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骂美团、小米要贷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想活下去还得靠它们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都是焦点问题,这一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更是将中小企业和不计其数的私营个体推到了生死边缘,为此,国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抗疫金融政策,要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

但是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却爆出美团、小米等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动辄就申请了四五十亿的低息抗疫专项贷款,虽然目前央行已经出面声明未将美团、小米等企业列入名单,美团和小米也否认获得专项贷款,但此事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为什么中小企业的融资还是那么难?!

别再骂美团、小米要贷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想活下去还得靠它们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在网上搜索中小企业融资的方法,理论上存在几十种,但是回归到现实中,却没有一种方法行得通。

不论多少种方法,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融资,最主要的还是债务融资。债务融资离不开两个关键要素:信用和抵押。要么你强大到人人都信你能经营好,大家都愿意把钱借给你,即企业发行债券模式;要么你有等价的抵押物,让我放心一手给钱、一手拿证(抵押权证),即金融机构贷款模式。而<strong>信用和抵押恰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

别再骂美团、小米要贷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想活下去还得靠它们

有人会问,那些风风火火的股权融资呢?

资本是逐利的,股东是要承担风险的。只有对大型企业,资本才愿意共担风险,只有对科技创新型企业,风险投资才愿意介入。而对广大的构成国民经济核心力量的普通中小企业,

没有资本愿意接近风险。

1. 发行企业债券依靠信用

发行债券是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包括国家和政府的融资也都是通过发行国债和政府债券的形式来完成。对于国家、政府、大型企业来说,发债是特别容易的事情,原因是它们的信用可靠。你相信国家不会亡、政府不会垮、大企业不会倒,所以你会很放心的"借钱"给它们。甚至会因为它们太可信了,抢着把钱给它们。

别再骂美团、小米要贷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想活下去还得靠它们

可是中小企业呢,你什么都不了解,你不知道它会不会倒闭、会不会跑路、会不会作假,所以你就不敢相信它的信用。如果你想要信任它,你需要增加风险成本。发行高成本(即高利息)债券,又是中小企业的能力做不到的。所以,发行企业债券是一条死路。

2. 获取金融贷款需要抵押

另一种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是获取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但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对于企业贷款是相当保守的,跟金融机构讲未来的美好蓝图没有用,它们只认等价的抵押物。

想要贷款必须凭硬实力,你的地皮、厂房、机器、存货,这些值钱的硬通货,抵押权证给我,贷款给你。因为金融机构不信任你,也不想、不需要信任你,只有给了等价的抵押物,万一你破产了,金融机构转头就可以拿去拍卖,减小损失,这是唯一能让金融机构放心提供贷款的方法。

别再骂美团、小米要贷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想活下去还得靠它们

但是中小企业往往就是缺钱租厂房、买机器、购进原材料,这就陷入了悖论。没钱哪有抵押物?没抵押物又哪来的钱?

民间借贷,中小企业更是不敢的。正规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还只是单边的不信任,单边的风险,如果找了民间借贷,那就变成了双边风险。中小企业和民间借贷谁也不知道谁先完蛋,不要以为民间借贷垮了、企业不用还钱就是好事,民间借贷垮了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所以中小企业也只敢寻求正规的安全的金融机构贷款。

别再骂美团、小米要贷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想活下去还得靠它们

发达国家的解决模式

中小企业又不是中国特色,我们直接借鉴国际上成功的模式不行吗?做得比较好的是美国和德国,我们来看看能不能直接搬来套用。

1. 美国模式:垃圾债

垃圾债又叫做高收益债,是指被第三方评级机构评为信用等级较低(BBB级以下或投资级以下)或盈利记录较差的公司发行的债券。

垃圾债的发行主体又被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堕落天使",指的是大企业因为业绩下滑被下调评级,陷入财务困境,从而沦为垃圾债被市场低价抛售。股神巴菲特就因为曾经买入了亚马逊的垃圾债大赚了一笔。另一种叫做"小天使",对应的是创业初期实力较弱、盈利记录较差、现金流不稳定的中小企业

别再骂美团、小米要贷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想活下去还得靠它们

风险是需要通过收益来补偿的。所以不论是"堕落天使"还是"小天使"发行的债券,对投资者来说风险都很大,但是为了高收益率,投资者们甘愿冒险,所以也才被叫做高收益债。

但是,这一切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前提:美国的企业融资是以债券市场为主导的。也就是说发行债券融资是美国企业的常见动作,美国有这样的市场环境。

但是中国呢?我们可能没听说过垃圾债,但是我们有"中小企业私募债",它的发行门槛很低,只要是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没有上市的、非房地产和非金融类企业都可以发行。这个债券起步也很晚,2011年才开始试点。可是国内的投资者一方面对中小企业不信任,另一方面也没得到足够高的风险补偿,所以这条路没能走得通。

别再骂美团、小米要贷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想活下去还得靠它们

2. 德国模式:以银行为主导的分层次的金融体系

德国是一个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并且层次分明,大银行对应大企业,中型银行对应中型企业,小银行对应小企业。这意味着彼此之间不会争抢资源,也能在不同的层级、不同的规模上制定出同样分层的标准。这么说大家可能还不太明白,我们来看看国内的反面对比。

我国的金融体系同样是以银行为主导,自从2000年放开银行牌照、鼓励民间资本加入之后,也出现了众多的中小型银行,所以在我国也是有着不同层次的银行体系。但是问题就在于,不同的银行却没有做不同的事情,又或者做的事情不专业,流于形式,最终酿成风险。

别再骂美团、小米要贷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想活下去还得靠它们

在我国,大银行不止要面对大企业,中小企业也是硬要挤上门。大银行一方面有硬性任务要扶持中小企业,另一方面又在总行层面把企业准入标准定得太高,以致于在实际工作中陷入两难。

随着风控的日趋严格,大银行的信贷审批基本都上收了,这就造成全国一刀切的企业准入标准非常的流于形式。比如说在西部欠发达省份,可能没有任何一家中小型企业能够达到总行的准入标准,但是又有硬性的扶持指标,于是就导致客户经理擅自修改企业关键信息,通过放款。但是这样一来企业信息是失真的,企业风险变得不可控,最终爆发风险,总行只能再制定更严苛的准入标准,中小企业想在大银行贷款越来越难。

别再骂美团、小米要贷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想活下去还得靠它们

而小银行呢,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方面,小银行也花了大力气找大中型企业,企图同大银行分一杯羹;另一方面,对于小企业甚至是私营个体的审查完全流于形式,盲目放贷。

曾经有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想走帮扶中小企业和私营个体的特色路线,但是操作过于简单粗暴,只要有营业执照和铺面的都能发放5-10万元贷款,引来了很多人骗贷,最终形成大批不良坏账,靠着当地政府兜底才没出事。

这就是我国银行业的现状,金融体系有层次,却没有分工明确,彼此争抢资源,消耗精力,最终造成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差越来越大,所谓"了解你的客户",成了一句空话。一次次的风险事件之后,中小企业融资也成了银行颇为头痛的难题。不是不想解决,只是现实环境把问题一步步推向恶性循环,无解。

别再骂美团、小米要贷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想活下去还得靠它们

解决难题,也许还得靠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

这一次疫情,爆出美团、小米、奇虎360纷纷申请低息抗疫专项贷款,然后马上被人们质疑是不是转手就要在自己的金融平台上再放贷出去。其实,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或许真的还得靠美团、小米这些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

别再骂美团、小米要贷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想活下去还得靠它们

对于中小型企业,特别是这次疫情中更难过的私营个体来说,这些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才是最了解他们的人。有的小企业自己都没能力出具一份正确的财务报表给到银行,但是美团们却能掌握到真实的企业经营数据。

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沉淀了企业和消费者大量的数据,掌握了企业经营的真实信息,那些能骗得过银行的虚假数据,骗不了大数据系统,所以美团们的贷款可以更精准、更有效、更安全、更可控,也能触及到更多根本达不到银行融资门槛的私营个体。

<strong>不需要抵押物,不需要证明自己的信用,一笔笔真实的数据积累,就是解决融资难的药方。

别再骂美团、小米要贷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想活下去还得靠它们

不论美团们最终会拿到多少抗疫贷款,死亡线上挣扎的中小企业和私营个体最终只能依靠美团们。

希望大家都能挺过去,活下去。

别再骂美团、小米要贷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想活下去还得靠它们

延伸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