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情歌”瞭解《詩經》的抒情方式

溝通與交流是人與人之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有了溝通和交流便會有情感的寄託。表達情思,抒發情感即為抒情。它以形式化的話語組織,象徵性地表現個人的內心情感,是一種特殊的文學反映方式,也是情感釋放與情感構造、審美創造的辯證統一。


讀“情歌”瞭解《詩經》的抒情方式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它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時期就有相關文獻記載。


讀“情歌”瞭解《詩經》的抒情方式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的主題是抒情詩,著重描寫詩人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感受、體驗、思想、感情,它透過詩人的內心世界展示時代的精神和社會風貌。《詩經》中的情歌是中國最早的抒情詩,其中塑造最多的人物形象還是抒情主人公自己。他們從具體的生活實際出發,把詩歌作為自己表達思想情感的工具,不僅運用了大量的比興手法,還在情歌裡運用了古樸無華的抒情方式。《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創作時代跨越了500年,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司馬遷曾記載:“《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在內容上《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在藝術手法上可分為:賦——直陳其事,包括記敘和描寫;比——以喻,打比方;興——用別的事物詠歎、烘托所詠之情之事。


讀“情歌”瞭解《詩經》的抒情方式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就整體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詩經》的價值重大,影響深遠。它不僅包含了歷史與民俗價值,還有禮樂文化及其他價值。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詩歌的優良傳統,中國詩歌藝術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從《詩經》開始,抒情詩成為詩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讀“情歌”瞭解《詩經》的抒情方式

《詩經》是以抒情詩為主流。除《大雅》中的史詩和《小雅》、《國風》中的個別篇章外,《詩經》中幾乎完全是抒情詩。並且,從詩歌藝術的成熟程度來看,抒情詩所達到的水準,也明顯高於敘事詩。而與《詩經》大體屬於同時代的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卻完全是敘事詩。正如荷馬史詩奠定了西方文學以敘事傳統為主的發展方向,《詩經》也奠定了中國文學以抒情傳統為主的發展方向,它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詩人,我國詩歌藝術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最美不過《詩經》,多少情深意切,棒打鴛鴦,幾多怨恨,幾多情深。清代崔述:“讀《七月》,如入桃源之中,衣冠樸古,天真爛漫,熙熙乎太古也”。《詩經》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所表現出的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度,直接影響了後世詩人的創作。其比興在藝術表現手法上為後代作家提供了學習的典範。觸物動情,借景抒情等抒情方式運用形象思維的比興,塑造鮮明的藝術形象,構成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對我國詩歌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