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說疫情拐點已經到來,三月一日能開學嗎?

宇宙最好老師


從全國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圖表來看,連日來逐漸下降,見下圖:




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所言可以相信。他說:“5天以來,我們自己的幾個點,發熱數量在下降。它是有一個坡度,逐漸在穩穩地在降,沒有反彈過。”



王院長對疫情控制很有信心。




再結合全國治癒率的逐漸攀升,我認為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出現拐點。

至於3月1日能否開學,還要看各地的實際情況。畢竟孩子的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學習是第二位的。最好是要等到疫情之後開學才好。不要因為早開學兩天冒風險,一旦出現感染而帶來嚴重後果,那時後悔莫及也晚了。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3月1號不能開學,拐點到來:僅說明隔離已經取得效果,出院自愈人數大於新增感染人數。但是,肺炎救治仍然是長久的工作,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

由於武漢冠狀肺炎病毒的影響,教育部要求全國中小學生延遲開學,有的地區,把開學時間由二月中旬調到3月1號……但是,根據目前疫情發展情況來看,仍然不適宜開學。

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在今天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肺炎疫情的拐點已經到來”。

這僅僅說明:在家隔離的措施,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第一個潛伏觀察期14天,已經過去了,這主要觀察武漢內感染人數的情況。如果是潛伏感染者,會在第一個14天內發病,然後被醫院收治,如果沒有發病,就說明沒有感染。

到2月底,是第2個潛伏觀察期14天,大家仍然需要在家隔離,主要是觀察與武漢有過接觸的人群是否被感染。

在隔離期內,冠狀肺炎病毒不會進行傳播,所以新發病的人數在逐漸減少,而通過自愈和治癒的人數在增加,所以說拐點出現了。

但是,仍然有很6萬多冠狀病毒患者在醫院裡救治,每天還有兩千多人的潛在感染者被確診為患者。全世界的國家感染數量也在增加,尤其是日本有全球感染的趨勢。


所以,冠狀肺炎病毒仍然不能小視。由於學校是特殊的場所:

【1】學校學生密集,容易造成傳染。

學校人數眾多,一個教室有60多個學生,大家都挨著坐在一起。如果有一個漏掉的潛在肺炎感染者,就很容易造成全班學生的感染。

感染的學生會將病毒,帶回不同居住地的家裡,造成家人給父母和老人的感染造成二次傳播。

【2】學生抵抗力弱,容易被傳染。

目前,針對冠狀肺炎病毒沒有有效的藥物,患者主要靠自身的抵抗力。而中小學生年齡小,身體素質差,抵抗力弱,容易被傳染。


所以,即便是肺炎病毒傳播的拐點到來,仍然不適應開學。

具體開學時間,要肺炎疫情徹底過後,教育部請專家科學評判,足夠安全之後才能開學。


牽牛花牽牛郎


首先是振奮人心的消息,兩著名專家確認,疫情的拐點已經出現。

一是雷神山院長王行環的觀點:真正的疫情拐點已經出現,據王院長介紹,目前消耗的很多都是存量,新發的發熱數量已經連續5日下降!

二是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的觀點:疫情下降的拐點已經出現,但是卻潛藏上升的拐點!




我個人認為,三月一號肯定有些省市的中小學能夠開學。

甘肅、青海和西藏已經連續兩天新增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為0了,西藏更是全面清零,如果繼續保持這個狀態,那麼以上3個省份3月1號可以開學了。因為新冠病毒的潛伏期最長為14天,14天沒有新增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的省份,顯然疫情得到解除,當然就可以開學了。



另外,雖然3月1日開學的省份可能比較少,但3月中旬,全國大多數省份應該可以開學。黑龍江、重慶、北京、上海、河北、福建、廣西、陝西、雲南、海南、貴州、山西、天津、吉林、寧夏、新疆、內蒙等省市新增確診病例人數也陸續幾天在10例以下或新增確診病例人數為0。

但是,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說:疫情下降的拐點已經出現,但是卻潛藏上升的拐點!我們不能掉以輕心,繼續加強小區的嚴格管理、村組的嚴格管理、復工企業的嚴格管理、道路通行管理。

現在我們四川許多學校都要求老師回到所教書的城市,一方面給學生進行網上上課、輔導,另一方面自我家裡隔離14天,等候學校通知,一旦疫情解除,就會開學了。

家長需要注意,有條件的要讓孩子回到讀書學校所在地的市縣,居家隔離,因為此次病毒的潛伏期是14天,如果有一個潛伏期的人到了學校,後果不堪設想。

中國加油!我們一定會很快取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擊戰的偉大勝利!


平淡是真oymlq


按照近日每天新增確診病例數看,除湖北之外其他省份3月1日全部開學應該沒有問題,我們河南已下發通知,明確3月1日開學。

我們河南省之前的通知是企事業單位開工上班時間推遲到於2月17日,學校暫不開學,什麼時間開學另行通知。2月14日省教育廳下發通知,學校定於3月1日開學。

今天央視新聞對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現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的採訪我也看了。

從全國的形勢來看,除去湖北及武漢外,全國己持續11天連降,從這點看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說拐點已經到來也實不為過。但是王辰院士和鍾南山院士對拐點之說一致並不樂觀,認為為時尚早,雖然說武漢現在是在存量,但是存量到底有多少,現在就估計的數字都沒有,存量完不了也就無法弄清具體的新發病例,僅靠一家醫院的數據也無法反映出全市的新發病例狀況,同時許多不確定因素亦然存在,前幾天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還說到,此次新冠病毒潛伏期最高達到24天,昨天重慶的發佈會還明確告訴大家,已有第四代確診病例,現在面對潛伏期長、隱性無症狀傳播等複雜因素,拐點的到來不易那麼樂觀。

還是那句話,在湖北及武漢的形勢還沒有徹底明朗之前,全國的防疫就沒法鬆勁,說拐點已到來還是謹慎點好。

不過按照中央的統一佈置,分區分批次錯峰復工返城的情況下,月底之前春運返程的高峰已經到了尾聲,除去湖北之外,其他省份3月1日開學應該沒有問題。


yc老楊話養生


老穆認為,即便現在疫情拐點已經到來,三月一日當天,仍是難以開學!

拐點到來,不等於疫情就得到完全控制,我們在高興的同時,還需要多等待一段時間,只有這樣,學生開學了,家長們才放心!

“真正的疫情拐點已經來到,現在裡面消耗的很多都是存量。從新發的情況來看,我觀察到的,5天以來我們自己的幾個點,發熱的數量在下降。它是有一個坡度,逐漸在降,穩穩地在降,沒有反彈過,我是很有信心的。”

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出瞭如上這段話。



今天是2月16日,2月15日0—24時,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166例,比前一天的221例少55例,達到“十二連降”……

890例(3日)、731例(4日)、707例(5日)、696例(6日)、558例(7日)、509例(8日)、444例(9日)、381例(10日)、377例(11日)、312例(12日)、267例(13日)、221例(14日)、166例(15日)。

從以上這些數據來看,我們都是感到高興的。

疫情被攻克,指日可待!

但老穆也要提醒各位,開學是一件嚴謹的事情。

學校開學,一定是經過上級部門批准的,上級部門也是要通過層層論證與反覆推敲,在這種情況下,學校開學了,也是相對安全的。

比如衡水地區,他們的學生就是分5批次開學,師生全天戴口罩……《學校復課的疫情防控實施方案》就是他們復課的準則與標準。

再如河北滄州教育局就為開學做出了“五項措施”……

說句實話,西藏地區,三月一日倒可以開學,畢竟疫情狀況較輕。

但疫情稍微重一點的地區,3月1日難以開學,畢竟開學是一件嚴肅的事情!

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拐點,我們不能用總體的拐點來衡量個別地區的疫情狀況,所以各地區的開學時間也是不同的。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老穆說語文


今天的採訪視頻,我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所說的疫情的拐點已經到來的意思,並不意味著疫情就得到了緩解。而是說目前的就診人數和疑似人數都在減少,這是一個好現象。


但現在距離3月1號還有不到兩週的時間,想要兩週內消耗掉近六萬名的患者存量,我想這有點不太現實。雖然現在的增長人數在減少,但是每天還是有將近2000個患者的增量,這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現實!

我們要對疫情的控制和治療抱有很大的信心,但是也不能太盲目的樂觀。我認為3月1號開學的可能性還是微乎其微的,這不僅是因為疫情的治療速度,更是因為現在還沒有特效藥和疫苗來控制疫情!

我們不能等到發病之後再治療,而是一定要提前控制,所以等疫苗研製出來之後再復課是比較現實和安全的。

當然,我們確實觀察到了,從確診人數和疑似病例的長期走向來看,確實是呈現了一個連續下降的趨勢,所以我們認為疫情的影響正在走向末端,但現在還沒有到鬆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保持高昂的鬥志,一定要繼續現在的防控手段,直到疫情完全受到控制,再結束!

我們還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健健康康的,所以復課還是要謹慎!!!

我是說文寫作,歡迎大家留言和評論!!


說文寫作


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說疫情拐點已經到來,三月一日能開學嗎?

2月16日,央視新聞專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訪談裡王院長介紹了目前醫院的基本情況,他說道:“真正的疫情拐點已經來到,現在裡面消耗的很多都是存量。從新發的情況來看,我觀察到的,5天以來我們自己的幾個點,發熱的數量在下降。它是有一個坡度,逐漸在降,穩穩地在降,沒有反彈過,我是很有信心的”。王院長說得非常有理有據,讓人特別信服,當然更讓我們高興!



大家都知道,武漢是這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國疫情新增人數連續13天下降,作為防控中心的武漢再傳來“拐點”的消息,更加讓人振奮。王院長的這個充滿信心的判斷,完全符合之前鍾南山院士的猜測,疫情防控權威鍾南山院士大膽地給出了自己的積極預測:從1月23日武漢封城開始到2月6日為第一個週期;從2月7日開始再過14天,要到2月20日,是第二個潛伏週期;如果沒新增病例持續上升,那麼疫情就是被控制住了!現在時間已經是2月17日,還有12天的時間,這個2月就出去了,確實讓我們看到了3月1日開學的曙光,12天的時間真的足夠了,我們完全有能力把全國疫情降至更加安全的可控範圍之內;到時候,全國不少省市的大中小學生就可以放心地開學到校上課了!


根據全國疫情防控通報,我們可以明顯看得出來,有22省市自治區近日來的新增病例都是個位數或零。18個省份新增病例只是個位數,例如四川、黑龍江、重慶、北京、上海、河北、福建、廣西、陝西、雲南、海南、貴州、山西、天津、吉林、寧夏、新疆、內蒙古等;更為令人可喜的是還有4個省份,新增人數為零人,它們分別是遼寧、甘肅、青海、西藏、和臺灣;尤其難得的是,這樣的態勢發展還是在復工潮的壓力下維持的,這就讓我們更加充滿了戰勝疫情的信心!按照目前這個態勢發展下去,再過12天,全國許多省市自治區完全有能力徹底控制疫情在特別狹小的範圍內,讓孩子們3月1日正式開學上課,基本上問題不大!


3月1日正式開學在即,在接下來的12天裡,我們一方面做好更精細化的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就要認真準備開學了。2020年 2月15日,安徽省教育廳發佈《普通中小學、幼兒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開學工作指南(二)》提出:各校須提前做好新學期教學安排工作,並及時制定學生分批返校預案。說句實在話,安徽省其實還不在那22個疫情較輕省市之列,都已經放出話來,要求全省各地充分做好學生開學分批返校預案,說明真正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於此同時,筆者也深信,河北省各地在全國各省市專門對口幫扶防控疫情下,形勢同樣也會盡快好轉,相信許多地方在3月中旬完全可以做到正式開學!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說疫情拐點已經到來,再過12天時間以後,也就是到了3月1日,那麼全國絕大多數省市自治區都可以做到正式開學了!在這12天裡,各地都應該像安徽教育廳要求的那樣,積極做好學生分批返校的預案,有條不紊地迎接正式開學上課!


自在人生wub


只能說拐點來了,疫情結束就不遠了,但真正開學時間,還是需要耐心等待!

現在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擔心的或許不在是疫情了,因為疫情的新聞每天都在報道,每天都有好的消息,大家也相信一定會順利過去的,現在最讓家長們擔心和焦慮的就是孩子的上學問題,什麼時候可以開學,成為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

居家學習的雞飛狗跳

自從開始網上教學,教學本身沒有引起大家的共鳴,反倒是家長的吐槽引起了大家的強烈反響,在目前的這些學習模式下,家長們確實太難了。



家長的一天就是從叫孩子起床開始,起床後要幫著洗漱,準備早飯。

接著就是讓孩子準備早上的課程,要準備相關的學習資料和工具,要讓孩子提早進去學習狀態。

然後就是最最關鍵的要陪孩子一起上課學習,老不僅要監督孩子保持注意力集中,跟著老師的節奏和內容走,還要幫著老師解釋一些孩子暫時還不是特別瞭解的學習內容。

最後就是課後的作業,在平時,可能家長只要這一個環節就可以了,現在不僅做了前面的所有環節,這個輔導作業的環節也不能少,各種矛盾問題也都顯現出來了。

所以作為家長來說,是希望早點開學的,這樣他們就可以輕鬆很多,一天二十四小時管著一個小神獸,這種滋味只有體會過才知道。



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

疫情防控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前期通過大家的努力,可以說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從數據方面就可以直觀的感受到,但是這絕對不是可以掉以輕心的時候。

所以說,越是這樣的關鍵時刻,大家一定要更加的堅定信心,不能因為自己的疏忽讓前期的努力功虧一簣。

家長們自然還是要配合好學校做好孩子的日常學習工作,可能現在每個地方的要求都不一樣,有的地方不提倡網絡教學,那麼就做好孩子的線下學習,有的地方還在網上教學,那麼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學習,總之就是要有耐心,一起等待勝利的到來。



矛盾之下,還是以大局為重

家長們的痛苦和焦慮大家都能感受到,但比起奮鬥在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來說,這點真的是不算什麼,在這樣的矛盾之下,家長能還是要以大局為重,繼續做好個人的家庭的防護工作,耐心等待相關部門的通知,待疫情結束,安心的送孩子去上學。


萌卉媽


就在昨天,我看到《華夏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先生的一篇文章,題目叫《說句可能捱罵的話,不能再讓城市“靜止”下去了》,他在文章裡說,湖北省以外的省市新增病例已經實現了12連降,最新一天的新增病例數降到了166人,大部分省市自治區都降到了個位數,幾個省區實現了零增長。湖北省的病例增長的最高峰似乎也過去了,15日新增病例降到了2000以下。

然而我們看到,全國很多地方的防控措施在加碼,大城市居民小區的封閉管理已經“標準化”了,鼓勵復工的口號雖然喊起來了,但是復工的很多現實條件仍然殘缺不全,甚至缺少推動它們快速形成的實際動力。

因為一天一兩個新增的病例,讓一個千萬人口的城市街道空蕩蕩的,整個城市處於靜止狀態是不是正常的,雖然我們這個社會還要加強對疫情的防控,但是也要讓各種正常的功能運轉起來。老百姓前段時間被疫情嚇著了,恐慌在人群中傳播,現在到了認真消除這種恐慌,幫助大家正確認識防控疫情和恢復正常生活之間關係的時候了。

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先生說疫情的拐點已經到來,這跟胡錫進所說的恢復正常生活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事實如果真的如二位所說,經過專家門論證疫情的傳播風險大幅降低,一些生產經營單位可以先行動起來,恢復生產經營,而對於學校這樣的單位來說,可能還應該稍微推遲一些。

理由樣簡單,一方面學校絕對是人口密集的單位,尤其是學生集中在教室上課的時候,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非常近,非小班化教學的教室幾乎就是人挨著人,倘若還有疫情存在的風險,傳播起來也是非常嚇人的,需要到疫情比較穩定的確認不會再有傳播風險時再考慮開學的事,另外一方面,對學校來說,這學期倘若因為延緩上學而導致課程減少,可以通過壓縮暑假的方式來彌補上,而其他的單位就沒有這種可能性。

王行環院長說疫情的拐點到來,對於大家來說應該是一個好消息,這會給相關部門做決策提供相關的依據,我們也期待著各個行業都能儘快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包括學校,讓學生儘早回到校園中。


蘇小妮


這是一個好消息。

2月16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接受央視採訪時說:

真正的疫情拐點已經來到,現在裡面消耗的很多都是存量。實際確診人數下降會有一個下降的坡度,逐步往下降,沒有出現數字反彈。

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恢復生產階段

浙江是這次疫情原本第二嚴重的省份,但隨著控制得力,嚴重程度逐漸下降。為此,近日浙江根據疫情輕重程度,對以縣為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分步恢復生產。對於疫情風險較輕的縣,已經要求撤銷各種卡口的限制,並開始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生產復工情況。

拐點出現,但並不表明結束

孩子是未來,而且孩子在自我保護意識更淺,需要再進一步確認沒有風險的情況下,才可以恢復上學。

至少要求:各地方連續14天之內並無新增疑似病例,才可以作為疫情結束的標誌。在疫情結束的地區,可以逐步恢復開學。

我們還是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更為安全的時候,才能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