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部門護航“16條措施”落地 將為9700餘家中小微企業減免租金約合4.3億元

北京商報訊(記者陶鳳 劉瀚琳)2月18日,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在《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16條措施”)發佈後,北京市各單位著手編制政策實施細則。截至目前,已有25部門累計出臺35項落實細則,統一在首都之窗公佈,便於企業辦理具體業務。

比如,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發佈實施《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對我市中小微企業停徵佔道費的通知》《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對我市中小微企業停徵汙水處理費(非居民)的通知》等。

市國資委發佈實施《關於落實京政辦發〔2020〕7號文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的通知》,明確租金減免適用範圍、適用企業、申請程序等實施細則;市稅務局制定關於支持疫情防控的相關措施說明,明確納稅人延期繳納稅款、變更納稅定額、停業登記等具體流程等。

繼2月11日,首批15家旅行社獲暫退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1166.5萬元後,16條措施出臺至今,政策效果也在逐一顯現。

比如,在停徵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方面,市財政局測算疫情防控期間對中小微企業停徵特種設備檢驗檢測費、汙水處理費收入(非居民)、佔道費,月均減輕企業負擔7000萬元。

減免企業房租方面,截至2月17日,首農食品集團、城建集團、京能集團等28家市管企業計劃減免租金約4.3億元,涉及中小微企業9700餘家。

除直接減免企業負擔外,金融支持作為紓小微企業的重要手段。16條措施中也明確,增加小微企業信貸投放、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渠道等。

截至2月13日,通過“網上暢融工程”金融服務快速響應機制,16家銀行累計向1352家次的小微及疫情防控企業放款286.19億元。其中,在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銀企對接活動中,實現貸款落地469筆,涉及金額37.9億元。

“對小微企業來說,很多措施落地存在瓶頸,比如申請資質達不到或是缺乏申請渠道。企業最大的固定成本是工資和社保。延遲繳納甚至免除兩個月的社保費用,是眼下最立竿見影的辦法。”CEI中國企業研究所秘書長唐大傑曾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同時,先後有多家小微企業負責人均認為,作為輕資產行業,人工成本消耗較大,對社保補貼制度的需求也較為迫切。

2月3日,北京市提出延遲繳納社會保險費。將1月、2月應繳社會保險費徵收期延長至3月底。對於被自動扣除社保費的企業,北京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可在2月17日後登錄“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臺”,辦理繳費退回。

截至目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測算,通過緩繳社保,預計可幫助企業提供短期現金流近1000億元;通過一次性社保補貼和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等4項政策,預計可給予企業70億元的資金支持。

此外,北京市政務服務局利用12345企業服務熱線,及時梳理企業諮詢熱點和問題清單。一週時間內,共受理涉及16項措施諮詢472件,派單疑難問題、跟蹤督辦落實並進行事後回訪。

在此期間,據統計,市發改委接聽政策諮詢電話150餘次、市經信局接到並辦理諮詢300餘次,中關村管委會接聽政策諮詢電話870餘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