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憂啟聖 多難興邦

——論全力打贏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

春天的腳步近了,送瘟神的日子不遠了。歷經這場風雨後的春天,將更加生機勃勃。當後人回望歷史上的今天,必將為這場誓死保衛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阻擊戰而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張雲泓

2020年,將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跨入新年,一場罕見的兇猛疫情向我們撲來,人們剛來到年關就撞上了難關。

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從武漢暴發,到全國31個省 (區、市 )、港澳臺地區,從亞洲的各地區蔓延,歐洲出現病例,美洲、大洋洲也發現病例,短短一個月時間,就出現近2萬的確診病例、360多人的死亡人數,這場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引起世界人民的高度關注。全國疫情態勢圖上那片逐漸變深的紅褐色,令億萬人民揪心……

殷忧启圣 多难兴邦

全國確診病例疫情圖(圖源:百度大數據)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與疫情抗爭、與病毒賽跑,堅決打贏阻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特殊人民戰爭,成為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當下的共同目標、共同行動和共同意志。

“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工作。”——習近平

這場特殊的人民戰爭由最高統帥發令。

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召開會議、多次聽取彙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黨中央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大年初一,非同尋常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抗疫工作。“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話語,發出了疫情防控總動員令。

令出必行!中國進入全面戰“疫”時刻。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形勢嚴峻的大考,這是一次全黨全軍全民動員的“一級響應”。國之有難、匹夫有責,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人人奮起抗擊疫情!從省到村“五級書記”抓防控,周密制定方案、緊急調配力量、層層傳導壓力,把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一杆子插到基層、落到一線。

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災大難時,中國的制度自信、制度優勢又一次得以彰顯。

一幅壯闊的人民戰爭大幕徐徐拉開……

“要儘快充實醫療救治隊伍力量,把地方和軍隊醫療資源統籌起來,合理使用,形成合力。”——習近平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與病毒抗爭、為生命接力,醫療資源集結號嘹亮吹響。

除夕之夜,當人們正在收看央視春晚時,載著陸海空三軍醫療隊的大型軍用飛機分別從上海、重慶、陝西騰空而起,飛赴武漢。

殷忧启圣 多难兴邦

海陸空三軍醫療部隊,除夕夜奔赴武漢!(圖源:空軍發佈)

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緊急組建,短時間調配精幹醫護人員趕赴武漢。北京、上海、陝西、四川、重慶、貴州等全國53醫療隊6千多名醫護“逆行者”晝夜兼程,馳援湖北。

“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在萬家團圓的新春佳節,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有的來不及吃年夜飯、有的把小孩託付給父母、有的推遲婚期、有的不顧親友勸阻,主動請纓、義無反顧,踏上戰“疫”征程。

疫情猛於虎,偏向疫區行。一份份摁著鮮紅手印的請戰書,一個個送別時充滿牽掛難以分舍的場面,一聲聲祝福溫暖的話語,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誓言……“只有大家安全,我們小家才會安全。為了更多人的回家,這次我選擇暫時離家。”馳援武漢的列車上,上海護師胡娜娜這句感人的話,道出了醫者仁心。

殷忧启圣 多难兴邦

貴州省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紛紛寫下“請戰書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這樣的精神令人動容、肅然起敬!

“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習近平

疫情兇猛!

惟有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方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最要緊的是尋找到狡猾的敵人、研製出克敵制勝的武器。

人命關天、十萬火急。李克強總理親自召集專家會議部署,科技部、中科院、中國工程院集中科研力量攻關。鍾南山,這位17年前抗擊“非典”的功臣,以84歲高齡重披戰甲,始終戰鬥在抗疫和研發一線;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帶領團隊第一時間趕赴武漢,一邊救治一邊科研攻關……許多像鍾南山、李蘭娟這樣的院士、專家默默無聞、夜以繼日、分秒必爭地奮戰在研發崗位。疫情發生一週後,我國從病人樣本中分離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找到了病原體,為研發病毒“剋星”找準了路徑。

殷忧启圣 多难兴邦

1月18日傍晚,84歲的鐘南山從廣州出發趕往武漢(圖源:廣州日報)

打好疫情蔓延擴散阻擊戰,更是應急的急中之急!

疫情從“九省通衢”之地、千萬人口之城暴發,防控難度本已極大,偏又遇上“幾十億人次大流動”的春運,災難指數瞬間翻倍。疫情異常嚴峻、形勢錯綜複雜,這絕不僅僅是武漢一城的“戰爭”,而是全國的“戰爭”。如何精準施策、有效防控,考驗著國人的智慧,考驗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武漢,大年三十前夜,實施管制交通,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進入“戰時狀態”,紮起了防範疫情蔓延的第一道“籬笆”。

各省紛紛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中西醫結合、重症病例“一人一案”……一系列最大限度減少死亡病例的方案出臺;

盯緊疫源地來往人員、公佈定點接診醫院、指定專門接待賓館……一條條隔離發熱病人的“硬核”措施同步落地;

暫停省際客運、暫停春節活動、暫停舉辦酒席、暫停趕集聚會、暫時關閉旅遊景區……一個個防範疫情輸入和擴散的“暫停鏈”相繼按下;

交通關口一律檢疫篩查,在公共場所一律佩戴口罩,報紙、電視、廣播、新媒體一律多版面、長時段、高頻率宣傳,搶建“小湯山”式醫院、緊急調運醫用物資、穩定市場物價、保障水電供給、延長春節假期……一道道精準到位的指令迅速下達。

整個中國,步調一致、行動有力,陣腳不亂、緊張有序,阻擊疫情的層層“籬笆”越扎越緊。

“廣大黨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紮實工作,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習近平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每一場艱鉅的戰鬥,都會湧現一批批英雄。

在戰“疫”一線,始終有一群衝鋒在最前線的戰士。他們是前方的醫生、護士,是後方的建設者、支援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

殷忧启圣 多难兴邦

10天建成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圖源:上觀新聞)

在武漢,在收治感染患者最早最多的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雖然身患漸凍症、腿腳行走不便、愛人不幸被感染,但一直堅守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一個多月沒下火線。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施工晝夜不停,鮮紅的黨旗在工地上迎風飄揚。

在貴州,各級黨組織抓實抓牢“查、防、控、治、保、導”六位一體防控體系,聯防聯控縱到底、橫到邊、下手早,為貴州戰“疫”贏得了主動,守住了全國疫情態勢圖上被深紅包圍著的那一抹淺紅。

在全國,抗擊疫情的各條戰線上,哪裡最危險、哪裡最緊張、哪裡最艱鉅,哪裡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一支支遞交請戰書的黨員醫療隊奔赴重災疫區,一隊隊佩帶“紅袖標”的黨員流動巡防隊守護著社區、村寨的安全,一輛輛黨員志願者組成的義務送醫車奔馳在各大醫院間。

……

廣大共產黨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試金石和磨刀石,用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要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習近平

“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必須廣泛動員和組織群眾,形成人民戰爭的強大聲勢。

有一種共識,叫同舟共濟。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在嚴峻的疫情面前,一起並肩戰鬥的不只是武漢、湖北人民,而是全國人民。人人責無旁貸、人人盡心出力,成為抗擊疫情的全民意志。這種意志,使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又一次得以彰顯,使民族凝聚力、民族向心力又一次得到增強。嚴峻的考驗,可以激發鬥志,凝聚人心,形成強大的戰鬥力;巨大的壓力,能夠磨鍊意志,砥礪精神,爆發出驚人的抗壓力。

殷忧启圣 多难兴邦

1月27日,貴州從全省各地抽調137名醫務人員組成“貴州省第一批援助武漢醫療隊”,援助湖北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有一種大愛,叫守望相助。心相連,情相擁,愛相通。當武漢市民知道自己有可能成為病毒傳染源、傳播者時,他們停下外出的腳步,把自己封閉在一座城裡。隔離了城市,隔離不了愛,中國的目光聚焦到武漢,一個個關切的電話打向武漢、一筆筆捐款匯向武漢、一批批物資緊急運向武漢……“武漢加油!”“湖北挺住!”成了網上熱搜。隨著疫情蔓延到各個省份,人們理解了特殊時期政府採取的非常措施,不扎堆不聚會不串門、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慌,選擇了“宅在家”不添亂。電話問候、微信拜年成為這個春節最火的方式。對於離開了家而又暫時回不去的湖北旅客,各地設立了定點接待賓館,提供周到細心的服務。“感動,感謝,感恩!”,從日本回國滯留貴陽的湖北籍曾女士和女兒,在貴陽深深感受到“貴州溫度”,感受到了“山美水美人更美”的“貴州魅力”,並表示“春暖花開時,還要來貴州!”

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全國地不分東西、人無分男女,全民動員、緊急行動,共同加入了抗擊疫情的戰鬥;從人口稠密的大都市到人煙稀少的小村寨,從高原到平原到海島,到處都在構築阻擊疫情的堅固堤壩;從醫護人員、公安幹警到普通記者、超市員工、車間工人、機關幹部,從志願者、清潔工到運貨司機、快遞小哥……大家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為抗擊疫情傾力奉獻。

殷忧启圣 多难兴邦

你的心、我的心,融成萬眾一心;你的力、我的力,匯聚千鈞之力。

2020年的春節,中國人民攜手鑄就了抗擊疫情的英雄群像,偉大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又一次淬鍊和昇華。

“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把落實工作抓實抓細。”——習近平

殷忧启圣 多难兴邦

2月3日上午,國新辦舉行發佈會,介紹疫情防控重點醫療和生活物資保障情況。

病毒還在肆虐,與死神的爭奪戰、與病毒的阻擊戰還在緊張激烈地進行著。

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及致病機理還在探究之中,防治疫苗、治療藥物也還在研發之中。輸入式、接觸式等各種可知或不可知的感染方式還未完全明瞭和排除。疫情集中爆發期與春運返程高峰交織,形勢不容樂觀。

這是一場看不見硝煙、摸不著敵人的戰爭,一秒鐘的鬆懈、一秒鐘的僥倖,都可能讓病毒趁虛而入。我們不能有任何僥倖心理和懈怠思想,要把問題想得複雜一些,作最壞的打算,作最充分的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要把防控措施想得更細更周全,把工作做得更精更到位,時刻保持“戰時狀態”,最大限度發動群眾,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嚴防嚴控,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持續織密疫情防控網絡,決不讓疫情繼續蔓延。

戰以勇為主,以氣為決。每個人都勇毅前行、奮力而戰,就能為全國打贏疫情阻擊戰擔一責、盡一份力。

“我們的血液中流淌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基因,這是我們攻堅克難、走向復興的底蘊和自信。”——習近平

偉大導師馬克思指出:“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庚續、生生不息,歷經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大災大難。每一次災難,給予我們民族的不是屈服而是抗爭,不是毀滅而是生機,使我們不斷從衰弱走向強盛、從苦難走向輝煌。如今,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實現,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目標。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依靠人民戰爭,我們經受住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抗擊血吸蟲病和本世紀初抗擊“非典”兩次“衛生大考”。我們堅信,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強大雄厚的綜合國力,有突飛猛進的醫療技術,有人民戰爭的強大威力,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用抗疫戰爭的偉大勝利為全面小康社會築牢全民健康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