軍(西安)、陸軍(重慶)、海軍(上海)軍醫大學的專家醫生隊伍逆行支援湖北。

根據2月17日國家衛健委最新的消息,全國已經有3萬多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

天生的領導奇才 武漢小夥汪勇

昨天刷手機的時候,偶然間看到了汪勇的故事。

人民日報發在2月16日的一篇文章中開頭寫到:
我是個快遞員,也是個“組局”的人。2月13日凌晨5點,我在武漢二環外快遞倉庫的一個高低床上醒來,出門前看了下手機日曆,原來,我已經22天沒回家了。

這個普普通通的快遞員,22天沒有回家的,在這22天中他作了什麼讓人民日報發了一篇3329字的報道。

他在離開家第一天,接送了十幾個醫護人員往返金銀潭醫院。

他招募了一支二三十個人的隊伍,接送醫生上下班。

他聯繫了青桔單車、膜拜單車,在醫院、酒店投放數百量單車為醫生解決短途交通。

他募集資金,組織餐廳、便利店,為金銀潭醫院、新華醫院、協和醫院等醫院提供幾千份盒飯。

他建了無數個微信群,為群裡的醫生提供拖鞋、充電器、秋衣秋褲、無袖羽絨服、防護鞋套、生日蛋糕

他組織的隊伍,對接了1000名醫護人員,接下來還要對接3000名馳援武漢的醫療隊。

他只是一個快遞員。

結束語

林則徐曾經有一首詩中寫到 :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是青史留名的封疆大吏,相比而言,上面提到的這些人,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是每一個人都發出了令人驚歎的力量。

他們都是在生命威脅下的”逆行者“。

過了一段時間,可能我們還會記得終南山、還會記得李文亮,但是我們可能會忘記了甘如意,忘記了秦文,忘記了汪勇。

但是在今天,希望在這個充斥著明星網紅娛樂狗血的時代,讓我們多傳誦一天他們的故事,他們應該被我們記住。

如果用兩句詩,來描述這些為了抗疫而默默奉獻的逆行者,我想不到還有比這兩句更適合的。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

也許他們是人人敬仰的鐘院士,也許他們是鏡頭前裹得嚴嚴實實的白衣天使,也許他們是挨家挨戶登記的社區工作人員,也許他們是風雨無阻在路口執勤的民警……總之,他們都無怨無悔、默默奉獻、不計得失。

下面來看看全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白話譯文

這場雨來得彷彿知道時節一樣,正當春天萬物生長時降臨了。她伴著春風,在夜裡悄然而至,默默地滋潤著萬物。雨夜中,田野間的小路上黑茫茫的一片,只有江中漁船上燈火還有點光亮。要是早晨起來看看,錦官城裡該是一片萬紫千紅吧!

原詩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為數不多的清新俊逸、輕快明麗的詩歌之一。用擬人的手法,將感情寓於春雨,讚美她滋養萬物、催發生機的情懷和不計得失、默默奉獻的精神。

開篇一個“好”字就直截了當給雨定了性,前四句就是用擬人說法來對“好”的說明和詮釋。“知”、“當”、“潛”、“潤”每個字讀起來,彷彿就是一個知心的好朋友在出現面前。

正是作者賦予了“雨”這些高貴品質,所以不由自主要靠近她,於是頸聯“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就到門口看雨了,滿足了作者與好朋友親密接觸的願望。這還不夠,作者充分發揮想象力,“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明天繁花似錦的景象也在腦海中過了一遍。

整首詩充滿了讚美,充滿了喜悅,尤其“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精神描繪得恰如其分、不留痕跡,乃至成為千古名句。

一點感悟

真正的奉獻,不是脫口而出的,也不是“論文”堆砌而成,往往只是默默地做著,哪怕是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寫到這裡,又想到一句詩讓我頓感慚愧:“寧為百夫長,勝過一書生”,意思是寧願做個低級軍官為國衝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這麼多英雄在默默奉獻,而我呢?碌碌無為!拿著手機或握著鼠標的你呢?


零點拾韻


武漢一線醫護逆危而行,就憑這份勇氣和擔當便足以詮釋“醫者仁心”這句話的份量!

是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拉起了一道道守護的防線;

是他們,用一雙雙被醫用手套捂得變形了的手、用一副副瘦弱卻義無反顧勇敢擔當的脊樑、用一顆顆熱血的心托起了人民的信任與重託,溫暖了這個遲來的春天!

┄┄🎉┄┄🎉┄┄🎉┄┄

能出康濟方,憂慮危急狀。

活法雖指間,活機寓心上。

——(宋·李曾伯)詩句



朵雲流觴



尼采娜


當今的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肆虐武漢,波及全國。華夏上下萬眾同心,力克時艱。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氣吞山河感天動地的戰鬥中,湧現出了一大批捨己為人、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的英雄群像。他們是不畏犧牲,勇敢戰鬥在疫情一線的疾控專家鍾南山和李蘭娟;他們是不顧個人安危、晝夜奮戰在醫院病房的白衣天使;他們是把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無私無畏的英雄軍人;他們是吃苦一人、幸福萬家的無數志願者,快遞哥,捐贈人,以及後勤服務工作者,…

他們如繁星麗天,數不勝數;他們似百卉爭妍,美不勝收。其精神之純樸,內涵之豐富,風格之高潔,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最熣燦的閃爍。他們才是新時代人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從這些精忠報國的有志之士和眾多無名英雄的平凡而偉大的感人事蹟中,使我不由想起了我國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在《無題》中的一句千古流芳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春蠶一直到死都在吐絲,至死方止。蠟燭點燃了,一直到滅了為止。詩人在這首詩中用自然現象來表達出一種偉大的奉獻精神。這是對那種公耳忘私、無私奉獻之士的崇高精神的聖潔讚美!是何其慘美,是多麼感人!這不正是對以上這些英雄群像真實生命的寫照嗎?!








老劉


①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②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③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④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⑤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展現了當下華夏兒女,不畏生死,抗擊疫情,堅決打贏武漢抗疫阻擊戰的洪荒場面和中華民族的偉大氣魄。











甲午金秋


不知用這古詩來描述現在疫情之下無私奉獻的英雄們可以不。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幹。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寶山大叔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特別想用這兩句話來形容疫情當前的鐘南山與李蘭娟院士。

2019年末新冠肺炎突然開始肆虐,這一災難已經形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大難當前,80多歲的鐘南山院士立刻啟程,趕往武漢,70多歲的李蘭娟院士也即刻投入到肺炎疫情控制工作中去。

他們不辭勞苦,積極投入到這場戰役中去。兩位都曾在非典時期參加過疫情控制與防治工作,並且作出了突出貢獻。這次,他們又積極地研製疫苗,不斷分離病毒,為患者遠程診斷,夜以繼日地工作著。

我覺得此二句話特別適合像他們一樣在一線工作的高齡疫情“戰士”!

唯有敬意可以言表,感激![心][心]


餘志茶


《官民醫》

————————

天下風雲動

不動就被動

————————

庚子交替風雲

震天響

雷電交加瀑雨

雹冰烈

己亥交述不盡

————————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醫者仁心

勇往直前

眾人一心

上下齊心

如火如荼

舉國防疫

速度與時間最近的距離

生命與健康最大的意義

英雄白衣

軟鎧綿甲

韌心博愛

捐軀摩頂

救國救民

殞身不遜

視死如歸

炎黃子孫戰疫熱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