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练琴,不要低估“慢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收藏)


如果说练琴有什么捷径的话?不会是什么“独门绝技”,“高人指点”,“传世秘籍”什么的,而是“耐心的慢下来”,而且,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有时,慢练能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想不到的:


1、慢练能解决乐谱的准确性问题


读谱,是实现乐器演奏的前提。在慢练过程中,自己可以让大脑长时间地思考和反应,不仅可以认读、检查谱子上的音符、节奏是否准确,更可以关注到力度、速度、表情等标记,并在初练时一并表现出来,这样的手、眼、脑的协调合作,不但解决了在练习过程中的准确性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练习的效率和质量。


2、慢练能解决手指的力度问题


慢练可以提高手指控制力,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在慢练的过程中仔细体会,加深感觉,从而获得良好的触觉感受,提高手指的控制力。


3、慢练能解决演奏中的放松问题


演奏中,放松与紧张是相对统一的关系。有时在手臂落下的瞬间是紧的,比如《XX快速练习曲》要求曲子的演奏要达到一定速度,而实现快速必须经过聚精会神的“慢练”体悟,如此才能获得要求速度中准确、流畅、松弛的结果。


一些器乐学习者由于缺乏扎实的慢速练习过程,在演奏一段时间后会发觉手指不听大脑支配,小臂会感到乏困,甚至痉挛。


有些人也有过一段时间的慢练,但加快速度后依然会出现颗粒性不强,音乐不流动的状况,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再次放慢练习才能解决。


所以“慢练”应贯穿在学习生涯的始终,它是解决艺术演奏“放松”问题的有效途径。


4、慢练能解决演奏的速度问题


演奏的速度问题主要表现在演奏速度低于作品的要求,或者由于弹奏动作较慢,提速后出现双手不整齐、声音不清楚等状况,直接的原因往往也是“慢练”不够造成的。


在慢练时的演奏动作较缓,可以使手指得到充分锻炼,各个手指的协调能力得到发展,手指的力度加强,灵活度也会相对提高。


更主要的是便于手指形成正确的把位记忆,在不断熟练中,手指寻找下一个音的时间越来越短,准确性也越来越高,进而演奏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5、慢练能解决演奏中的技术难点


在练习过程中常常会面对技术难点,这些技术难点可能是大跨度的跳进,还有些是和弦的变化等。


由于每位演奏者的基础和条件不同,对难点的掌握和训练方式也因人而异,但最基础的还是要进行阶段性的“慢练”,将某个片段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消化并且掌握。但这是一个长期的锻炼,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获得知识、技术以及成就感、愉快感。


6、慢练能解决消除紧张情绪,增强自信心


慢练犹如“放大镜”,把乐曲中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让自己在演奏中能谨慎注意音乐的每一个细胞,并不断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逐渐克服乐曲中的难点。


这不仅是对于乐曲演奏技巧与能力的积累,更能使演奏者从中逐步建立演奏乐曲的自信心。


演奏中最害怕的往往就是难点,当我们在慢练中对这些难点进行科学有效的练习,从而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艺高人胆大”,在最终演奏乐曲的时候就不会有心理上的负担,提升了演奏的自信。


慢练的常见方法


(一)分解慢练


分解慢练是将技术难点分成若干个小段落,分句、分小节进行练习。其作用是将技术难点集中到最小的范围来提高练习效率。


通过分解难点,演奏者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个问题,逐个攻破,最终顺利化解。


分解慢练是解决难点的有效方法,但练习中必须分清技术难点在音乐作品中部主次地位,如果因为解决技术难点,过多的把注意力放在非旋律部分,而忽略了旋律声部的演奏,就会喧宾夺主,使曲子失去音乐性。


(二)变化慢练


变化慢练包括将技术难点变换节奏、奏法、力度等来进行训练。通过各种变化增强了技术难度,训练了大脑对手指的指挥和控制能力,达到解决技术难点的目的。


变换的方法要根据技术难点的类型来确定,有时也可以把两种以上的变化结合起来使用。例如:在解决音阶快速跑动时,可采取变换成附点节奏,让大脑和手指在演奏附点音符时做好下面短时值音群的准备,然后将这些音群清晰地演奏出来。


(三)利用节拍器


指导学琴者慢练最常用的方法还有利用节拍器来限制速度。


很多初学者很容易把一首曲子演奏得节奏零乱,简单的地方演奏得很快,复杂的难点速度就突然慢下来;而在演奏快速的作品时,速度控制不住,越来越快,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大脑失去了对手指的指控,自己心里也失去了节拍的律动。这样只能得到一种混乱的音响和节奏关系。


利用节拍器打节奏,放慢速度,使脑子来得及想,眼睛来得及看,手来得及准备,按照乐谱的规定把音符认准确,并能兼顾到运用恰当的指法和奏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