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替代伊爾-76而生,4架運-20運輸機再次完成任務,主角實至名歸


運-20戰略運輸機是我國航空工業研製生產最新的大型運輸機,也是我軍第一款戰略運輸機,作為一款最大起飛重量220噸的大飛機,運-20從首飛之日起,就成為中國軍迷關注的焦點。在2月13日,中國空軍6架運-20首次執行大規模非戰爭運輸行動後,2月17日,中國空軍多支部隊4架運-20戰略運輸機再次從多地出發,齊聚武漢天河機場,執行武漢疫區緊急運輸任務。

眾所周知,作為疫情重要發生地的武漢,由於疫情範圍廣,涉及人數多。全國各地數萬名醫務工作者,響應號召從四面八方趕至武漢和湖北一些重要地區。為了加強當地醫務力量,2月13日,我軍從多個基地和相關院校調集1400餘名解放軍醫務工作者及數十噸物資,在空軍11架軍用運輸機的保障下到達武漢。當天這一新聞成為多個媒體的頭條,此前有網友質疑運-20服役多年為何未投入行動,是不是運-20運輸機的質量問題?此次行動粉碎質疑。

據媒體消息,本次我軍又從多地載運1200餘名醫務工作者和數十噸物資,相信這一行動將對後期的防疫抗疫形勢形成深遠的影響。


據熱心網友統計,截止2月17日,解放軍一共出動4次大規模戰略運輸任務:除夕夜3架伊爾-76運輸機。2月2日,8架伊爾-76運輸機。2月13日,11架運輸機,包括伊爾-76,運-20,運-9運輸機。本次一共4架運-20運輸機,1架伊爾-76運輸機,3架運-9運輸機,可以看到從最初使用進口的伊爾-76運輸機,到後來兩次以國產運-20戰略運輸機和運-9運輸機為主,這說明國產裝備經過幾年的磨練後,已經成為主角。圖片為人民空軍的伊爾-76戰略運輸機。

說到運-20運輸機,由於該型飛機多次參加珠海航展和空軍航空開放活動,所以大家對於這款運輸機並不陌生。運-20飛機憑藉流暢的外形,較好的機動性,寬大的機身,也成為很多軍迷熱捧的國產裝備。很多媒體親切稱運-20運輸機為胖妞。在大家傳統印象裡,衡量一國空軍的實力,很多人關心的是有多少戰鬥機或者預警機加油機,其實戰略運輸機對於一個國家空中力量的水平也有著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美國空軍作為世界最強大的空中力量,目前擁有70多架C-5銀河巨型運輸機,223架C-17戰略運輸機,另外還有300多架C-130中型運輸機和數百架多個型號的運輸機......其整體運輸能力超乎想象。而我國早年的運輸機只有少量的運-8運輸機,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與鄰國關係好轉,我國引進了少量的伊爾-76戰略運輸機,我國空軍終於有了接近C-17運輸機的機型,也第一次品嚐到大型運輸機的好處。


進入21世紀後,由於上世紀90年代引進的伊爾-76運輸機老化明顯,後續引進並不順利,這一問題大大制約了我軍戰略運輸能力的提高。在這一特殊情況下,航空工業和空軍開始正式研製運-20戰略運輸機,研製這一運輸機首要目標就是彌補伊爾-76戰略運輸機數量的不足,其次就是逐步替代進口的伊爾-76戰略運輸機。

為了提高運-20戰略運輸機研製進度,我國選用了俄製D-30渦扇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性能雖然不是世界先進水平,但是重在可靠,可以大規模引進。所以運-20戰略運輸機原型機和早期量產型使用的就是這款發動機。經過多年的使用,事實證明這一步走對了。另外在機體的細節設計上,運-20戰略運輸機,大量借鑑一些成熟的設計風格。例如機體很多地方與C-17,伊爾-76主A400M運輸機外觀上非常相似。

最終經過多年的細節設計後,航空工業開始試製這一運輸機,並且於2013在某機場成功首飛運-20運輸機的原型機。運-20後續幾架原型機的試飛相當順利,這得益於我國航空工業和空軍在試飛殲-10戰機時,逐步掌握了一套成熟的試飛流程。運-20運輸機量產型的交付也很快,據資料介紹運-20運輸機的量產型於2017年正式服役 。近幾年,在一些重大軍事活動上,已經多出現運-20戰略運輸機的身影。例如國慶閱兵,朱日河閱兵。


為了早日戰爭病毒,我軍多個運-20運輸機機組沒有讓人失望。民用機場的環境與軍用機場完全不一樣,在飛機的起降時,裝載和卸載時,貨物與人員混裝時,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將一新型運輸機用於這樣重大非戰爭運輸行動,空軍和地方的機場需要做很多相關的溝通和配合。

慶幸的是,人民空軍4個批次數十架次運輸機沒有讓人失望,特別是後來的運-20運輸機從多個機場起飛,在極短的時間紛紛降落到武漢機場,彰顯了人民空軍的實力。相信在武漢這樣特殊的環境下,人民空軍的運-20戰略運輸機還會參加多次行動。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相信日後在一些非戰爭或者戰爭的場合,完全替代伊爾-76運輸機,運-20戰略運輸機成為人民空軍戰略運輸力量的主角,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