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觀和客觀上講,聰明與笨是天生的麼?

廣闊天地9999


您好。

並不是,只是表現的地方不一樣,托爾斯泰這樣說過:“我們最容易犯的過錯,就是輕率斷定別人為好人還是壞人、愚者還是賢者。人並非每天都以同樣的面貌存在,人是有各種可能性的;傻瓜可能變聰明,壞人也可以變成善良的人”。

有些人他在學習上非常聰明,但是在社交上就不一定就聰明,愛玩的人社交能力都很好,學習能力都不好,學習能力好的人,都不太擅長社交。

只是每個人表現的地方不一樣,有些人工作上會變得非常聰明,但是處理人際關係就變笨了。

無論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都很難斷定一個人是聰明還是笨,笨的人他也可以變聰明,聰明的人也可以變笨的,可能性非常大。

比如:我從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他工作的時候非常非常笨,但是處理人際關係又非常非常好,他做事也笨手笨腳的,但是他社交能力非常好。

所以說每個人聰明和笨的地方完全就不一樣,沒有做什麼事都笨的人,也沒有做什麼事都聰明的人。




能量漫漫傳播者


說一個人聰明或者笨,就是說一個人的智商(IQ)的高低,一個人的智商有一部分來自遺傳,還有一部分來自後天的鍛鍊,遺傳部分不能改變,但人從出生後到5歲,是智商的最佳發育期,這個時期如果對孩子的智商進行正確的鍛鍊,就會讓孩子的智力得到很好的開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會表現出很聰明。如果孩子出生後智商沒有得到很好的鍛鍊,即從使父母那裡遺傳了很好的智商基因,孩子的智商也不會很高。所以家長重視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很重要。也就是說天生就聰明或者天生就笨的說法不對!



礦業青山


聰明與笨應該有天生的成份。

佛家有言"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今生聰明的人前世一定做了很多法佈施,把智慧和方法教給別人,結果自己卻成了腦子反應非常快的聰明人。

所以想要發財先做財佈施,用自己的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想要聰明智慧就做法佈施,把自己會的東西教給需要的人,然後發現自己腦子越來赿活了,赿來赿聰明瞭; 想要健康的人就做無畏佈施,把自己會的健康方式方法,教給疾病的人戓需要的人,結果會發現自己更健康了!


霞光細語


有幾種情況,天生的有,後天的有;天生,有些人有個超強記憶力,看一眼就記住了,這是天生的;有些人,記憶力差,丟三落四,這是也是天生的;這些不是人力可抗!

智慧上,大多給後天的,經歷中學懂,有些是學習後懂,有些是怎麼學也接受不到太多。人間天生就心聰明的很少。就用電腦比喻最恰當有些電腦CPU容量很大,有些容量很小;容量大的人,運行32G的,硬盤2000G

的,心就聰明,能容下的事就多,容下的知識就多;早期電腦,才幾百M,硬盤才幾G,這樣的,你想給他輸入智慧與學識,也輸不進.能與大容量的比嗎?不是一個層次的。


悠哉悠哉58955952


古人云:從小看八十。從小聰明、機靈、悟性高的孩子,長大了絕對不會差;從來遲鈍、木納、反應慢的小孩,普遍開化遲,落後同齡人(極個別除外。)天資聰穎,更有成功優勢。


用戶1822550153806


天才和極笨的人是天生的。平凡人普通人不是,而是可以通過努力或者不努力改變的。當然,也需要一點運氣或機遇。所以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盡心盡力,隨遇而安,是最好的狀態。但是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回報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就好。


會飆車的貓


霍金預想過——“人”這個物種有可能是更高生命體操控下的玩具。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如何用“主觀”“客觀”看待“聰明與笨”。什麼是“主觀、客觀”,這是哲學的範疇,既然用哲學的概念提問,那隻能用哲學的方法思考了。

如果按哲學的觀點來理解聰明和笨是否天生,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問題!

一.我們從來就不知客觀為何? 我們所認知的一切都是我們主觀下的認識。

二.即使有聰明和笨兩種形態,你如何分辨聰明一定是聰明嗎!笨一定笨嗎?聰明和笨也是主觀認知。

三.假如就是有“客觀”的聰明和笨存在,你如何去識辨這個“客觀”存在是真的存在。


行走到何方啊lll


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聰明或醒悟,人生需警覺。創造人生價值觀審美觀要有聰明智慧體系。如笨而不聰,聰而不倦?醒目觀之,聰明與笨,各不相容。相對觀察,其所及識。


用戶6901488720900鄭


天賦是不能否定的,經過實踐學習增加認知是要肯定的,聰明人接受亊物應變能力要快一些,笨拙的人反應要遲緩一些。


人和萬事成


相對某些事物,有的需要特定條件的,比如音體美就要有客觀條件的,但是大多數還是需要主觀上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