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A6L換代後銷量雪崩?

偽裝-嘴角輕蔑的傷


我們這邊開網店開工廠二三十歲買車還是以運動時尚為主,這個正好寶馬三系,五系。買大奔的後來家裡又有一輛帕納梅拉,a4著實在搶邁騰帕薩特的銷量,價格下探的厲害,不然也沒這麼好。


銀河系系長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定位失策。a6一直以來都以商務豪華穩重的形象示人,新a6開始走運動風科技風,而這兩樣是國產和普通合資品牌都輕而易舉可以做到的,但卻不應該是豪華品牌主要去強調的定位。

2、優惠不足。老款a6動輒優惠十萬八萬,新款價格一直不鬆口。導致潛在客戶覺得物無所值,部分客戶在觀望,部分客戶分流到奔馳寶馬或其它品牌。

3、所謂的“簡配”和產品力不足。採用一直受質疑和詬病,且成本相對低的雙離合變速箱,給人誠意不足的感覺。乘坐舒適性、隔音等沒有同級別競爭對手強,比如後排座墊太短,沒有舒適頭枕,後排座椅不能調節。

4、“白血病”門。沒有幾個人願意冒風險花錢購買贈送“白血病”的車。加之,一汽奧迪爛到掉渣的公關和不痕不癢的所謂“不超標”公告。

5、其它品牌相對給力的產品力和優惠幅度。





Simpleliv


1.首先,新款A6上市在BBA同級別裡最晚,所以銷量有限,可以理解,談不上雪崩。奔馳E和寶馬5系都領先A6上市,消費者先入為主,對A6的關注度自然就不算很高。你去看看老款的銷量,還是很不錯的,因為優惠力度很大。

2.其次,新款A6的產品力的確不算優秀。從配製、內飾豪華感、外觀來說都無法在同級別脫穎而出。科技感倒是不錯,三塊屏幕的觸感和反饋都很好。我試駕後覺得動力和路面質感也比老款的要好。

3.再次,從品牌度來說,A6還未完全脫離官車形象。現在主流的消費者都是80後、90後,他們對外觀內飾、動力操控更看重,質感和舒適度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可以看到現在本田思域、雅閣,豐田凱美瑞、榮放賣的比大眾的速騰、途觀要好。年輕人不願買個老成持重的A6,讓別人認為是油膩、沒激情的人。

最後,作為A6的車主,我個人是很喜歡奧迪品牌和A6的產品力的,低調不張揚,動力操控足夠。年輕時可能喜歡長的好看的人或車,也愛吃甜食。成熟些後喜歡有品位的、有內涵的,不愛吃甜食,反而喜歡喝茶,味道苦但是回味無窮。



art張力


其實銷量不算雪崩,頂多算腰斬。但是對比寶馬5系和奔馳E級的銷量,可以說此次改款的奧迪A6L要丟了C級車銷量王的稱號。一代神車也漸漸隕落,讓人想起了一句話“過往的一切都是今天的序章”,其實奧迪之前的策略已經為今天的銷量買下了伏筆。

成也降價,敗也降價

奧迪可以說是BBA中國降價最快的車子,也是降價幅度最大的,同時也是最便宜的,或者說性價比最高的。奧迪的高銷量足以撐得起它大利潤,所以奧迪總是先於奔馳和寶馬降價,靠降價來吸引用戶。但是一個品牌的價格總是不夠堅挺,對於老用戶來說會覺得買虧了,造成負面口碑,對於將要買這個車的用戶來說總是盼著能再降一點價格。降價是一把雙刃劍,短時間內提高了銷量,但是長此以往奧迪品牌在人們心目中就變成了降價貨。此次奧迪A6L的上市,由於終端優惠不夠多,相比老款動則十萬的降價,目前的新款A6L降價顯得有些誠意不足,有些著急買車的用戶擔心買了之後降價,所以乾脆就直接選擇了寶馬或者奔馳。

相比奔馳和寶馬,奧迪過於平庸

人們常說寶馬的操控,奔馳的豪華,那麼對奧迪的印象是什麼?燈廠?科技感?豪華感還是操控?總的來說奧迪被提及最多的科技感在我看來它的兩個對手做的也不差,而且A6L這個級別的車子,追求更多的應該不是科技感吧?本身產品的特點不是很明顯,在這個級別除了說可以低調之外,好像並沒有讓人記住太多的東西。新款的A6L內飾的兩塊屏幕看起來艮有科技感,但是用起來恐怕還是沒有實體按鍵好用吧?

廠家過於追求利益,產品本身缺乏誠意

對於A6L這個級別的車子來說,面子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於奧迪這個品牌來說似乎更多的標籤是性價比,而且還跟它的同胞兄弟大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特別是買一些奧迪的入門級車,譬如說奧迪A3、Q3這個級別的車子,外觀看起來總是不那麼高級,缺少了一些豪華車的質感,當然現款的Q3可能會好一些,而且總會讓人想起他的同平臺車型大眾,讓人感覺是買了一個高配的大眾。廠家過於追求利益,就連在A6L上級別的車子上使用雙離合變速箱,我們不評價這個變速箱怎麼樣,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聽到雙離合變速箱就會想到頓挫。而對手寶馬5系和奔馳E級都是用了8AT或者9AT變速箱,相比之下奧迪缺少了一些誠意,對於這個級別的車子使用雙離合多少有些冒進。


以上就是我分析三點原因,奧迪A6L是個好車,或許就可以再等等,說不定還能再降價。


道遠說車


年初試駕過幾天A6L。說實話,不管是試駕車還是4S展廳的樣車,外觀看起來比較大氣,但打開門之後就全變味了。所謂的豪華感,除了三塊液晶屏,沒了,全沒了。做工、用料、配色、配置,等等,完全對不起它那40多萬的指導價。說白了,三塊液晶屏再怎麼好看,能值幾個錢?40多萬的車(而且還是次低配),盡然連一個像樣的科技配置都沒有。用料不會比邁騰好多少,做工就是大眾的風格。給我的感覺就是,這套內飾就是為了降價10幾萬,新車照著30萬的價格去賣的。真要花40萬買這個,就是眼瞎。


曹臻Alex


全新奧迪A6L在今年初剛剛完成更新換代,但是在換代之後A6L就失去了曾經的光環,為什麼這一代奧迪A6L換代之後銷量會一蹶不振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分析一下。

全新一代奧迪A6L沒有抓住消費者真正的痛點

作為一臺中大型轎車,奧迪A6L曾經抓住了中國的最主要的豪華車市場——官車市場,後來隨著私家車市場的發展,同時有之前在官車市場上積累下來的市場認可度,A6L也在高端私家車市場上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但是歸根到底,A6L一直是憑藉著自己非常正統的形象而被消費者認可。

然而在這一次全新一代的奧迪A6L上市了之後,新車卻和老車在整體風格上天差地別,這一代A6L將整車的重點放在了科技感的提升上,而在這個級別的消費者所看重的豪華感和舒適感等方面卻做得並不突出,沒有抓住消費者痛點的全新A6L銷量下降也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了。

寶馬5系和奔馳E級的實力實在太強

在豪華品牌中大型車的市場上,奧迪從來都不是高枕無憂的,奔馳E級和寶馬5系在這個級別一直都是非常強有力的存在。如今的奔馳E級在豪華感上同級別無出其右,而寶馬5系則在操控性以及乘坐舒適性上做得非常好,這兩者的產品力如今在同級別車型當中都是數一數二的。

無論是E級還是5系,這兩者現在每月的銷量都可以穩定在10000臺以上,而在A6L自降競爭力之後,E級和5系的銷量更好了,可以說,在這兩臺產品力超群的強勁對手面前,全新A6L幾乎很難再有翻身的機會了。

奧迪的整體品牌認可度也在不斷降低

除了產品自身的問題之外,這些年奧迪的品牌價值也在不斷走低,中國消費者彷彿正在失去對奧迪的認可,而奧迪在官車時代的品牌紅利也在逐漸消逝,現在我們隨機採訪一個消費者,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奧迪和寶馬奔馳在品牌力上還是多少有些差距的,這也意味著在BBA當中,奧迪已經成為了“第二梯隊”,在這樣的情況下,旗下高端產品競爭力下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對於未來的奧迪來說,想要保住現在的銷量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堅持利潤還是降價保銷量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從目前Q5L等車型的市場狀況來看,奧迪似乎正在複製凱迪拉克的道路,但是這樣的路線能否讓奧迪保住豪華品牌龍頭老大的位置呢,恐怕只有時間能給我們答案了。


以上


當然,大家也可以直接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汽車三國 ,查看更多更全汽車資訊以及評測文章


汽車三國


今天A6L發生的一切,似乎早有著預示,而且看起來這一切又都似曾見過。還記得十二代皇冠呼風喚雨的時候嗎?跟現在A6L的沒落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當時奧迪正處理一個歷史發展機遇,卻依然被壓著打。而現今奧迪已有日暮西山之勢,顯然A6L的頹廢只是開始遠沒有結束。那麼為什麼這一代A6L上市之後,銷量一直不見起色呢?

一、品牌本身存在的問題。

前半年時間,頻頻都能在網絡上聽到關於豪華品牌在車型質量上的醜聞,尤其是奧迪的“白血病時間”,此事經過媒體報道,持續發酵。事件的車型雖然集中在奧迪Q5車型上,但誰也不能確保A6L會不會出現這種問題。所以的確讓很多潛在消費者望而卻步。本來想著一個高端品牌的,結果就爆出了這種事情,試問,有誰會拿自己的生命去開玩笑?

二、依靠降價促銷量只會玩死

原本奧迪也算是在德系三強裡發展的最好的品牌,銷量一度是領先另外兩位的。但是,奧迪的高銷量依靠的是更大的優惠幅度和更早實行的優惠政策。雖然能夠在某個時間段內拉昇車型市場表現,卻會給老客戶帶來更多的反感。A6L本身就是一款中大型車代表,買的就是品質,結果動輒就大降價,活脫脫的打臉,再者說,那些價格買貴的客戶心裡也會開心的。

三、產品的競爭力開始變弱

首先就是車型定位,寶馬玩操控,奔馳玩舒適,奧迪呢?玩科技?潛在客戶們不認可。就是科技方面,A6L也不見得玩得好。其實,車輛給人的感官始終多少缺少點質感,和大眾共用平臺,總是會造成一種大眾換標車的錯覺。另外,一直存在的雙離合,堅決不換,這是A6L歷代普遍受人詬病的重要原因。

以上


鴻漸談車


我是趁著換代前趕緊買了2018款A6L C7 30FSI。



奧迪進入中國是從奧迪100開始,之後深入人心是C5。我喜歡C6的大氣,和C7的前後燈造型及其線條。







聽說奧迪換代C8,全是觸屏的時候,趕快去4S店提了一輛C7 30FSI。第一,給老爺子買的,觸屏這些不會用,個人也覺得按鍵簡單直接不會影響駕駛;第二,C8那時候聽說只有渦輪增壓車型,老人更喜歡V6自然吸氣的穩定和平順。當時猶豫C7 allroad,優點:進口的質量心裡更放心、可變懸掛、全時四驅、3.0T、旅行車型。和老爺子溝通之後,老人不喜歡:旅行車型。考慮到國產A6 3.0T是渦輪增壓,老人不喜歡渦輪增壓的不平順,最後選擇了2.5V6,又選擇了一些原廠選裝包。


Ryan725


如果是我進行選擇,我還會選2018款30FSI款的A6L,原因如下:

1.發動機,總覺得自然吸氣發動機要比渦輪增壓發動機靠譜。

2.中控,熟悉了中控豎起來的那一塊屏幕和檔位旁邊的旋轉按鈕,在駕駛過程中,旋轉按鈕比液晶屏要靠譜的多。

3.儀表盤,新A6L的液晶儀表盤有點浮誇,沒有2018版那種簡潔的風格,而且地圖顯示2018版也有,新A6L的儀表盤並不算是創新。

4.外觀,2018版的A6L無論什麼場合開,總不會錯,而新A6L無論是作為商務用車還是家庭用車有點不倫不類,大燈及尾燈銀色的渡邊有點日系和國產車的感覺。

簡單來說就以上四點。


YXM84393476


這車之所以失寵,實際點說有幾個方面,

1逼格不是那麼高,現在大家手裡多少有點錢,眼光也高了,不像前幾年三十來萬的6可以裝一裝,當然經濟欠發達地區及縣以下,還是有一定市場。下行這點是最致命的,是絕症,也是無法挽回的。

2是設計太過平庸,這批新款全是這個問題,四平八穩的有些過了,你以為現在的顧客還是之前那批官本位的死忠粉嗎。這是其次致命的。

3是各種負面新聞,漏油白血病等等,如果你1和2都做好了,逼格高,外觀好看,實話實說,很多人還是不在乎什麼汙染漏油的,就像當年途觀一樣,但是現在這兩點沒做好,剩下的就得考慮安全了,犯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