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除了自宅,建筑工作室或许是对建筑师而言,另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我们感叹大师们创造的惊艳建筑时,可否好奇过建筑师们工作的场所,那些经典建筑的诞生地。


01.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工作室外观


安藤忠雄的工作室原是是由其设计的住宅改造而成,改造将原来的住宅变成了一幢七层工作室,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工作室拥有安藤最具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墙面。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工作室最显著的特征是有一个高达五层的采光中庭,它将各层的开放工作区连为一体,办公空间交通空间围绕着中庭展开,而安藤的办公区就位于中庭的底层。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开放办公区成墙的书籍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弗兰克·盖里的瓦楞纸边椅静静占据了楼梯的一角,

墙上挂着的建筑模型也引人注目

大淀工作室禁止使用手机、邮件甚至传真,员工和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就是五台公用电话,而这五台电话也都在安藤忠雄的视线范围内,员工和谁谈论什么事,安藤都能第一时间掌握。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只要爬上楼梯,就能将员工在桌前工作的身影一览无遗。在这样一个开放空间里,安藤忠雄犹如一座指挥塔,掌握着工作室里发生的一切,但这也意味着安藤的一举一动,全都暴露在员工的眼中,时刻受到员工的监视。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02.阿尔瓦阿尔托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阿尔瓦·阿尔托在自宅


阿尔瓦·阿尔托一生为自己先后设计过两个工作室,一个是设计于1935-1936年间的自宅,同时兼作他的工作室;另一个是设计于1955年、并于1962-1963年扩建的工作室。阿尔托本人曾说过,“建筑是一种不能在办公环境中创造出的艺术。”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工作室入口


阿尔托的工作室毫不起眼,从外面看只有一块小牌子和混凝土墙,看上去相当低调的门,让人难以置信这是工作室的正式入口。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创作于1950年代的阿尔托工作室是一个L型的内向型空间,工作室所在地的正中间被空了出来,形成一个半圆形的露天小剧场,因为“把最好的地盘位置空出来,上面什么都不造”就是阿尔托的一个理念,这样我们就能享受到大自然最美的一面,没有被破坏和改造过。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充满自然光的小会议室,有展示绘图的墙面,这里也是阿尔托生前同客户会面的场所。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此外,在这个工作室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转角空间,这个折角处理一来在视觉上放大了室内空间,二来从室外又围成一个小广场,是一个建筑语言上的双关。转角处特意设计的挑台,尽管按阿尔托本人的说法只是用来试验灯具,却是这个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它所模仿的是意大利小山城中的一处街角,白色墙面上的漫射光像极了室外的场景,这正是阿尔托在晚期作品中常用的手法——将室内空间室外化和舞台化。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工作室办公区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阿尔托工作室的建筑主体是白色的,但建筑材料是混凝土和红砖,意在当它慢慢损坏,红砖逐渐显现,体现出建筑的时间性。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人文主义和注重自然在空间细部的体现


阿尔托为自己设计的住宅/工作室是具有实验性的,他的很多设计手法都是在这些房子里面首次使用的。对于像阿尔托这样生活化、有人情味的建筑师来说,他对自己的工作空间有着像家一样的要求。


把工作室设计得像家,家设计得像工作室,他会在橱柜中设计一个放图板的格子,客厅和餐厅也向员工敞开,类似这样对工作的考虑可谓渗透在他家的每一个角落。阿尔托每天都要在家中看书、工作、娱乐和放松,对于他而言,这才是生活。


03.巴克里希纳·多西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多西在工作室


“桑珈建筑师工作室”于1981年完工,是多西及其工作团队日常办公、交流与学习的地方。“桑珈”(Sangath)的意思是“通过参与,一起工作”。在多西看来,桑珈不仅是一个工作室,还是一个不断学习的村落,更是走进他人生历程的一个通道。“桑珈建筑师工作室”被许多人誉为是多西最好的建筑,也被评为世上最环保的建筑之一,还被列入80年代百位建筑师设计的百件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桑珈建筑师工作室”建筑群有超过60%的面积是开放的庭院,它消弭了私密空间的界限,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公共场所。建筑师们在工作之余,可以在这里自由地停留、休憩与聊天。这种“分享”的氛围,让工作室成为了一个和谐的村落。在这里,不仅人人平等,人与自然万物也都是平等的。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桑伽”工作室建筑整体布局


入口处,编织着树叶图案的地面上就有一个圆形的“纪念碑”,它象征着曾经存在于此的一颗芒果树。多西通过这种方式,让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这也体现了他认为建筑是鲜活的,它永存逝去之物,并不断生长蔓延。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事务所隐匿于一行高树形成的天然围栏之后,显露出的圆拱形建筑顶部暗示了它的存在。这里像一个大隐于市的桃花源,与印度艾哈迈达巴德拥挤、繁闹的街头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建筑以理性但富有变化的形体围绕庭院中一个类似露天剧场的台地布置。工作室部分被挖入地下半层,以取得较好的隔热效果。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桑伽”工作室地下半层的室内工作空间


拱顶雨水的集收和排散通过滴水和排水渠引入庭院中的水池,同时也起到了给建筑降温的作用。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桑伽”工作室建筑局部与水景的运用


04.张轲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2001年张轲创办“标准营造”工作室,以实践超越了传统的设计职业划分,涵盖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及产品设计等各种专业。除了这次获奖的“微杂院”,“标准营造”工作室出品的项目还包括微杂院、西藏娘欧码头,以及他们位于北京北二环的工作室改建,那个 一平米2000块的超酷办公室。


标准营造的工作室位于北京青年湖公园附近,原老厂房空间被不同触感的材料——威尼斯石膏压光的漫射的表面和使用木模板浇筑的粗糙的混凝土墙——营造出一个具有着微妙差异的灰色空间。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这个500平米的工作室原来是北二环的一个破旧的修车厂,有着胡同情结的张轲只花了100多万,就让这个破旧修车厂焕然一新。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外景


办公室是一个长条形空间,全用混凝土构筑,内部采用寻常的自流平、抹灰,所以造价非常便宜。除了卫生间和储藏室,所有的门都给取消了,空调、灯具、暖气全都隐藏了起来。工作时,需要找谁的时候,喊一声就行了,大家都能听见。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讨论区


外墙用的全是灰砖,透露着胡同的情结。庭院里的30多棵树也是自己亲手挑选种植的。靠庭院一侧的墙上开了一整面的大玻璃窗,而露出半边屋架的天窗,则是整个空间的点睛之笔。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05.何镜堂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何镜堂在工作室


何镜堂院士建筑工作室位于华南理工大学校内,位于一个较为完整的街区,原为1930年代老中山大学时期教授的居住区。现已被列为市级历史保护建筑。从 2004 年起,学校将这组历史建筑作为何镜堂院士建筑创作研究基地交由何院士团队,团队秉持两观(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建筑理念进行分阶段的更新改造。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何镜堂院士希望把岭南园林的“通透”、“幽静”、“隐约”的意境引入改造的工作室,并且延续历史文化、肌理与氛围。同时,作为建筑工作室应该能满足建筑创作时所需的环境,能够激发工作热情。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屋顶的绿化使用了一种叫“针叶佛甲草”的植物,不需浇水也能四季常青,具有良好的屋顶隔热效果。


在院落的中庭保留了原有的大乔木,中庭的玻璃会议室能将整个庭院景观一览无余,而丰富的植被也保持里玻璃会议室一定的隐私空间。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从整体来看,借鉴传统岭南庭园的做法,在庭院的驻足处布置了三个大小不一的锦鲤鱼池,将门厅、会议室、接待室等空间紧密结合,使室内外空间共融。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工作室的运作是以项目为中心,项目的运作过程是在发散和集中两种工作方式的交替中不断推进,一方面要激发创作个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强化创作群体的协同有效性。


因此,将功能组成分为 3 种功能模块,分别是以办公功能空间为主的基本模块、以交流讨论、资源共享功能为主的共享模块、以辅助服务功能为主的辅助模块,通过功能模块的组合来组织使用空间,为满足讨论室和会议室对大空间的需求,在建筑的内部改造中打掉局部承重砖墙、增加框架柱和梁、合并空间的方式来实现,而更大的会议空间则通过在庭园端部加建的方式实现。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同时,有效利用各种屋顶平台、连廊、庭园空间,形成一些非正式的、自由交流场所,促发随机的、非正式的交流、交往。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在何镜堂先生看来,工作室就像一个家。


06.隈研吾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日本著名建筑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建筑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曾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于1986年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隈研吾被选中设计东京奥运会体育馆,会议室里展示了两个大模型。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东京奥运会体育馆模型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台湾新道寺模型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隈研吾的工作室,没有一个特点的一以贯之,而是根据不同的空间功能,设有不同的空间风格和布置。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工作室一角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接待区工作


07.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对于赖特,可能大家都知道他的流水别墅和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很少有人知道他位于橡树园的住宅和工作室。住宅于1889年建成,工作室于1898年建成。


工作室外观:低平的外观及间接性入口是莱特成熟型的草原式住宅的特点。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入口处石膏檐壁墙灵感来自古希腊的神庙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入口走廊:这是与施工方一起商讨建筑设计的地方。赖特设计的木椅与室内相呼应,显示出了赖不仅是在建筑上,在家具设计上也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制图室:这是工作室的主体,赖特在芝加哥所做的一些著名建筑都在这里诞生,比如Larkin Building、Bobie House等。八角形的房屋,链条悬空支撑使得空间非常有立体感。工作室最多的时候有六名设计人员同时工作,他们互相交流启发,并在此探讨与建筑和政治相关的话题。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办公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图书馆:这是赖特与客户商谈设计的地方。高窗设计让室内充满光线。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08.伊东丰雄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伊东丰雄的工作室设立在东京涩谷

伊东丰雄的工作室,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的设计教室,而伊东就像老师,在教室里随意走动。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实际上,伊东确实是一位良师。从他这里走出的妹岛和世、藤本壮介、平田晃久、大西麻贵等都从他这里受益匪浅,而且这些人独立之后还收到了伊东的很多帮助。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资料柜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纪念品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会议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建筑模型


09.藤本壮介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据说,藤本自己没有固定的办公桌,时常在办公室里走动,随处都可以开始工作。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很是随性的工作环境(画图板围出的隔间)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10.斯蒂芬·霍尔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建筑工作室位于纽约市中心的一座独立的Loft内,团队由33人组成,成为工作室创作力量的主力军。(位于北京的中国分部由11人小组构成,负责位于中国的相关工程)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工作室内部空间开敞而自由,许多的建筑图纸与工作模型被钉到墙上,空间布局适合团队进行方案论证与局部的讨论。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一排低矮的书架将不同空间隔开,上面同时作为模型展示区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隔层隔出的上层空间作为储藏与展示区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天津生态城市规划博物馆的模型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模型制作区


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个人办公区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安藤忠雄、何镜堂、张珂..设计大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的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