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情人節,“玫瑰”綻放在隔離病房

這個情人節,“玫瑰”綻放在隔離病房


2月14日,一個和玫瑰有關的日子。也許,搖曳在街頭巷尾的玫瑰芬芳有點淡。但更多的“鏗鏘玫瑰”綻放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這個情人節,“玫瑰”綻放在隔離病房


快要退休了,又重新穿上白大褂


“我也沒想到,快要退休了,還有機會重新穿上白大褂。”韓敏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兒內科醫生,2008年調到上海民盟嘉定區委會擔任專職幹部之前,她在醫院工作了近20年。


這次疫情發生後,韓敏的同學們駐守在各個醫院的發熱門診,她時常與在一線抗疫的同學們交流,也希望能為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做些什麼。


由於嘉定入滬的道口眾多,基層壓力很大,中共嘉定區委號召區府、各委辦局下沉工作,不止是做志願者,而是切實融入一線。韓敏重新穿上白大褂,奔赴嘉定區的一個集中醫學觀察點駐守,開始日夜倒班的工作。


早上6點,韓敏從家裡出發,7點準時到崗,隨即開始和同事們一起為隔離人員分發早飯,“不錯哦,今天還有愛心企業捐贈的蘋果。”


分完早餐,韓敏坐到電話機前開始守候,對每一位隔離人員,每天要打兩次電話核查體溫,關注他們的身體狀況有無異常,還要隨時接聽隔離人員的諮詢或求助電話,為他們服務。


韓敏一上午都在耐心地接聽電話、解決問題,包括隔離人員請工作人員代買棉毛衫,卻覺得不合身要換;有人充電器忘記帶了要求工作人員給送一個;有人飯沒有及時吃,放涼了需要加熱……事情非常瑣碎,但是不能出一點岔子。


女兒很擔心媽媽的身體,韓敏就在給女兒的微信裡寫下一段話:“現在我們大家全體投入到這場戰役中去,隔離觀察點的工作雖然日復一日很枯燥,然而如果能因此減少病人遊離在外的風險,就是保護了我們的家人,保護了嘉定,保護了上海。這樣一想,覺得我們的工作都很重要!”


我學生時期當過最大的官就是小隊長


民盟盟員周薏畢業於交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系,2008年進入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消化科工作。小年夜那天,她就“急吼吼”地報名去武漢,得知沒有第一批成行,周薏衝到領導面前問“為什麼不讓我去?”領導哭笑不得地告訴她,“放心,有你的用武之地。”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醫院給周薏的任務是,擔任疑似留觀病房小組長,組裡一共6名醫生和6名護士。周薏開玩笑說:“我學生時期當過最大的官就是小隊長啊!”組員們紛紛表示,“小隊長就是管10來個人,你沒問題的。”


當了“官”之後,周薏開始意識到自己在做好抗疫工作的同時,還肩負著照顧組員們身心健康的重任。一段時期內,醫院採購不到醫用鞋套,她到處問同學朋友哪裡能買到,“不能讓大家露著一截腿進留觀室!”碰到疑似病人要進行鼻、咽拭子的採樣,周薏也自己上陣,“我覺得這不值一提,應該的。”


這個情人節,“玫瑰”綻放在隔離病房


穿了這身衣服,就不會退縮


民盟上海市委會醫衛專委會委員、同濟大學附屬第四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淑梅是在接連取消春節探親和旅遊計劃後,於小年夜支援發熱門診,並連續兩週在隔離留觀病房工作。


據李淑梅介紹,醫院對大家進行了緊急培訓之後,就馬上進入發熱門診的隔離病房了。“面對一種新的病毒,起初所有人都知之甚少,多少會有些惴惴不安,但是我們根本來不及思考,就投入到每班12小時的工作中去了。


“肯定是我們先上,這事比較危險,不能讓下面的年輕醫生去。”“專業並不對口”的李淑梅在醫院附近找了家賓館住,女兒也“扔”給丈夫照顧。豈料,春節期間女兒突發高熱,燒到40多度。李淑梅雖然內心焦慮,但是考慮到自己沒有回過家,女兒應該不會是感染了新冠病毒,於是狠下心繼續在隔離病房倒班沒有回家。“我們醫生穿了這身衣服,就絕對不會退縮的。”


家裡的車已經被我“徵用”了


每天,一接到市、區、街道下發的重點地區來滬人員名單,分配好任務之後,浦東滬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民盟盟員姚志珍就立刻穿好防護裝備,開著自己家的小車,帶上同組的另一名同事出發去上門調查了。“這已經是我自大年初一之後,每天的工作常態了。”


敲開隔離人員的家門,建檔填表,告知各類事項,承諾書的回收,確診者2小時之內完成上門消毒等,所有的步驟必須嚴格按照程序有條不紊、一絲不苟地進行。姚志珍告訴記者,單位裡只有一臺公車,怎麼夠用?為了及時完成調查任務,工作量大的時候同事們全部的7輛車就一起出發乾活。“家裡的小車被我’徵用’了,我每天都要出車的。”


姚志珍的丈夫是另一家社區衛生中心的黨支部書記,疫情發生之後,讀初三的女兒嗔怪他們“怎麼兩個人一起不見了”。“她說歸說,還是很懂事的”,姚志珍誇起女兒來也是毫不吝嗇:“女兒的老師也很好,知道我們工作很忙,就經常打電話給女兒督促她的學習,也讓我們工作起來更放心一些。”


這種非常時期,我不上誰上!


“醫院現在決定,你負責的病房改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人的隔離病房。”接到通知後,民盟盟員、普陀區中心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薛冬英馬上帶著自己團隊的3名醫生著手準備病房內的二十幾位病人被轉送到其他病區的工作。“我們要逐一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使每位病人都能夠理解這一特殊情況。”


之後,醫院召開的中醫專家組會議決定由薛冬英負責在發熱門診對病人實施中醫診療。接下來的日子,她基本每天在發熱門診幫班,對許多病毒性發熱及肺炎患者進行中藥治療,期間還曾經接診了兩位後來確診為新冠肺炎的患者。


她告訴記者,這幾天,發熱門診的就診量雖然有所下降,但每天仍有100多例發熱病人就診。薛冬英今年也是57歲了,她說自己能扛住,“在這種非常時期,科裡的醫生都很忙,我不去誰去?!年輕醫生家裡還有孩子,不能全讓她們頂著。”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朵朵“鏗鏘玫瑰”把自己的肉身凡胎打造成鋼筋鐵骨,護衛著我們的城市和人民。今年的2月14日,一個不平常的日子,“玫瑰”們的故事,教我們懂得“愛”。



通訊員:朱盈

記者:顧意亮

審核:趙彤 李木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