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寒假一直看手機,怎麼辦?

曾金行


高三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段,正好處在心理生理思維都在趨於成熟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叛逆期。管的太鬆了他會聽之任之,一發不可收拾;管的太緊他會反抗,無論是言語還是行動上,會適得其反。這個年齡段的大多數人不會有太多的顧慮,並且獨生子女較多,家長還是會順著他們的想法來。

我覺得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來“管理”。

首先就是手機的問題,家長最好是不要在這個時候給孩子配備手機。因為現在的手機不像過去那種老人機,很多事情通過手機都可以完成,孩子的獵奇心理會一直存在,不只是單純的玩遊戲,從而成癮,變得愛不釋手。畢竟他們還沒有成年,誰在這個年齡段都一樣,做一件事情可以日夜顛倒。手機這件事情家長一定不要攀比也不要寵溺,不能覺得別人孩子有自己孩子也必須有。

其次就是刻意引導,家長在孩子的面前儘量不要玩手機,孩子看見家長也一直在刷視頻,打遊戲,刷劇,他自然而然也想一探究竟,不能更好的去控制自己。家長最好辛苦點,陪著孩子去一起作業,這樣他的心理會有依靠,家長也可以起到監督的作用。

最後就是獎勵制度,這個就比較簡單了,比方孩子學習四十分鐘可以給他看二十分鐘的手機,諸如此類的分配。慢慢養成孩子的時間管理概念,形成一種習慣後就可以杜絕他的成癮性。這就需要家長親力親為,不要嫌辛苦和麻煩。畢竟要為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TJ夢


說個例子吧。親戚家一個表弟,今年也上高三。


因為兩家關係挺親密,他放寒假那會我還跟著他爸媽去接了他。但是放假第一天回來,他就和他媽吵了一架。


沒別的原因,就因為剛放假,他拿到手機後玩遊戲,其實這也沒什麼,畢竟剛放假,放鬆放鬆也不是錯。但是我這個表弟自控力很差,那天他從12點到家一直玩到晚上七點。

整整七個小時,那個親戚就算再寵他也不能看著他再玩。親戚要沒收他的手機,他就火了,覺得第一天回來就被管這管那,大吵一架後飯也沒好好吃。(這些是親戚後來告訴我媽的)

作為孩子其實在玩手機的時候很容易就沒有了時間概念,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也是家長最擔心的。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高三的學生,理應有一種緊迫感和自覺意識,畢竟他們正處在人生的轉折處,所以一切娛樂都應該暫時放下。


我覺得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剋制住脾氣,不能再把他當小孩對待。進入高三一定意義上已經算成人了,孩子有自己的面子,即使面對最親的人,也會有叛逆。所以家長看到孩子玩手機不要一開始就大吼大叫、指責孩子,那樣只會讓情況更糟,可以先通過開玩笑的方式引導他們不看手機。

2.找到機會和孩子進行一次深談。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心思和想法瞭解的都不深,無法建立起有效地溝通,但是一般進入高三的孩子是比較迷茫的,很多都沒有自己的目標,所以家長可以找到合適的機會和孩子進行深談,瞭解彼此的想法。

3.必要時可以實行制度化或強制手段。面對手機問題,家長一開始可以採用溫和的方法,但是如果孩子上癮太深可以和孩子約定一個制度,分配好玩手機和學習的時間,讓孩子主動去學習。但是必要時可以採取強硬沒收的方法。

高三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最後的拼搏和衝刺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分清輕重緩急。加上現在假期可能會延長,所以實際學習的時間非常少,一定不要因為一時的娛樂和放縱使自己後悔!


汀上漁舟


老穆教過各種各樣的高三學生,有調皮的,有老實的,有開朗的,有內斂的……

老穆認為,對於高三學生而言,家長倘若還用命令式的語氣與孩子溝通的話,孩子根本就不會聽你的。


脾氣好的,表面答應,但還是在偷玩。

脾氣不好的,直接關門,自己在自己臥室裡玩!

老穆曾遇到一位這樣的高三學生,他是學藝術的,非得讓他媽媽買某果手機,否則就不學了……

沒辦法,他的媽媽只好答應了!

買來後,他媽媽讓他不要天天玩手機,要多學習,可孩子就是不聽。

沒辦法,他媽媽又和他友好協商,如果他好好學習,考上了大學,再給他買某果電腦。

就這樣,孩子才聽進去話……

最後,老穆給題主一些建議,如下:

【1】與孩子好好溝通,不可大吵大鬧,要以尊重為前提!

【2】趁孩子心情大好時,詢問孩子目標與理想,並多多鼓勵他。

打算考哪個大學?

選擇哪個城市?

離目標大學還差多少分?是否有希望!

【3】採用家庭激勵政策,激勵孩子好好學習。

目前,所有學校都延遲開學了,高中學校大都採用網絡授課,因此,家長要做好孩子的監督工作,保證孩子及時上課。

孩子即將高考,壓力比較大,大多數孩子都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作為家長,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就可以了,倘若這個時候你再焦急的話,沒有多大意義!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老穆說語文


上高三時候班上一位瘦高黑黑的男生,他的成績是能夠排在我們這個理科實驗班前十名的,他的理科成績是很驚豔的,數學經常能考130、140分的高分(150分試卷),理綜的成績也是比較高的。這個同學平時在教室裡面是比較和善的,下課也不是經常在教室繼續學習的那種。他住我們隔壁宿舍,偶爾去他們宿舍的時候就能見到他在哪裡看小說,據說這傢伙經常半夜躲在被窩裡面看小說。

當時學校外面有至少兩家可以租書的書店,那些書都是按天計費的,好像是一天一塊錢,這些書店也是禍害了不少高中生的;因為是按天計費,這些借了書的學生就會沒日沒夜的看,有些甚至拿到教室裡面上課看,這是十分耽誤學習的。

班上的這位學生的成績倒是比較穩定,無論怎麼瘋狂看小說,但是成績基本上都還是在班上前十名。後來這位同學是考上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我想他要是在高三不看小說的話估計能考的更好。

關於玩手機怎麼辦?

首先,高三玩手機要看玩到什麼程度。如果是沒日沒夜地沉迷於手機無法自拔,那對學習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這還要考985、211實在有些難度。而如果沒有沉迷,只是適當地玩玩,只要基礎紮實,對學習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其次,有些學生的天賦我們一般人是無法想象的。他們的接受能力遠遠超過一般同學,他們看起來吊兒郎當,經常花比較多的時間玩手機,但他們上課聽聽,簡單完成作業就可以超過其他認真的同學。老師看他的表現有點生氣,但看他的成績又無話可說。當然這些孩子如果像其他同學一樣認真,肯定可以考到名校,而一般的985、211對他們來說根本不在話下。

反正不同的孩子,玩手機的影響肯定不同。

如果已經沉迷了,最後採取較為嚴厲的手段。


why是什麼


我也是高三學生家長。給孩子用手機也好幾年了。從給他帶手機的時候我們就與他有過君子協定,上學期間除了在班級群裡看留得作業,佈置學習任務時可以擁有手機;每天完成作業學習後可以玩一會,初中時作業量不大,玩的時間長一點,也不超出一小時。之後手機上交,放在我們臥室裡,禁止夜間玩。假期也補課,必須是完成學習後可以玩手機,晚上仍然上繳。但假期接觸手機的時間會多一些,一條,不能影響視力。現在禁止孩子玩手機是不可能的事情,看看咱們大人就知道了。堵不如疏。在高中後就住校了,學校明令禁止不帶手機,只有回家才用。還是老辦法,學習優先。孩子玩手機家長不必恐慌,我堅持一點,晚上手機必須上繳,假期完成學習任務後,隨他玩。高三學生假期玩手機,是孩子沒有認識自己所處的時間節點應該做什麼。距離高考還有120余天了,雖然疫情能推遲開學,但時間一點點流逝,開學就面臨二輪複習,各種模考,紛至沓來應接不暇。現在跟孩子聊聊他的目標,上大學是目標,怎麼得也得上學。曉之以理,用哥們姐妹的口氣聊,目前最重要的是高考,使他感到緊迫性,知道眼下該做什麼。鼓勵孩子,向前一步是光明的未來。加油!

祝高考得中,金榜題名。


阿進153918569


高三了,這時候家長還不管,等什麼時候管?先好言相勸,聽不進去了,必須發火責罰。

高三了,尤其是今年情況特殊,寒假要比平時長很多,一天天如果只玩手機,怎麼能行!

一般出現這類問題,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家長不負責任,不敢去管。

不用在乎怕管太多孩子叛逆地對著幹,越慣著孩子,孩子越能從其中體會到“自己強大”。這麼大的孩子,雖然脾氣大,自尊心強,可稍微接受過教育的孩子,都會在打罵之下變得遵守規則和約束。

一些家長聽信了網絡是一些公眾號和所謂的心理學家說的:“高三了,千萬不要和孩子對著幹,影響他們的學習情緒!”

小編反問一句話:“如果說教真的有用,誰願意動手去管教?”一般都是被逼無奈了,才出此“下策”。

但是這其中是需要技巧的,父母的紅白臉最重要。這個紅白不是一方說孩子錯,另一方說孩子對,而是都堅持孩子是錯的,但在行為上一個堅持不打聽不進去,一個堅持有話好好說。

這不是演戲,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的默契。

最想說的一點,各位家長別把孩子的心理強度想地太脆弱。如果真的是“玻璃心”,這隻能說明,高三之前的所有家庭教育都是失敗的。


玖抒教育


寒假時間,高三學生知道整天玩手機不好,可就是放不下

一個高三學生說:

控制不住看手機怎麼辦?我都訂好計劃了,自律忒差。

在互聯網時代,要求學生不用智能手機是不現實的。一方面,手機為了聯繫學生方便;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使用智能手機進行學習,更高效地完成作業。不能因為一些學生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導致沉迷遊戲,影響視力等問題,就否定智能手機在獲取學習資源、促進學生學習方面的作用。高三學生使用手機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有一個共識:手機可以用,但是不要手機上癮,只要不沉迷就好。

一、判斷自己是否手機上癮

1.學習、社交、身體狀況如何

一個學生是常常會玩手機,但是學習成績還是很好,社交功能還是很好,身體功能也很好。可以堅持鍛鍊身體,按時吃飯,按時睡覺。即使感覺自己手機玩得比較多,但是成長功能沒有太大受損的話,可以不用太擔心。

2.和家長、同學、老師之間關係如何

也許有些學生的成長功能沒有受損,但是我們會發現他和周圍人的人際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孩子開始變得非常暴躁、易怒,開始變得很沒有耐心,開始變得特別叛逆。如果排除青春期本身的一些特質,如果圍繞著手機產生了很多衝突的話,說明某種程度上,手機成為了孩子人際關係衝突的載體。

3.為了手機熬夜、花錢

有些學生因為玩手機而開始熬夜,或者玩手機遊戲發展出了偷錢買裝備的習慣,有這些不良癖好的,是非常糟糕的。

二、高三學生如何正確使用手機

1.手機是通訊工具,是有緊急事情時用來聯繫父母和老師的。手機是信息來源,可以通過規範的APP看看新聞,瞭解瞭解家事國事天下事,增長增長見識的。手機是娛樂工具,但是要合理地控制,只能聽聽歌,看看健康的影視,適量玩玩益智遊戲。有些高三學生已經不把手機當成與人通訊的工具,而是一臺能收發訊息、玩遊戲、能上網、還能聽音樂、發圖片的“迷你“電腦。這是錯誤。

2.用手機需要有所選擇。手機網絡是一個複雜的虛擬世界,會有許多不健康的東西:網絡暴力、色情、犯罪等消息。我們要離這些不健康的東西遠遠的。通過手機接觸的內容只能是可以和爸爸媽媽交流的內容。高三學生使用手機,主要是為了聯繫朋友,上網查資料,閱讀積極向上健康的書籍,查不會讀的單詞等,偶爾可以適當地玩會遊戲放鬆一下。

3.掌握使用手機的技巧。高三同學可以將手機裡經常玩的應用或遊戲刪除,一了百了。高三學生可以修改手機套餐,如果上網多的話,將流量改到最低甚至是不用流量套餐,這樣一上網就是浪費錢,可以時刻提醒到自己。高三學生在玩手機前設置鬧鈴,規定自己最多隻能玩多少分鐘,一到時間就放下手機。高三學生學習的時候可以把手機放一邊,調成靜音,不去理睬,或者直接將手機給父母保管,需要的時候再拿回來。我們需要記住: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恆心有毅力是可以使用好手機的,至少不要讓手機影響到我們備戰2020年高考。

今天的世界瞬息萬變,驚險刺激又充滿誘惑,成長於這樣複雜的環境,高三學生需要不論何時何地都要儘量保持鎮定,不要被任何機器左右。父母也要適度干預自制力較弱的學生使用手機,讓孩子在學習時保持精力集中。


教育會客廳


我只能說這樣的孩子基本上沒救了唄,高三的學生寒假在玩手機,相信他一定不是從現在開始,一個高三的學生,按道理說應該對自己的任務感非常強,壓力感也非常大,知道自己面臨什麼樣的情況,需要去做什麼,目標明確,並且行動力超強。

可是他整天在玩手機,表明他的自控力特別差,沒辦法控制自己,對手機已經早就產生了依賴心理,如果這時候父母強行奪取他的手機,或者強行不讓他玩手機,有可能造成不良後果。我一直相信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能夠按照人的美好意願去進行的,這時候再問怎麼辦,怎麼看都像癌症人員到了晚期,動手術已經太遲了,保守治療,走哪算哪吧。


蘇小妮


高三的學生寒假一直看手機,這是非常危險的一種行為表現,必須立即加以引導和糾正。

因為決戰的時間日益臨近,高三的學生正常的情況下,應該夜以繼日,分秒必爭的衝刺高考,哪裡還有閒時間來看手機呢?所以,作為家長首先必須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認真地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找出發生問題的根源之所在。是孩子心理壓力太大,缺乏自信,還是自暴自棄,麻木沉淪?在查清問題,找準根源的前提下對症下藥,有的放矢,進行引導和開導。

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要注意方式和場合,要有愛心,要有耐心,要不厭其煩,要像春風化雨,循循善誘,耐心開導。

其次,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要重新樹立強大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和情緒,立即迴歸到衝刺高的狀態中來。

第三,要樹立遠大的目標,要有強大的意志和毅力,告別自己的不良習慣,告別一切影響複習衝刺的負面因素。

玩手機是一種影響學習的負面因素,也可能產生上癮的情感依賴,必須幫助孩子從玩手機的不良習慣中走出來,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告別昨天的自己,重新振作起來,竭盡全力,迴歸到衝刺高考的決戰中去。

第四個方面,可以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情理並重。

在講道理,耐心溝通的前提下,可以和孩子一道在當地的人力資源市場,到建築工地,到一線的物流快遞公司親身體驗,感受人們為了生活的艱辛和付出。

人們常說;"言傳不如身教,身教不如灼見,灼見不如自己體驗。“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條件下,讓孩子深入餐廳,建築工地,環衛工人的工作現場,親身的感受體驗,然後才能觸動靈魂,才能從思想上升華自己的境界,才能激發內心的動力。

總之,必須立即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耐心細緻地引導開導,重建自信,使孩子迴歸到衝刺高考的正常的軌道中來。

因為青春不再,時光不待,人生的關鍵階段往往只有幾步,錯過這幾步,往往就會後悔一生。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在互聯網時代,要求學生不用智能手機是不現實的。一方面,手機為了聯繫學生方便;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使用智能手機進行學習,更高效地完成作業。不能因為一些學生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導致沉迷遊戲,影響視力等問題,就否定智能手機在獲取學習資源、促進學生學習方面的作用。高三學生使用手機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有一個共識:手機可以用,但是不要手機上癮,只要不沉迷就好。

一、我們首先要學會判斷自己是否手機上癮

1.學習、社交、身體狀況如何

一個學生是常常會玩手機,但是學習成績還是很好,社交功能還是很好,身體功能也很好。可以堅持鍛鍊身體,按時吃飯,按時睡覺。即使感覺自己手機玩得比較多,但是成長功能沒有太大受損的話,可以不用太擔心。

2.和家長、同學、老師之間關係如何

也許有些學生的成長功能沒有受損,但是我們會發現他和周圍人的人際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孩子開始變得非常暴躁、易怒,開始變得很沒有耐心,開始變得特別叛逆。如果排除青春期本身的一些特質,如果圍繞著手機產生了很多衝突的話,說明某種程度上,手機成為了孩子人際關係衝突的載體。

3.為了手機熬夜、花錢

有些學生因為玩手機而開始熬夜,或者玩手機遊戲發展出了偷錢買裝備的習慣,有這些不良癖好的,是非常糟糕的。

二、高三學生如何正確使用手機

1.手機是通訊工具,是有緊急事情時用來聯繫父母和老師的。手機是信息來源,可以通過規範的APP看看新聞,瞭解瞭解家事國事天下事,增長增長見識的。手機是娛樂工具,但是要合理地控制,只能聽聽歌,看看健康的影視,適量玩玩益智遊戲。有些高三學生已經不把手機當成與人通訊的工具,而是一臺能收發訊息、玩遊戲、能上網、還能聽音樂、發圖片的“迷你“電腦。這是錯誤。

2.用手機需要有所選擇。手機網絡是一個複雜的虛擬世界,會有許多不健康的東西:網絡暴力、色情、犯罪等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