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微課堂|親子關係面臨“宅”考驗?教育專家支招

戰疫·微課堂|親子關係面臨“宅”考驗?教育專家支招

為進一步做好防控疫情期間的社科知識普及,幫助家長們營造這段時間的親子關係,緩解“宅”家學子焦躁情緒,山東省社科聯特別開啟科普“戰疫∙微課堂”系列活動,從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出發,與您分享教育專家的建議。

2020年2月17日,首期科普“戰疫∙微課堂”,特別邀請社科普及專家——山東省教科院研究員王治芳,她所分享的話題是:疫情期間,家庭教育怎樣做?

親子關係面臨“宅”考驗?教育專家支招!

這些天,不少家有“神獸”的老母親頻頻吐槽:隨著假期延長,親子關係已經到了瀕臨崩塌的邊緣……

疫情防控關鍵期,怎樣緩解孩子的焦躁情緒?如何避免觸發家庭“內戰”?怎樣營造這段時間的親子關係?

战疫·微课堂|亲子关系面临“宅”考验?教育专家支招

疫情是災難,也是機遇。

對家庭來說,家人們可以朝夕相處、“膩”在一起了,家長能夠陪伴孩子防疫病毒、學習、生活,這段經歷會成為孩子難忘的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情緒是淡然還是焦慮,是“泰然處之”還是“憋屈無措”,都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怎樣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讓疫情幫助孩子成長,讓居家防疫成為親子教育的好時機呢?與大家分享幾點建議。

01不焦慮不暴躁,給予孩子安全和力量

疫情當下,每個人的心理都會產生些許焦慮。每日攀升的病例、隔離人數……藉助別有用心的不良炒作,引起不少人的恐慌。年齡小的孩子不能真正理解疫情的“嚴重”而頑皮難耐,家長很容易焦躁不安,難免衝孩子發火。

家長一定要理性地對待網絡信息,科學地分析其真實性,過濾清除負面信息,調整好情緒,保持平穩心態;給孩子積極的解釋,控制每日看手機的時間,

多關注孩子,多交流;陪孩子做功課、做運動、做遊戲;堅信“疫情散去,春暖花開”,孩子會因你的淡然從容而感到安全和力量。

02少抱怨少指責,給予孩子和諧的氛

日常各自忙碌的家長和孩子,相聚時間少,彼此間會相互珍惜,和諧相處。防疫期間,心情本就蒙著一層陰霾的家人,朝夕“膩”在一起,焦慮中的不良行為、逆耳言語,無意中“顯露”出來,抱怨和指責會讓孩子感到不安、不理解,甚至是失望。

家人之間應該學會傾聽和交流,好好說話、好好相處,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相互關心,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給最親近的人,讓愛滋潤家庭,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家庭的和諧與溫暖。

03多觀察多體會,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

生命危機以最極端的方式逼顯出人性的本真,疫情放大了善與惡、勇敢與懦弱、捨己為人與損人利己……世間百態盡顯。世界、國家、正義、戰士、責任、情懷等等,都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我們身邊的“故事”。

家長們請多關注孩子,與孩子一起看看繪本、聽聽新聞,幫助孩子瞭解世界,給孩子講解或與孩子一起討論正在發生的一切;感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帶給我們的堅韌、樂觀與創造力,感受世人驚歎的“中國速度”和“中國態度”;啟迪孩子思維,幫孩子分辨什麼是“善與惡”,什麼是“英雄氣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傳遞正能量。

04蹲下來靜下來,讓教育自然發生

家庭教育是一場成人達己的修行。真正有用的教育總是悄然發生,每一個看似“天生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苦心經營”的家長。

家長們要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

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視角看問題,理解他們對不能出門玩耍的困惑和抗拒,理解他們對假期一再延長的興奮或失落,理解他們對網上學習的不適;

靜下來,體會孩子的“無理取鬧”也許是因為爸爸媽媽都在身邊而幸福的撒嬌,體會孩子的“不可理喻”其實是因為爸爸媽媽很久沒有與孩子好好聊聊了。

蹲下來靜下來,和孩子做朋友,給孩子以理解、包容和接納,讓教育自然發生。有位家長在“家長空間”的分享中說:“陪孩子網上學習、手工縫製、簡筆漫畫、練習書法,做趣味遊戲……節奏雖慢,卻勝在溫馨陪伴”,這就是蹲下來靜下來的教育。

編後語:“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溫暖的港”,這場疫情,讓我們真切體會到了“家”的內涵。請記住,家裡發生的一切,都是教育。

(山東省社科聯科普部供稿)

战疫·微课堂|亲子关系面临“宅”考验?教育专家支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