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她是一个从而立之年才走向银幕的演员,41年来她一直保持着高水准的演绎状态,成功塑造了很多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角色。

和她同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女演员,很多都是像刘晓庆、潘虹、张瑜、陈冲这样公认的美女,那时候的她并无什么过硬的先天条件可以依仗,只能被列为实力派。

40余年的演绎生涯,她用亲切自然的演技、和淡定从容的心态,实现了大器晚成,在演绎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也实现了艺术生命的常青。

在日常生活中,她浑身散发着军人出身的特殊气质和魅力,举手投足间让人感到一股子飒爽英姿,同时她又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拍戏之余,她喜欢读张洁、毕淑敏、铁凝的书。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在央视鼠年的元宵特别节目中,我们又看到了她的身影。

她和陈道明、濮存昕、张凯丽等一批艺术家们一起,在台上为我们朗诵在这个特别的春节里,奋战在新冠肺炎抗战一线的感人事迹。她的声音是那么的富有感染力,是那么多让人动容... ...

她就是我们熟知的女演员、老戏骨宋春丽。

01 原生家庭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宋春丽1951年,出生在河北冀县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中一共4人,父亲母亲,哥哥和她。

小时候,宋春丽和家人挤在一个10平方米的老四合院里,家中一贫如洗,除了一张八仙桌、一张床,2个方凳什么都没有。

每个月,一家4口靠着父亲37.5元/月的工资生活,月月要借钱花。当时宋春丽和哥哥都要上学,母亲总先把她和哥哥读书用的钱先留下来,剩下的钱才用来安排家用。

每当回忆起童年,一家人相依为命的日子,宋春丽总是泪流满面,生活的清苦让她倍感辛酸。

宋春丽说:小时候,我的衣服、上学用的书包都是母亲亲手缝的。母亲做了一手好针线活,那时候家里虽然穷,衣服补了又补,但我和哥哥上学时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

宋春丽的母亲原本出生在殷实的大家庭,但外公去世,母亲娘家家道中落,母亲的半生饱尝人间疾苦。

宋春丽的母亲说,我父亲一去世,我们家就败了,我就是不识字,如果我认得字,我这一辈子一定可以写成一本书,因为发生了太多事情。

宋春丽回忆说,她的母亲曾经给有钱人家做过老妈子,捡过破烂、要过饭,在疟疾横生的时候,还曾被日本人关在一个大杂院里,差点没了命。

在宋春丽心中,母亲是一个女强人。这里说的女强人,和我们现在说的女强人却不同。

宋春丽说:我不知道有谁能够像她,把13岁的我和15岁的哥哥,一南一北的都送出去了。不过我要感谢母亲,如果没有母亲当时的“硬心肠”,我和哥哥都不会在外面闯世界,去感受生活来提高、锻炼自己。

02 成长经历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宋春丽的性格十分外向,从小就爱蹦爱跳。

小时候,宋春丽的学习一直很好。小学五年级时,因为成绩好,当时有战友文工团想招她去团里跳舞,但是班主任老师没给开证明,父母也不舍得,她就没去成。

到了读初中时,宋春丽考上了女十三中。当时广州军区歌舞团来招生,把宋春丽给招走了。

当时宋春丽的父母说了这样一句话:“该着我闺女就吃这碗饭。”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就这样小小年纪的宋春丽,离开了生活13年的家乡,独自来到几千里之外的广州闯荡,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兵娃娃。

刚来到军区歌舞团没多久,部队就组织连队去拉练7天,宋春丽刚来,年纪又小,本来是不打算带她去的,但是她主动请求加入训练。

拉练期间,宋春丽背着背包,和大人一样训练,她的脚上不知道磨出来多少水泡。宋春丽还因为刚从北方到南方,吃了凉东西上吐下泻,但年轻的宋春丽是好强的,她从来没有叫苦叫累,而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在广州军区歌舞团后期间,宋春丽正儿八经的练了1年的舞蹈,为了能拉开身体,得到上级对自己的认可,她甚至睡觉的时候都是劈着横叉睡的。这样的刻苦训练,让宋春丽很快得到了上级的赏识。

当时广州军区的歌舞团和广州话剧团两栋楼遥遥相望,宋春丽在歌舞团练功的时候,被当时话剧团的李常华老师相中了,他认为宋春丽这孩子很有灵气,就跟舞蹈队的队长说,你们这孩子将来上我们话剧团来吧。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后来话剧团排演一幕话剧,缺一个演红小兵的角色,因为宋春丽是北京来的普通话好,就被借调到话剧团参加演出,演出完成后,大家都对宋春丽的表现反响很好。

接下来,国家发生了十年政治运动,歌舞团和话剧被整编打乱,宋春丽也借着一个偶然的机会转到了话剧团。

在话剧团,宋春丽一呆就是17年。在这17年里,宋春丽演了很多戏,随战友走遍了大江南北,从边防哨所到地震灾区,她一直热情饱满,并在这个过程中,抓紧一切时间不断学习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不过直到宋春丽30岁,可以说她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文艺女兵,并不出名。

03 婚姻生活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1977年,眼看要三十出头的宋春丽还没有解决个人问题,只要有时间就琢磨怎么拍戏。

经朋友介绍,宋春丽认识了当时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当琵琶老师的孙维熙,两个人一个在广州,一个在北京,于是他们开始了长达2年的通信恋爱。

通过来往书信,宋春丽了解到孙维熙和自己一样,也是出身贫苦,从小到外面闯荡。随着沟通的不断加深,他们对彼此的好感也不断加深。

那一年冬天,部队给宋春丽放了探亲假,宋春丽赶紧把这个消息,用快信送回去,通知孙维熙。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那天,宋春丽坐火车回到了北京火车站,宋春丽本以为孙维熙收到她的信,会来车站接她,结果却让宋春丽感到很失望,因为她等了很久除了家人,没有看到孙维熙的影子。

回家后,宋春丽一直闷闷不乐,但是父亲鼓励她,既然通信这么久,就去见一见人家吧,热心的父亲还告诉了宋春丽,孙维熙所在的中央音乐学院宿舍的地址。

宋春丽犹豫过后,鼓起勇气去了音乐学院的宿舍大院。

那天,因为是大冬天,宋春丽穿了很厚的大衣,还戴了帽子口罩。当她走进中央音乐学院的宿舍大院时,孙维熙也刚好从家里出来,两人迎面相遇。

介绍人曾给宋春丽看过孙维熙的照片,但是照片上的孙维熙没有戴眼镜。

两人的第一次相遇,在遇见的一瞬间就彼此都认出了彼此,宋春丽称这是妙不可言的缘份。

后来,见面后经过交谈,宋春丽才得知,当时寄给孙维熙的快信,他还没收到,根本不知道她回来北京的事情,误解在彼此偶然相遇的惊喜中,无声解开了。

两人于当年结婚。当时宋春丽还是广州军区话剧团的演员,夫妻两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得不分居两地。

宋春丽每次放假,都会回北京探亲,她一回来,就和孙维熙窝在单位分配的筒子楼里。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结婚后,虽然已经27岁的宋春丽却并没有什么家庭生活经验。

一次宋春丽回来探亲,孙维熙去上课了,宋春丽就留在家中做饭。她拿出来一块冻肉开始切,结果不小心切到了手指,手指上的血滴答滴答直流。孙维熙回到家中看到受伤的妻子,心疼的不得了。怪她没及时去看医生,埋怨身边的邻居,也没个人看到她受伤,照顾她一下。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1980年,29岁的宋春丽受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邀请,拍摄电影《奸细》,宋春丽刚刚到外景地参加拍摄没多久,就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

当时拍摄的环境非常艰苦,如果宋春丽想继续拍摄,就不能要这个孩子。因为当时电影已经开拍,牵一发而动全身,考虑到对整个剧组的影响,宋春丽和丈夫商量之后,决定打掉这个孩子。

宋春丽回到北京,由自行车转公交车去了当时北京的协和医院去做堕胎手术,手术结束后,丈夫又用自行车把她接回了家。

接回做完手术后的宋春丽,丈夫孙维熙心疼妻子心疼的不得了,冬天里,用大棉被把家里的窗户都遮挡住,就怕妻子着了风,比别人家妻子生了孩子坐月子照顾的还细心百倍。

多年后回忆起当时打掉孩子的事情,有记者曾经问起宋春丽,是否觉得后悔,宋春丽说,不应该说是后悔,但是会有遗憾。

宋春丽说,有时候会忍不住想,如果当时的孩子还在的话,该30多岁了吧。但是在当时那个情况下,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后来的宋春丽一直忙于事业,忙于拍戏,虽然他们夫妇都很喜欢孩子,也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但当他们真的打算要孩子的时候,却因为宋春丽年龄太大,身体不允许了。

对此,宋春丽常常对老公感到内疚,因为她在外拍戏时,会有机会扮演母亲,所以她至少可以在戏里体会做母亲的幸福,但是对于她的丈夫而言,却只能一个人在家里,她时常感觉到对不起丈夫。

为了弥补没有孩子的遗憾,宋春丽把哥哥的孩子宋楚琰过继到了自己膝下,一直和其母子相称。宋楚琰对宋春丽也非常孝顺,生活上对她十分照顾,经常为她跑前跑后。而且这个儿子还时常监督着母亲,在宋春丽晚年,儿子把宋春丽的烟都没收了,对于爱熬夜上网的宋春丽,儿子也经常催促她注意休息。

宋春丽每每谈到这个儿子,都露出欣慰笑容,说“有个孩子让自己关心,也被孩子疼爱的感觉真好。”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另外,在宋春丽50多岁时,经过圈中有同样经历,50多岁没有生育的好友邓婕推荐,宋春丽夫妇领养了一个女儿。

为了保护好孩子,宋春丽从不带孩子出席公共场合,夫妇两个细心呵护下,让小姑娘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如今虽然宋春丽已经年过古稀,女儿也亭亭玉立长成了大姑娘,宋春丽老来得女,夫妇也总算体验到了天伦之乐。

04 不设限的人生,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宋春丽曾坦言,她的人生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设计自己的未来。

换言之,宋春丽从未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即使年近七旬,她已经成名成角,但对于接下来要干什么,她说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过这个问题。

宋春丽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演员,把名声看得非常重,是成不了好演员的”。

影视界、娱乐圈一向都是以颜值论成败的地方,很多女演员也的确是靠吃“青春饭”在人们的视野中昙花一现,美貌不在后便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最终销声匿迹。

对于演员这样的职业来说,美丽的外表的确可以成为敲门砖,但要想长久的立于不败之地还是靠演员的实力和演技。

在宋春丽出道的那个年代,如宋春丽自己所说,自己是长的最不起眼的,周围很多年轻漂亮的演员。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在人们熟知宋春丽之后,不仅看到了她出演的热播剧,还看到她获得飞天奖、金鸡奖、百花奖各种认可,甚至还让她有了“国家一级演员”的荣誉加身,但是要知道这些认可、荣誉、和名声都是在宋春丽年近40岁时才得到的。

而在这之前的40年,可以说宋春丽一直是默默无闻的,甚至在她所身处的演员行当里发展的并不好。

为了能和刚结婚没多久、在北京的丈夫团聚,她曾经联络过海战话剧团、中央戏剧学院,但都没有回音。宋春丽一度为自己的处境感到十分的失落。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197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宋春丽获得了机会,参与拍摄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电影《苦难的心》。

那时,对于已经年近30的宋春丽来说要去拍电影,就要离开自己呆了十几年的话剧团,就要下决心开始并投入一种的生活。

当时的话剧团的团领导对宋春丽说:拍电影可能一举成名,也可能一败涂地、遗臭万年。

但去意已决的宋春丽勇敢的告诉团长:你就让我去试一试吧。

就这样,宋春丽从一个文艺女兵走向了荧幕,渐渐走入了普通观众的视野。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在拍摄电影《姐姐》时,宋春丽冒着生命危险拍摄在河西走廊的外景戏,还在拍戏期间遭遇了父亲的离世。

家人为了不影响她拍戏,一直瞒着她父亲离世的消息,当知道实情后,宋春丽本打算辞演、回家料理父亲的后世,但家人都劝她继续工作。

即使是为了工作这样的付出,最终宋春丽主演的电影《姐姐》,最终却没有审查通过。

在情感和事业上遭受双重挫折,加上早年没有机会读大学,让34岁的宋春丽萌生了去学习、去深造的念头。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1985年,宋春丽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组织的明星班学习,与唐国强、宋小英、刘信义等同班。

培训班上,宋春丽依然是倍感压力的,宋春丽回忆说:当时的同学都是很有成绩的,唯独我名不见经传,没有代表作。

尽管在这样的环境中煎熬,背负着各种压力,但最后宋春丽还是坚持了下来,顺利拿到了北影的毕业证书。

在北影的毕业作品,宋春丽参演电影《鸳鸯楼》。在电影中,她饰演了一个画家的妻子,宋春丽将人物对丈夫的爱,和作为一个女人的嫉妒之心都演绎的十分到位,并凭借此片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同年,宋春丽参演的电视剧《便衣警察》在电视台热播,凭借在剧中扮演的“严君”一角,从此宋春丽红遍了大江南北。

就这样,宋春丽的演技终于得到了认可,从此以后,她的事业也算是走上了快车道,从此佳作不断。

1992年,41岁的宋春丽在电视剧《风雨丽人行》中饰演母亲叶秀清,在摄影棚中宋春丽持续对应拍摄2个多月,每天都在演哭戏。

由于对戏中角色的过分投入,使得宋春丽的情绪每天都很激动,经常见人就急。那段时间里,同事们都开玩笑说,宋春丽是更年期提前了,还送了她一个“宋更”的外号。可见她拍戏时有多用力。

凭借《风雨丽人》,宋春丽获得了13届飞天奖最佳女主角。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1994年,宋春丽又凭借在电影《九香》中的表演,获得了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至此,宋春丽算是稳坐了国内实力派女演员的交椅,并因在多部电视剧电影作品中成功饰演母亲的角色,奠定了宋春丽“中国荧屏第一母亲”的地位。

05 作为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宋春丽13岁参军,从军生涯50多年。

除了是一名演员,她身上更融入了很多军人的作风和特点。

在宋春丽眼中,部队一直在发展,但是作为军队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一直没有变。

宋春丽回忆说,年轻时,他们文艺队去送温暖,哪怕是只有一个战士的孤岛上,文艺兵跋山涉水,去为他唱歌,让他感受到文化、祖国大家庭的概念在。

作为一个部队出身的文艺工作者,宋春丽为自己曾是其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做演员是苦的,尤其是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当演员的条件更艰苦,但宋春丽发扬了从小在部队锻炼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坚持了下来。如今宋春丽对于自己事业的成功,更感恩在部队受到的锻炼和教育。

宋春丽回忆说,当年部队的老同志们不仅教会她时刻反省自己来部队,当文艺兵“是来干什么的”,更让她明白了,要做好一个文艺工作者就要努力读书的道理。

曾经,初到话剧团的那些年,宋春丽利用一切不拍戏的时间,苦读文学著作,光《红楼梦》就读了四五遍,里面的诗句她一条一条都有摘誊抄过,国内外名著她也涉猎了很多,也因此提升和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她低调做演员40余年,是母亲专业户,却为演戏堕胎老来得女

宋春丽说,演员拼什么,拼到最后就是拼文化。

宋春丽还说:对得起观众,就是好演员。

宋春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一个兵娃娃到一个国家一级演员,宋春丽的一步步走的踏踏实实。

在如今浮躁、机会主义的当下,我们很多时候缺少了一份像宋春丽一样肯吃苦、肯杀下心来努力专研的精神。同时,这个时代里也有很多人,不能看到自己身处平台的价值和高度,没有认识到组织能带给自己的力量,一味的埋怨、抱怨,这些短视、不踏实的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

当你把一个身份、一种精神赋予的力量深深的刻在骨子里后,再去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你总会把那份顽强的意志力发挥到极致,做到与众不同,最终也成就自己,就像宋春丽感谢自己是军队出身一样。

愿这位50年代出生,在演艺圈奋斗了40多年的伟大人民艺术家,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继续发光发热,用她的实际行动,激烈所有热爱、喜欢她的观众。

祝福即将进入古稀之年的宋春丽,晚年平安、健康、如意。

-END

请关注【素一的人生导图】,让我们一起阅读优秀的人和事,用正能量激励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