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疫情看高考


通過疫情看高考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所有學校都延遲開學,對面臨中考、高考的學生帶來一定的影響。

面對疫情的影響,各個學校都及時調整了教學計劃,分別採取了網上授課、網上答疑、網上考試的辦法來保持教學的進度與學生學習的質量。

在競爭越來越大的應試教育背景下,對於高三的學生來說,疫情的影響無疑是不幸的,因為高考是所有高考學子的一個轉折點。目前還有不到四個月的複習時間,時間對於他們來說是最珍貴的。寒假之前,有的學生還為學校放假時間短而鬱悶,而現在,他們都一個個地特別想在教室上課的時光,恨不得馬上步入課堂進行緊張的複習。

雖然疫情的影響不可避免,但是,從大環境來看,又是公平的,因為這不只是哪一所學校,哪一個地區的問題,而是全國都在延遲假期。大家還是處在一個水平線上,差的就是你如何利用好這個寒假,真正實現彎道超車。這個問題,因為我之前談過,在此不想多說,我在此不想多說。

我今天想說的是,通過疫情怎麼看待高考。也就是2020年的高考中,如何把此次疫情的相關知識及抗擊疫情之後的一些思考融入高考內容之中。我想這也許涉及的不多,但是一定會涉及到,這是肯定的。作為一個非教育的外行人,我只能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面對疫情,我們全國總動員,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組織多支醫療隊支援湖北;調配大量的物資、器材運往湖北;在幾天之內就能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並投入使用,同時徵用當地會展場館建成方艙醫院,這充分體現了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是任何國家所比不了的。

疫情發生後,新冠肺炎疫情始終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敬業的白衣天使逆向而行,冒著自己被感染的危險,衝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廣大人民群眾紛紛伸出援手,這一切都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人民心中落地生根。

經過這次疫情,應該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疫情的起因是有人食用了野生動物所致,2003年的非典也是因食用野生動物所致,這將使我們下決心保護生態建議,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愛護地球,就等於愛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需要總結的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不妨在學習之餘,冷靜地對經歷這場疫情阻擊戰進行一次深入思考,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深入地思考,希望你們能夠有所思、所想、所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