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玫瑰:不獲全勝 決不收兵

6位疫情防控一線的巾幗奮鬥者3月8日出現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從湖北省婦聯主席到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從戰鬥在一線的媒體記者到默默無聞的環衛工人、志願者,她們是戰“疫”的玫瑰,她們的故事值得我們記住。

鍾小鋒是武漢市肺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她說:“穿上白大褂就有責任和使命。我們和死神賽跑,患者能用一個眼神和我們互動,都讓我們特別有成就感。”在病區,她拍下的一張患者的照片,激發了一位歌手的靈感,創作了一首歌曲。

有一個細節讓鍾小鋒印象深刻:一位年輕的護士脫了防護服走出病區,身上全是汗,出了門就蹲在地上哭起來。鍾小鋒以為她不舒服,馬上過去安慰她,護士說,她護理了一個月的病人剛才有意識了,她和病人說話的時候,病人竟然流淚了,她覺得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以前同事們下了班就回家,現在小組第一個出病房門的護士一定會等著大家都出來再走,鍾小鋒說:“大家都要看著同事安全、順利結束工作,才能心安。”

河北省支援湖北第一、第二批醫療隊隊長袁雅冬和她的隊員們,農曆大年三十凌晨抵達武漢,迅速與武漢市第七醫院對接,負責醫院4個病區的醫療護理工作,同時承擔工作強度比較大、感染風險比較高的重症監護室和檢驗科的工作。

當時,河北醫療隊日均管理患者190人左右,並且一半以上都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經過43天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有250多名患者治癒出院。

袁雅冬已經年近花甲,她參加過2003年SARS防控工作。她說:“無論是SARS,還是流感,作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醫生,我和我的團隊始終戰鬥在第一線。今年春節,我們再次踏上征程,防護口罩和隔離衣下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祖國大地上的每一個人能幸福、自由地呼吸。疫情嚴重,我們深知爭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可以為患者贏得生命。”

張春香是武漢經濟開發區的一名環衛工人。1月28日,當她接到公司通知,需要一批人在協和醫院西區做保潔的時候,她第一時間報了名,成了第一批進入重症隔離病房進行保潔工作的環衛工之一。她說:“有的事情總得有人去做。我做環衛工作十幾年,有經驗,我家的孩子都成年了,沒有什麼負擔,我要站出來。”

張春香每天負責病區內消毒、拖地、打包垃圾的工作。有一次,她幫一個婆婆清洗完便盆後,對著婆婆說:“你要好好養病!”婆婆點了點頭。那一刻,她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有意義。

成立“守護天使志願者車隊”的志願者楊雪主要負責醫護人員的接送和物資運送。她是90後女孩,儘管口罩遮住了她的半張臉,但還是遮蓋不了她臉上的樂觀和堅強。

一次她運送物資過程中,在十字路口等紅綠燈的時候,旁邊一輛軍車上的兵哥哥看到她車上貼著的志願者標示,向她敬了一個禮,這一幕堅定了她做志願者的決心:“他們是來援助武漢的,還在給武漢人加油鼓勁,身為武漢人,我必須勇敢站出來,讓武漢慢慢變好。”

新華社湖北分社記者廖君從2019年12月30日開始參加疫情相關報道,至今兩個多月裡,始終奔忙在報道一線,她進過火神山、方艙醫院,到過社區、隔離點。

在家裡,她是七旬老人的獨生女、兩個孩子的媽媽、一位軍醫的妻子。在崗位上,她是工作了20多年的記者,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她說:“抗擊疫情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只是其中一名普通的新聞工作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一直堅持著,我們要用手中的筆和鏡頭為武器,向世界大聲講述戰‘疫’的中國故事、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這是我們的初心,也是我們的使命。”

說不害怕,那是假的。作為醫療隊隊長,袁雅冬心繫著每個隊員的安危,她反覆要求隊員要做好個人防護,要求“穿要嚴實、脫要防汙染”,從進病區到出病區,不能出現任何紕漏。袁雅冬細緻地關心著每一個隊員,隊員們稱她為“袁媽媽”。

張春香在進入病區時也被一遍一遍培訓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廖君最初沒有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前期的幾位採訪對象陸續有被確診的病例,她心裡十分忐忑不安。

楊雪在第一次接到做護士的表妹的求助電話,希望能送她上下班的時候,楊雪也非常猶豫。脫下那身防護服,她們也是父母的女兒、孩子的母親,是一個會害怕的人。

但為了武漢快點好起來,她們還是選擇站在前線。最初進入病區時,鍾小鋒甚至沒有考慮過可能面臨的風險。她說:“這是我們的使命。沒有時間害怕,只能帶領團隊把工作做得更細緻,把防護做得更好,才能戰勝疫情。”

湖北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李述永說,湖北的疫情防控仍處於關鍵階段,而晝夜奮戰在第一線的一是廣大醫務工作者,二是社區幹部,而這恰恰是兩個女性佔比很高的群體。

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數據,目前4.26萬名戰“疫”醫護人員中,女性醫務人員2.8萬名,佔整個醫療隊的2/3。

戰“疫”玫瑰也都憧憬著疫情結束的時候。

鍾小鋒想好好擁抱家人、親親女兒。袁雅冬希望和隊友們儘快戰勝疫情。張春香說:“我不想給別人添麻煩,多為別人做一點,我們武漢會很快好起來的”。楊雪呼籲志願者保護好自己,同時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志願者隊伍。廖君希望能早一點“過早”,武漢早一點恢復往日的熱鬧。李述永希望儘快看到摘下口罩後,姐妹們和櫻花一樣的笑臉。

她們都堅定著一個信念: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記者 張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