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最難的地方在哪?

甘文飛


寫作的難度,從來不在於如何寫、寫什麼,而在於克服放棄寫作的誘惑。寫作技巧固然要考慮,但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堅持下去寫。很多受歡迎的文章並不是文縐縐,詞句華麗,反而是接地氣,語言大多數都是樸素的,只要寫的是自己的真實情感,自然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

如何讓自己能夠堅持寫作,個人認為要把寫作當成一種習慣,堅持每日一寫。要是覺得自己腦袋空蕩,不知如何下筆,那就用心觀察生活,加大閱讀量,腦子裡有料,才能好字成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寫作變成快樂的事,可以從日常點滴開始捕捉靈感。記錄身邊有趣的事,抒發自己的心情感想。每週看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無論是小說還是漫畫,都可以寫出自己的感想,多多輸出,及時分享,不僅讓自己對人生有更深刻的感悟,而且能讓自己不知不覺愛上文字的魅力。

作品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把平常日子過成花,寫成詩。



星河集結號


寫作最難在素材的積累,有了素材等於巧婦有了米。

那些世界上偉大的作家也有把自己“寫空了”的時候。

網文大神不會寫小說嗎?會,很會,為什麼有人黑他們,說他們抄襲呢?

一個人的素材積累畢竟有限,一天更個一萬幾千的,肚子裡哪有那麼多貨?於是借鑑——實際上不是創作而是改編了。

那些生活閱歷豐富的,即使用最樸素的文字,不用任何寫作技巧,照直寫出來也是內容豐富真實感人。

那些自以為寫作高手的,如果沒有從生活體驗和閱讀聽聞所積累的乾貨,沒話找話,內容空洞,誰理你?

再偉大的作家,你叫他去寫他不熟悉的生活,相當於等著看人家出醜。

金庸寫農村,莫言寫小市民,嚴歌苓寫科幻,閻連科寫武俠,劉慈欣寫文工團,倉促間到哪裡找材料哪裡找感覺去?



大悔憶智冰


寫作的意思想必是人人都明白的,簡而言之寫作就是寫詩作文,著書立說。寫作一方面是很多人安身立命的“傢伙什”,就是說靠“玩”筆桿子吃飯的,一方面又是很多人怡情養性的“雅好”,是興趣所致。

寫作最難的地方在哪?這個提法太寬泛,因為寫作是一個很大的範疇。從大處說,一是文學類寫作,包括詩詞、散文、報告文學、小說、影視戲劇本等等。一是公文類寫作,包括工作安排總結、領導講話、彙報材料、調查報告等和報刊上的消息、通訊等文章。不同的體裁有不同的特點、規範和要求,寫作的難點也不同,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比如說寫詩詞,以古詩詞為例,我以為最難的是意境。因為寫詩詞的人大都懂得平仄韻律,也不缺“詞”,但是要想提煉出詩詞的一種意境就比較難了。如果是寫小說,最難的一定是素材,就是你必須有足夠的生活積累,你有可以表現的素材。

寫公文與寫文學作品就又不一樣了。比如寫消息,你要用最簡明的語言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過程等“五要素”交待清楚。寫工作總結最難的是如何抓住重點,提綱契領,把握全局,總結全面。

寫作本身就是一件比較辛苦的事情。不管寫什麼體裁題材都會有難的地方。但俗話說的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留心用心細心,把心思用到,把功夫花到,很多難都是可以化解的。當然,如果寫大部頭的書稿比如長篇小說或電影劇本,除了文字過硬外,生活積累、天賦、機遇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燈影書畫


寫作最難的地方在哪?

以寫一部中長篇小說為例,寫作最難的地方有許多,且分佈在寫作的不同階段。本人在寫作60萬字的長篇現實主義農村題材小說《尋夢》時,就遇到過各種各樣的難題,下面摘要幾點分享給大家,以求與同道中人交流探討。

(注:本文舉例時,提到了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故,配圖時,選用了金庸小說裡的部分人物劇照)


一難,動筆前的準備工作。

中長篇小說是一項系統性的大工程,準備工作千頭萬緒。如果你的小說寫的是農村題材,那麼,你需要了解農作物的特性——哪幾種農作物可以在一起套種,地道農民栽秧、收稻子、秋收秋種、耕田犁耙等農活細節;以及田間管理常識——如何時施肥?何時打農藥?等等,不瞭解這些,你的小說一旦讓老農民看了,會笑話你講外行話;長篇小說時間跨度裡的農村形勢、三農政策,不瞭解時間跨度裡的大事件,你的小說將會嚴重脫離實際。前期準備是包羅萬象的:如你塑造的人物裡有一名鄉村醫生,那麼,為了表現好他,在動筆前,你就得去了解鄉村醫生的工作與大醫院醫生的工作,有啥區別?等等。所有這些全部需要你一個人去查資料、去訪問人物原型,可想而知,其工作量是巨大的,其難度可想而知。

二難,動筆後,對原先設定的人物個性如何表現

動筆後,編故事不難,難就難在你選取的故事情節,對錶現人物個性起什麼樣的作用。音樂創造聲音;繪畫創造視覺美感;小說創造人物。你的小說能不能立起來,非常大的一個衡量標準就是,你能不能在你的小說裡創造出幾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金庸武俠小說之所以讓人津津樂道,金庸先生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便是其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如郭靖、黃蓉、梅超風、老頑童等等。

三難,堅持與鼓勵

寫一部嚴肅的、負責任的現實主義小說,動輒二三年,長的要頭十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需要耐力和定性。對於一個專業作家來說,因為他們是體制內的,有固定的工資,便少些生活的後顧之憂。解決耐力和定性是他們最大的課題,因為在這期間,他們需要與世隔絕,需要暫時離開鮮花掌聲,而這恰恰是一些已經成名的作家所不願意的;而對於未出名的業餘寫作者來說,其耐力與定性除了與時間鬥爭外,還要與生存壓力抗爭,以及外界的冷嘲熱諷和文人圈子的排斥,等等。寫作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在你長途跋涉爬格子時,如果有一位地位高的人鼓勵你幾句,肯定你幾聲,那是多麼珍貴啊!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冷漠的。這一點,恐怕只有真正經歷過的朋友們才會明白。

當然,寫作的難處無處不在,且個個都是一座高山,限於篇幅,這裡就不再羅列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在日後相關的答題裡,我將另稿分享。<strong>


老梅尋夢


寫作是難的地方?我認為不是素材的積累,也不是材料的按排和情節的激烈!

素材是平時生活的積累,靠留心觀察可以得來。……

寫小說最大的難點是刻畫人物!要把人物寫活,決非易事!每個人都要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印象更難!不信可看《水滸傳》,好汗一百零八將,個個出神入畫,個性分明……並不是庸者筆下的“似不象”。《紅樓夢》,《三國演義》亦是如此,個個人物鮮明,栩栩如生。這就是他們的成功!

這難,那難?智者見智,都可亂談!筆者才疏學淺,只談以上觀點。只求贊同者點贊!


老張9844


對文字的駕馭能力。

這一點最難,如果能夠輕鬆駕馭文字,那就容易做到融會貫通,寫作會變成一件單間的事情。

但要培養對文字駕馭的能力,比許要閱讀很多書籍,積累文字,積累表達,積累思想並變成自己的思想,其次就是一定要多練習寫,什麼都可以寫,算是駕馭文字的實際作。

很多人寫著寫著就出現瓶頸,一是因為文化素養底子不夠厚,也就是看的書太少了,而是靈感,也就是所謂的激情和才華。


城南一隅


易在言,難在文。


章亞昕


要有框架,有線索。


自是人間第一流z


立意高遠而且駕輕就熟


李金林


寫作不難。

寫好很難。

寫紅更難。

短篇,長篇各自要求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