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温州外,浙江各地取消各大卡点

今天下午,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二十二场。

除温州外,浙江各地取消各大卡点


据浙江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 陈广胜介绍, 从前阶段看,全省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三天降到个位数,新增出院人数持续增多,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趋稳趋好。目前浙江累计治愈人数,除湖北外,居全国第一位,并且治愈了一名96岁的高龄患者。


浙江疫情防控已由封闭式管控转向精密型智控。


浙江自2月9日复工启动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因返工导致的新增确诊病例,全省80%以上的确诊病例为主动发现病例。


关于疫情“五色图”,目前全省四分之一的县市区已属于较低风险。


关于健康码,健康码在杭州率先实施,继而全省推广。截至今天12时,全省合计发放1498.9万张健康码,绿码率94.7%,绝大多数人能自由流动,这是社会回归正常秩序的基础。


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必须全面畅通人流、物流、商流。经过前阶段的启动准备,本周将切实简化复工复产确认程序,更大力度推进复工复产。


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定,要全面打通省内交通要道,为货畅其流提供动脉支撑,让材料运得进来,产品卖得出去。全省除温州以外立即取消省内高速、普通国省道、以及农村公路的卡点。对普通国省道全面放行不到位等情况,进行整改,做到应通尽通。


记者提问:目前省外一些企业出现了聚集性感染事件,不免让人担忧。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三返人员增加,我省对这方面有怎样的考虑?


浙江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


不少人围绕三返所产生的担忧是非常正常的,复工复产有可能带来聚集性的疫情,但不能因为有可能,就停止复工复产,关键是加强防控、做好预案。


在三返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加强跨区域流动,特别是返浙人员的流量和健康监测,应该关口前移,注重大数据的分析研判,我们现在推进“点对点”包车、专列,组织员工返浙江,在省内我们推进健康码出行。


我们对于重点人群的管控是决不能放松的,总之我们要最大限度减少输入型疫情的可能。前段时间,我们不少企业界的朋友都盼着早复工,这同样也是我们的心愿,但是复工复产不能一哄而上,不能建立在疫情反弹的基础上。所以我省恢复生产工作是基于五色图、分区域分级统筹,注重合理复工的节奏。


经过前段时间的统筹准备,从本周开始,全省复工复产的节奏将进一步加快。十分重要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要全面落实,我们还要加强对员工疫情安全的培训和管理。我们网格化的管理要继续加强,我们要把企业、社区的小门进一步管好,我们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的努力,一起把复工复产这件大事,精密、稳妥地抓好。


记者提问:目前浙江省复工复产情况怎么样?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 胡奎:我们按照分区域、分行业、分时段,恢复生产和构建精密型、智控机制的要求,建立了覆盖全省90个县市区的复工复产监测体系。通过“一指数两张图”,全面动态掌握各地企业复工复产的情况。


一指数是指企业的复工综合指数。为了更加精准反应各地企业复工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推出国内首个“企业复工电力指数”的基础上,分产业、深度挖掘、利用好电力大数据,结合各地规上工业、规上线上服务业的复工情况,以及各地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综合加权计算得出了这个指数/


两张图就是与省卫健委绘制的疫情五色图相衔接,把各市县区的复工指数也分为五档,绘制了与疫情图匹配的复工综合指数图。

通过两张图的比对,可以直观反映出各种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即时情况。


对疫情程度较低、复工指数较低的地区,我们及时主动指导和督促当地,进一步加大复工复产的工作力度,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截至2月16日,全省企业复工的综合指数为42.4,超五成的规上工业企业,超两成的规上线上服务业企业已经复工,其中杭州、宁波、 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等地复工率相对相对较高,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嘉兴也接近全省的平均水平。


但是全省各类企业的产能只恢复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说明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任重而道远。


疫情快讯

2020年2月16日0-24时,浙江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4例,新增出院病例33例。其中:


新增确诊病例中,杭州市2例、宁波市1例、温州市1例;新增出院病例中,杭州市6例、宁波市9例、温州市13例、绍兴市1例、台州市3例、丽水市1例。


截至2月16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171例,现有重症病例73例(其中危重25例),累计出院470例。


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8056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538人,尚有7866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当前正处于全省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关键阶段,

共同努力一起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