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和體溫有什麼關係嗎?

用戶3135458059758903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疫情的發展讓很多人每天都在恐慌中度過,擔心自己被病毒感染。而測量體溫也成為很多人的日常工作之一。這是很多公司對員工的要求,也是進出公共場合必須要做的。如此每天測量體溫,也讓很多人產生了一些疑問。

免疫力和體溫有什麼關係嗎?

正常來說,腋下體溫有一個正常的範圍,即為36.0-37.0℃,高於最高值或低於最低值,都是不正常的表現。但是,很多人發現,自己是沒有任何不適症狀的,但是體溫就是要低一些,常常在35.7℃,而且還會忽高忽低。都說體溫高低與免疫力高低有關,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首先,先來看免疫力與體溫高低的關係。體溫代表人身體內陽氣的充盈程度和功能狀態,中醫認為,體溫低則代表機體寒冷,體內陽氣不足或者陽氣的功能狀態不活躍。人體最理想的體溫是36.5-36.8℃,體溫處於該範圍內,預示機體基礎代謝正常,熱量能夠滿足機體所需。但是,研究表明,如果在理想體溫基礎上,體溫下降1℃,基礎代謝下降12%左右,免疫力隨之會下降約30%左右。而且,在正常體溫範圍內,確實也存在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的現象。

這是因為,免疫細胞只有在體溫處於36.8℃左右時才會更加地勤奮工作,否則它將對侵犯人體的病原菌“視而不見”。據研究發現,如果人體體溫降至35℃,癌細胞和病毒會在此溫度範圍開始大量滋生。由此可見,當體溫過低時,人體對外界病菌的抵抗力是很弱的。而體溫越高,就會激活人體內更多的免疫細胞,從而能更好消滅病原菌。

不止如此,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體溫低則血液循環慢,而血液循環慢了,就會使得輸送營養和氧氣的速度變慢,進而減慢基礎代謝,降低免疫力,加速機體的衰老;另外還會導致毒素積累,累及各個器官。

其次,看一下如何提高基礎體溫。其實,人們的體溫並非一成不變的,它會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如外界氣溫變化,飲食,情緒和運動等,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基礎體溫也會逐漸下降。女性比男性體溫要高一些。下午體溫比上午體溫要高一些等等。可以肯定的是,體溫低於36℃,預示體溫較低,應通過生活方式干預來提高免疫力。

具體來說,要注意加強鍛鍊,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進行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注意合理安排飲食,保證均衡營養,滿足機體每日所需;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每天泡泡腳;每天保證充足飲水量等。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免疫力與體溫相關性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前幾天還真的剛看了一個文章,說的我覺得挺有道理的,說的是以前我們人類的正常體溫平均值是37度,那時候人的免疫力要比現在好,現在我們人類的體溫平均值正常是36.4還是36.6來著,平均值下降了零點幾。大部分人免疫力就會下降。我們為什麼都說水一定要燒開再喝?燒菜一定要把菜燒熟透了?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高溫可以滅掉所有的病菌。可是冷凍為啥不能呢,我也不知道,文章裡沒說,我個人認為冷凍可能只是會降低病菌的活性吧。所以病菌不喜歡高溫,為啥呢,溫度高,人體的白細胞就會很活躍,就會瘋狂的滅掉病菌。體溫低了,白細胞就懶得動了,病菌就肆無忌憚了,人體也就更容易被感染了。。


亼肜邎


人體溫度高一度,自身免疫力提升30%,體溫底,身體寒,人們常說寒擇凝,凝擇淤,淤擇堵。身體一旦淤堵了,運行減慢,身體代謝變差,同時免疫力也會下降


用戶時惠君


我覺得“免疫力”這個概念不準確,在“免疫力”概念中再分割出一部分稱:“免疫啟動力”,它就像用腳踩“油門”調整上下的平衡量,從而釋放真正的“免疫力”。體溫的高低反應了“免疫啟動力”的大小。心率於體溫有關,那麼心率可以看成是一個“免疫啟動力”的因素,人的大腦思維於心率有關,人的大腦思維也是“免疫啟動力”的一個因素。環境溫度和人體內外物質的刺激等都是“免疫啟動力”的因素。真正的“免疫力”是人體內的“物質”免疫力,把真正的“免疫力”和“免疫啟動力”區別開來。


genwal


體溫升高就是人體免疫力的反映。過量運動可使免疫力下降。生命在於運動是片面的說詞。偽劣口號。應該說,適當活動!


阿拉蕾9895


體溫高一些有利於殺死病毒,免疫力也會提高。適度運動體溫就會升高,所以運動。


廣信健康養生


應該會有直接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