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評郝龍斌“斷三通說”:選黨主席放狠話會被拋棄否定

大陸學者評郝龍斌“斷三通說”:選黨主席放狠話會被拋棄否定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參與國民黨主席補選的前副主席郝龍斌近日在談到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時說,如果大陸若沒善意,三通沒必要繼續下去;國民黨在臺灣社會"仇中、反中"情緒下造成整體敗選等。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執行所長包承柯對中評社說,郝龍斌為了競選國民黨主席,所做的一些分析是帶著“近視”的眼光,沒有從國民黨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來看問題。如果國民黨在選敗的狀態下還不能徹底自我反省,接下來的前程是非常令人擔憂的。郝龍斌的說法都不值得推敲,如果付諸實施是會被人拋棄和否定的。

  郝龍斌說,2008年到2016年,兩岸關係有很大進展,但這段時間以後,國民黨並沒有做一些具體改善,反而讓大家把國民黨劃成"親中"勢力,在"仇中、反中"情緒之下,當然造成整體的敗選。

  對於郝龍斌的這一說法,包承柯表示,郝龍斌為了競選國民黨主席,所做的一些分析帶著“近視”的眼光,沒有從國民黨存在的深層次的問題來看問題。國民黨之所以會敗選,是國民黨內部的不團結造成的。黨內大佬都有自己的私心雜念,他們看到了去年“九合一”選舉的勝利成果,認為國民黨輕而易舉就可以贏得2020年的"大選"、成為臺灣地區的領導人,因此誰都想爭這個位置。在國民黨的初選過程中,大家心都不在一起,到投票時都沒有團結起來,最後敗選。譬如,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在他的勢力影響的選區的範圍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南投縣中國民黨兩個立法機構的候選人都當選了,但是南投縣選民中投給韓國瑜的票則少於投給蔡英文的票,很顯然,支持國民黨立法機構候選人的票沒有直接轉投給韓國瑜,是國民黨的選舉動員不夠,還是因為國民黨的團結不夠,明眼人是一目瞭然的。

  “郝龍斌談到國民黨敗選時,沒有做一個深度的分析,沒有看到國民黨內部存在的問題,而是簡單地推諉給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做出的一些成績,這是本末倒置。我相信臺灣民眾都反對分裂,兩岸的合作態勢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嚮往,郝龍斌短視的分析和評論,只是為了爭取當國民黨的主席。但如果國民黨在這樣的狀態下還不能徹底自我反省,接下來的前程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包承柯對中評社說,“九二共識”產生於1992年,為兩岸的務實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大陸對臺的交流與合作是基於“九二共識”基礎上逐漸開展的,在2008年至2016年間,兩岸達成了包括ECFA在內的23項協議,這些協議至今還在發揮著作用。大陸對臺灣合作充滿著對臺胞的善意,這些對臺的善意政策並非從“三通”開始,而是在“三通”之前就出臺了大量的惠臺政策,鼓勵臺商到大陸投資,讓他們充分享受祖國大陸發展帶來的機遇,很多臺商在大陸賺了錢,他們賺的錢又匯回臺灣。現在在臺灣做得很大的一些廠商,有很多都是在中國大陸市場中獲得成功發展後,又帶動了臺灣經濟發展。“三通”是兩岸交流過程當中的一個環節,是為了適應兩岸交流需求而推出的一個政策,是臺灣民眾在2008年看到大陸正在迅速發展、迅速崛起的過程中,所做出的增加兩岸之間交流的積極姿態。

  “2008年到2016年,兩岸的交流非常活躍,在經濟、文化、政治等各方面都出現了非常繁榮的良好景象。今天如果把這樣良好的景象作為政策反省內容的話,只能說郝龍斌對形勢的判斷、對兩岸交流過程的看法有些本末倒置。所以他需要有一個深度的理解和認識,而不是十分表面地去看待這些問題;他應該看到,大陸對臺灣的善意始終存在,過去有,現在還是有。我不認為中斷‘三通’會中斷兩岸人民之間的聯繫,國民黨的支持度就會上升,就有機會贏得選舉。斷了“三桶”只會增加兩岸交流的困難,也會增加臺灣經濟發展的困難。可以說,現在更應該是推出兩岸在經濟、文化、社會各個層面上的交流的政策,而不是要關閉‘三通’。”

    包承柯認為,國民黨需要反省的是,他們如何在兩岸發展的過程當中,走到時代的前面,引領檯灣民眾,推進兩岸的交流與合作。兩岸和平發展是有助於臺灣經濟發展。今天大陸的崛起勢不可擋,而且在崛起的過程當中可以看得到,在未來20年、30年中,這樣的步伐不會停止,兩岸經濟實力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在中國大陸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臺灣如果能夠獲得中國大陸的很多善意,對臺灣經濟是有好處的。

  “只是為了迎合民進黨一時的選舉勝利就要改變國民黨的兩岸交流政策,是本末倒置、非常‘近視’的一種認識。如果有這樣的領導人帶領國民黨,國民黨不可能走出現在的政治困境,可能還會把國民黨的老底子都給丟光了!”

  包承柯對中評社表示,兩岸的出路是兩岸的和平統一,兩岸是一國,國家沒有分裂,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兩岸走向和平、繁榮、發展,一定是兩岸和平統一的一個前景,但是如何統一、如何發展,確實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今天的“九二共識”是一個過渡性的認識,但是這一過渡性的認識是基於“兩岸是一國”,未來兩岸應該是在國家和平統一的方向上找出“一國兩制”和平發展的方案,這才是兩岸應該努力的方向。民進黨至今沒有放棄“臺獨”的立場,一些個別領導人和一些“臺獨”分子還在叫囂要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這樣的前景是沒有市場的,是不可能得逞的。國民黨如果能在基本政策上保持應有的政治定力,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如果一味迎合民進黨的“臺獨”分裂的主張,國民黨的存在價值就存問題了。 “ 兩岸和平統一是必然的趨勢,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一定也是,兩岸人民的共同追求不可能會離開‘兩岸同屬一箇中國’的基本認識。所謂的共識只能是兩岸基於歷史和政治現狀,以及對未來和平統一的前景展望形成的。‘九二共識’是為了解決兩岸和平交流形成的一個共識,並沒有就最後如何解決兩岸和平統一提出方案,但是這一共識反映了一個基本事實就是‘兩岸同屬一國’。”

  包承柯說,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方向是和平統一,而不是兩岸走向分裂。任何人都無法改變兩岸和平發展的勢頭,要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企圖都是歷史倒退,都是不可能得逞的,都是違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規律的。國民黨應該站在時代的前面,才能真正組織起有戰鬥力的政黨,才能凝聚臺灣民眾的共識。如果僅僅因為一次兩次的選舉,而改變自己的基本的立場,愧對國民黨當初的創黨者,包括孫中山先生。國民黨千萬不要把自己眼前的利益放大成國民黨的終極追求,而應該有一箇中國情懷。

  包承柯說,擔任國民黨主席的政治人物,有責任去面對中國現代政治發展的這部歷史,走出一個和平統一的新道路來,而不是因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而放棄國民黨的長期目標,為了當選黨的主席不惜切斷兩岸“三通”,通過放出狠話來贏得支持。郝龍斌這些做法、說法太急功近利了,不值得推敲,是會被人拋棄和否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