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五星要分期給,釘釘真是最大的輸家嗎

受到疫情的影響,近期在線辦公無疑成為這段時間裡許多企業運轉的必備工具,其中的翹楚釘釘更是被捧上了熱門。但原本以為寒假延長的學生和老師,紛紛被“安排”上每天打卡、簽到、上課、佈置作業之後,因此所帶來的怨氣轉頭就被髮洩到了釘釘在各大軟件商店中的評價中。

打五星要分期給,釘釘真是最大的輸家嗎

於是乎我們眼看著釘釘的在App Store等軟件商店中的評分,如同坐滑梯一般的往下掉。甚至在評論區中還出現了例如,“這麼好的軟件,必須一星好評”、“五星好評,但分期先給一星”,“很愛這個軟件,讓我在老家沒筆沒本沒書的情況下讓我們學習,給我們佈置作業,讓我真的很開心。開發者真是幹(喪)得(心)漂(病)亮(狂)”,這樣令官方哭笑不得的評價。

打五星要分期給,釘釘真是最大的輸家嗎

因為短時間內暴增的一星評分,使得釘釘的評分星級也從原來的“F”形變成了“C”形,總體評分更是一路走低,最低甚至達到1.3分。與此同時,在社交平臺以及各種年輕人聚集的社群中,越來越多調侃釘釘的鬼畜作品蜂擁而至,例如在B站上的鬼畜作品《午 夜 兇 釘》和《你 釘 起 來 真 好 聽》等,更是在短時間內播放量就突破了百萬。

上週五在面對不斷跌破記錄的軟件商店評分,釘釘方面也終於忍不住在微博上【跪了】,並配圖表示“相識是一場緣”,“不愛請別傷害”,“我還是個5歲的孩子,求求手下留情”,“給我在阿里粑粑家六點面子吧”,“我知道,你們只是不愛上課,但別傷害我,拜託拜託”。而評論區也更是一眾阿里旗下相關業務的官微,紛紛前來幫釘釘求情,請求大家夥兒幫忙釘釘公正上分,甚至“卑微”的表示“三星也行”。

打五星要分期給,釘釘真是最大的輸家嗎

不知道是不是釘釘在微博上的哭訴起到了效果,看到了評分“觸底反彈”的希望,在這個週末加班加點準備了一份《釘釘本釘,在線求饒》,併成功趕在週日晚間投放至B站和微博,其中更是再度強調“少俠饒命,手下留星”的核心主旨。全文貫穿了“混口飯吃,扛不住一星”的中心思想,順便還試圖為自家吉祥物“釘三多”正名(是燕子,不是蝙蝠)。

打五星要分期給,釘釘真是最大的輸家嗎

讓釘釘員工週末加班加到脫髮(自述)的,自然是這段時間大量的一星評分所帶來的壓力,而這些暴漲的一星差評背後,卻往往是不太理智的海量新增用戶。這些新用戶在這一特殊時期因為各種原因“被迫”使用釘釘的情況下,就只能用差評宣洩自己在家上班/上課的不滿,但當疫情過去之後他們卻未必會轉化成長期用戶。與此同時,坊間卻一度有傳聞稱一星差評過多會導致釘釘面臨被軟件商店下架的危機,這無疑也使得其處於一種極度吃力不討好的尷尬境地。

打五星要分期給,釘釘真是最大的輸家嗎

但是在這一事件中,釘釘真的會成為最大的“輸家”嗎?

熟悉互聯網行業的朋友,在看到不斷拿飯局開涮九旬老翁的“史上最強90後”孫宇晨(主要是臉皮方面),終於讓巴菲特老爺子吃上飯之後,也難免會想起那句名言——“壞名聲也比沒名聲要強”。而釘釘在過去的五年時間裡所遇到的最大的難題,從某種程度上說,顯然與“沒名聲”也有著一定的關係。

早在2014年12月1日釘釘1.0版本問世,隨後花了3年時間,才實現了第一個1億用戶的“小目標”。直到2019年8月27日的釘釘未來組織大會上,CEO無招才宣佈釘釘的用戶量突破2億,企業組織數突破1000萬。但這個數據卻處於一種比較微妙的地位,畢竟到底是應該與辦公軟件相提並論,還是與社交軟件同臺競技都是個問題,如果與辦公軟件相比,釘釘的用戶量無疑極為可觀,但如果是與頭部的社交App比較,這些數據顯然不是阿里系產品應有的水平。

打五星要分期給,釘釘真是最大的輸家嗎

更為重要的是,由於釘釘的活躍環境此前一直被定位在職場,其最主要的用戶群其實是在企業辦公過程中使用,但事實上在行業中B端用戶的數量顯然是要低於C端的,因此對於數量更加龐大的普通用戶來說,他們對釘釘並沒有那麼熟悉。正因如此,在釘釘此前宣佈用戶量突破2億時就有聲音認為,釘釘以目前這一模式來看,發展空間或已經接近天花板。

打五星要分期給,釘釘真是最大的輸家嗎

與此同時,在2020年初,釘釘方面也曾在新品發佈會暨生態大會的海報中透露,釘釘五週年的flag就是“幹掉自己”、“打破圈層”,乃至“改名換姓”。但如何完成這些flag本是開年後才會揭秘,但已有不少業內人士猜測,釘釘以往的成績是打破了20年來即時通訊軟件的形態,首次將溝通與協同放到同一個“場”裡,而此次釘釘意圖“幹掉自己”,則很有可能將繼續發揮溝通協同場的優勢,突破圈層進入個人社交領域。

打五星要分期給,釘釘真是最大的輸家嗎

但要想進入個人社交領域,釘釘必然就會遇上在C端“沒名氣”的難題。然而這次疫情的爆發,卻成功讓釘釘迅速走進公眾的視野,因此對其來說可謂是難得一遇的時機。在目前協同辦公軟件基本都會遇上不想上班用戶報復性差評的情況下,此時釘釘卻儘可能的將危機轉化為轉機,並未“放棄治療”式的忽視用戶呼聲,而是通過頻繁的互動和相關內容產出營造話題,以改變在用戶心目中原本的印象,無疑也為未來轉向個人社交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打五星要分期給,釘釘真是最大的輸家嗎


事實上,給差評的用戶也好,給一星的學生也罷,雖然現階段這部分用戶對釘釘有著各種各樣的不滿,但不管怎麼說,他們顯然都記住了這個名字。因此當日後需要使用這類服務時,恐怕第一個想到的,還會是這個令人難忘的釘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