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落地!創業板再融資條件“鬆綁”引發關注

新規落地!創業板再融資條件“鬆綁”引發關注

外匯天眼APP訊 : 修訂後的再融資規則終於正式落地,資本市場改革紅利繼續釋放。證監會日前正式發佈了《關於修改〈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的決定》《關於修改〈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的決定》(以下統稱為“再融資新規”)。

再融資新規在發行要求、參與人數、定價日、定價機制、發行規模、批文有效期和鎖定期等方面做出精簡和優化。對此,分析人士認為,再融資新規精簡發行要求、放寬參與者人數限制、提高發行規模上限等,有利於讓更多企業通過再融資方式拓寬資金來源,緩解流動性壓力,也讓更多投資者有機會參與企業的定增,鼓勵機構投資者進入市場,扶持創新型企業發展。

再融資制度迎三方面調整

再融資制度作為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促進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當前這一特殊時期,再融資新規的落地有助於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方式緩解疫情對於公司現金流的影響,助力上市公司抗擊疫情、恢復生產。

與之前的規則相比,此次再融資制度部分條款調整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精簡發行條件,拓寬了創業板再融資服務覆蓋面;二是優化非公開制度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三是適當延長批文有效期,再融資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方便上市公司選擇發行窗口。

為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做優做強,證監會還對《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進行了修訂,適度放寬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規模限制,並同步公佈施行。

“新老劃斷”方面,再融資新規施行後,再融資申請已經發行完畢的,適用修改之前的相關規則;在審或者已取得批文、尚未完成發行且批文仍在有效期內的,適用修改之後的新規則,上市公司履行相應的決策程序並更新申請文件或辦理會後事項後繼續推進,其中,已通過發審會審核的,不需重新提交發審會審議,已經取得核准批文、預計無法在原批文有效期內完成發行的,可以向證監會申請換髮核准批文。

星石投資有關負責人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此次再融資新規帶來的積極影響可以從宏觀經濟、資本市場、板塊和行業這三個視角解讀。從宏觀經濟視角看,放鬆再融資,有助於提升我國社會融資當中直接融資的比重,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從資本市場視角看,短期內有助於上市公司緩解因為疫情帶來的現金流緊張問題;中長期有助於構建更加健康、有活力的資本市場。從板塊和行業視角看,本次規則完善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創業板相關制度的調整和鬆綁,這與當前中國經濟轉型及產業升級的趨勢是相契合的;從過往的數據來看,科技成長股或將更明顯地受益於再融資政策的調整。

創業板企業迅速跟進

兵貴神速。再融資新規於2月14日晚間剛落地,2月16日晚間,就有元力股份、隆盛科技等多家公司發出公告,調整定增預案。其中,元力股份、隆盛科技均為創業板公司。

事實上,在本次規則修訂中,創業板公司再融資條件的“鬆綁”較為引人關注。具體而言,再融資新規取消了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兩年盈利的條件;取消了創業板公開發行證券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高於45%的條件。同時,還降低了資金使用的條件,將創業板前次募集資金基本使用完畢,且使用進度和效果與披露情況基本一致由發行條件調整為信息披露要求。

對此,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這些修訂可以拓寬創業板再融資服務的覆蓋面,推動優質企業多元化融資,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助推我國經濟轉型,實現經濟增長的新舊動能轉換。

長城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汪毅認為,創業板公司多為科技成長類公司,業績波動往往比較大,研發投入資金需求較高,流動性資金相對短缺,未來成長能力較高但難以準確預估。這樣的生產經營特點難以適用於再融資舊規定。放鬆創業板公司的盈利門檻和一些前置條件將直接提高再融資的成功率。

此外,其他具有普適性的再融資規則的修改同樣頗有亮點。如非公開發行定價日更為靈活,提高定價折扣和發行規模,將非公開發行價格由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折改為8折,縮短鎖定期,提高非公開發行參與者數量等。

資本市場改革保持定力

再融資業務伴隨政策調整和市場融資需求變化,先後歷經了高 潮迭起和規範發展的階段。2013年以來,定增由於具有發行條件相對寬鬆等優勢而受到上市公司追捧。2015年,併購重組融資力度有所加強,但市場開始出現過度融資、跨界炒作等再融資傾向。針對定增出現的不合理現象,2017年2月,證監會正式出臺相關新規,收緊定增規模,限制再融資頻率,引導再融資結構改善。2018年11月以來,監管層為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修訂放寬再融資資金用途及時間間隔等要求。

華泰證券認為,此次再融資新規從多角度進行制度優化,為再融資業務邁入良性發展軌道奠定政策基礎。國盛證券認為,“鬆綁”再融資勢必會吸引來自各路機構、產業資本等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為其提供入場機會及渠道。而在註冊制、退出機制等制度建設逐漸完善的情況下,資本市場將更加健康成熟。

事實上,本次再融資政策修訂充分體現出短期疫情衝擊不改中長期資本市場改革的節奏和決心。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2月15日在金融系統全力支持抗擊疫情和恢復生產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疫情帶來的影響是短期的,證監會堅定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方向和決心不會改變。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不能盲目進行再融資。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再融資“鬆綁”對資金面緊張、有再融資需求的上市公司非常有利。當然,上市公司是否進行再融資,取決於是否有好的募投項目,而不能盲目進行再融資,否則會損害原有股東利益。根據財務理論,只有當募投項目的回報率高於融資成本的時候,進行融資才有利於增加股東回報率ROE(淨資產收益率);如果沒有好的募投項目,再融資則會降低股東回報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