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發展史——寧德時代的崛起

去年下半年以及今年年初,市場上最火的題材一定非新能源車莫屬了,在11月1日至今的短短70天裡,寧德時代的股價70元上漲至150元,上漲幅度達到了115.2%。如此漲幅可謂聚齊了天時、地利、人和。天時為歐洲加強碳排放管制;我國超預期的新能源車未來規劃;特斯拉中國超預期建廠;寧德時代供貨特斯拉。地利為我國有著完整的動力電池產業鏈,使得寧德時代有著價廉優質的供應商。人和為新能源車的未來發展預期被大家所接受,大家願意在該行業上押注籌碼。

動力電池發展史——寧德時代的崛起

圖 1 寧德時代股價走勢 數據來源:WIND;先鋒基金數據庫

寧德時代全稱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成立時間為2011年12月16日,註冊地點為福建寧德市。在短短的8年時間裡,這家企業從0成長為了一家市值近3500億人民幣的國際電池巨頭。該公司主要的經營範圍為電芯、模組與電池包、電池管理系統以及循環梯次利用。

寧德時代創始人為曾敏群,曾敏群於1999年在香港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任職。ATL主要研究方向是尺寸靈活的軟包電池。在解決了手機電池容易充電鼓氣的問題後,ATL成功的打入了主流手機廠商的供應鏈。2007年ATL便察覺到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商機,但是由於全外資子公司無法參與國內動力電池市場,於是2011年曾敏群將ATL的動力部門剝離出來,成立了中資子公司寧德時代(CATL),這便是寧德時代的來歷。

新能源車並不是新產物,實際上回溯歷史,新能源車的發展可以回溯1881年。早在1881年,法國工程師就已經Gustave Trouve就已經制造出了第一以鉛酸蓄電池驅動的汽車。可以說實際上這才是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因為戴勒姆發明內燃機驅動的汽車是4年之後才發明的。在汽車發展初期,電動車由於安靜無異味,一度成為上流貴族首選的出行方式,但是隨著內燃機的迅速發展,電動車由於其較低的續航和不便的充電方式退出了汽車市場的舞臺(至今這兩點仍然制約著電動車的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積累,直到2008年,經歷了百年的蟄伏後,電動車再一次迎來了它的春天。在這一年裡,特斯拉交付了第一輛純電動跑車——Roadster,打開了電動車市場的大門,而為這些電動車供能的真是今天的主角——鋰電池。

動力電池發展史——寧德時代的崛起

在電動車市場的大門被打開之後,出現了許多了動力電池發展路線,其中最被看好的兩條路線分別為以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的動力電池,以及以三元材料(鎳鈷錳)為正極的動力電池。這兩條技術路線各有特點,優缺點都相當明顯。三元電池的優點為能量密度大,缺點是價格高、不穩定;磷酸鐵鋰與之相反,磷酸鐵鋰電池的優點是穩定、價格便宜,但缺點很明顯,能量密度低於三元電池。

在特斯拉敲開電動車大門時,我國也有一家優秀的汽車廠商製造電動車相關的產品。這家廠商就是比亞迪,08年底比亞迪在這一年也推出了全球首款混合動力轎車,續航里程數為100KM。比亞迪在電池技術路線在選擇了磷酸鐵鋰電池,並且在我國動力電池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甚至吸引了巴菲特的眼光。與之相反的是,2011年創立的寧德時代選擇的技術路線是三元鋰電池。在發展初期寧德時代和寶馬的深度合作,使得其技術突飛猛進。雖然三元鋰電池不佔據成本優勢,但是當2015年我國決定推動我國動力電池發展之後,這不大不小的差價似乎變得也不是什麼大問題。藉此機會,寧德時代的市佔率也節節攀升,2019年2月份三元電池的市佔率甚至達到了90%。寧德時代也成為我國動力電池市場的老大哥,市佔率達到了近60%。不僅如此,寧德時代甚至走向了國際市場,並且在國際市場中與東亞電池三巨頭(松下、LG CHEM、三星SDI)競爭,並且藉助著中國龐大的新能源車市場,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動力電池供應廠商。

現在的強勢發展不意味著以後可以高枕無憂。隨著歐洲開始重視動力電池市場,特斯拉開始自建電池廠,相信隨著電動車市場做大,寧德時代在市場上會受到更多的挑戰,這些挑戰可以來自像LG CHEM、松下、三星SDI這樣的老牌電池廠,也可能來自像歐洲的Northvolt、特斯拉以及尚未孵化的新興挑戰者。同時技術的快速變革也為未來的動力電池市場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

與寶馬的強強聯合,以及我國強力的補貼造就了寧德時代。寧德時代的未來會走向何方,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涉及數據及相關信息均整理自Wind資訊等市場公開信息。

本文的觀點、分析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先鋒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立場,也不構成對閱讀者的投資建議。本公司或本公司相關機構、僱員或代理人不對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內容的行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轉載時請註明來源,不得對本專欄內容或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