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運-20運輸機小,同去武漢執行任務,運-9不只是運輸這麼簡單


2020年2月的軍事新聞,最大的網紅當然是空軍最新的運-20戰略運輸機。在2月13日和2月17日兩次重大非軍事運輸任務中,我國空軍先後派出了6架和4架運-20戰略運輸機,從全國多地往武漢運送醫務工作者和醫療物資,這是運-20運輸機第一次執行非軍事運輸任務。除了運-20外,還有一些空軍的伊爾-76運輸機和運-9運輸機。在運-20戰略運輸機的主角光環下,這兩款運輸機黯然失色。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些運-9運輸機的圖片。

首圖是中國空軍服役多年的運-8中型運輸機,運-8是航空工業陝飛的產品,這是在蘇制安-12中型運輸機基礎上研製生產的機型,這也是我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中型運輸機。所謂中型運輸機指最大運輸重量約20噸的機型,例如大名鼎鼎的C-130運輸機。運-8運輸機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量產,由於基礎工業的原因,飛機的可靠性一直沒有達到最佳狀態,在2000年前,量產的數量並不多。另外由於發動機和機翼設計的原因,載重量也一般。

運-8飛機使用的發動機是早期的渦槳-6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單臺最大功率:4250馬力。以現在的標準,這是一款性能相當落後的發動機。


進入21世紀後,由於我國航空工業技術水平的提升,航空工業陝飛生產了大量的運-8特種作戰改進型,特別是當時最新的空警200預警機的服役。航空工業陝飛的整體技術水平在短短几年內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隨後為了提升運-8飛機的性能,航空工業陝飛開始研製生產一種全新的中型運輸機。這就是後來的運-9運輸機。

運-9運輸機從外觀上看,最大的特點是使用了當時最新的渦槳-6C (FWJ-6C) 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單臺最大功率約3805 kw,相比於傳統的渦槳-6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算上4臺發動機,其整機的推力提升較大,另外換裝了新一代6葉螺旋槳其綜合性能又提高不少。

運-9運輸機的機體出於成本的原因,依然使用大量傳統材料,這一點相比運-8運輸機變化不大,區別主要是加強了機體的結構,強化的起落架強度,保證這一機載最大載重量達到20噸,而之前的運-8運輸機僅有15噸左右。我軍最新的運-20運輸機最大運輸能力達到65噸,相比之下,運-9運輸機就是小弟弟。


作為新一代運輸機,運-9運輸機還換裝了國產新型航電系統,其整體信息化水平相比於傳統運-8飛機提升明顯。

圖片為運-9運輸機的垂尾,可以看到整體做工要好於之前的運-8運輸機,作為一款最大起飛重量約65噸的中型運輸機,運-9運輸機重新設計了貨艙,其綜合性能已經接近美國製造的C-130J-30中型運輸機,當然在一些關鍵指標上,由於先天設計的原因,運-9運輸機還有一些小小的差距。

運-9運輸機近幾年裝備的數量非常可觀,更為可喜的是,以運-9運輸機為平臺研製生產的特種作戰飛機已經系列化,例如圖片中空警200預警機的改進型號,就是使用運-9運輸機為平臺研製生產的,另外還有一些反潛機,電子戰飛機,通訊飛機等,都是以運-9運輸機為平臺研製生產的。


運-9運輸機的改進型號中最醒目的是國產最新的空警500中型運輸機,憑藉雷達的性能優勢,已經成為世界著名軍用預警機。可以看到運-9運輸機雖然沒有運-20運輸機大,但是由於數量龐大,改型眾多,已經成為我軍又一王牌機型。也是國產軍用飛機目前系列化最豐富的機型。這些『變臉』已經成為人民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戰力倍增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