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說」夜再黑暗,愛依然在——攜手共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持續1個多月,國內確診與疑似病例均已超過2萬例,且目前還處在上升期,對人民群眾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飛沫傳播是其主要傳播方式,因此專家倡導民眾除了做好自身防護外,更倡導大家避免聚集性暴露。

「健康說」夜再黑暗,愛依然在——攜手共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相較於社區、超市和商場等場所,醫院是最容易發生聚集性暴露的場所,因此除了急症需立即就診外,其餘患者應儘量避免來醫院。

在疫情期間,我們發現有一類急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或即使發生後也是可以自行解決的,那就是:卡魚刺(當然也有棗核、雞鴨螃蟹骨頭等)。耳鼻喉科的診療具有特殊性,患者直接暴露口鼻,而且檢查過程中輕微刺激就可能導致咳嗽或打噴嚏,造成飛沫廣泛傳播,一個咳嗽或噴嚏的最高時速可達160km/h,包含30萬個病原體,20分鐘即可覆蓋整架飛機,因此耳鼻喉科醫生也是接觸飛沫最多的醫生。

「健康說」夜再黑暗,愛依然在——攜手共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在此,我們為大家科普如何避免和處理異物卡喉,從而減少就診率,降低聚集性暴露,為防止疫情貢獻力量。

首先,有兩類人應該從根本上避免食用雞鴨魚類和大棗等食物,即70歲以上老年人和3歲以下的小朋友。老人和小朋友的咀嚼和吞嚥能力較弱,這也是造成魚刺卡喉的重要原因,急診中遇到最多的異物卡喉患者也正是老人和小朋友。如果要食用,務必請家屬處理後食用。

其次,如果已經發生異物卡喉怎麼辦?大家按照以下方法可以處理大部分異物:1、立即停止進食,將口中食物吐出;2、張嘴檢查目光所能及部位(尤其是兩個扁桃體周圍),可以用工具翻找,肉眼可見的異物一般都可以用鑷子或者筷子夾出;3、未看到異物卻能明確感受到它的存在時,用食指或筷子搔刮喉嚨,咳嗽和嘔吐能將深部的異物排出。若上述方法都沒用怎麼辦?請立即就醫(戴好口罩,儘量少帶家屬)。

「健康說」夜再黑暗,愛依然在——攜手共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最後,異物卡喉之後有一些錯誤或者無效的措施大家一定不要做:1、吞飯糰、香蕉等,危險指數高,當然有些人成功過,然而失敗者更多,從咽喉異物變成了食道異物,輕者食管穿孔感染,重者扎破大血管當場喪命;2、喝醋,危險指數低,但並沒有什麼效果,醋酸並不能軟化更不能溶解魚刺。

「健康說」夜再黑暗,愛依然在——攜手共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在這全國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時刻,作為普通民眾,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我防護,避免成為傳播鏈中的某一個媒介,這就是我們能為前線做的最大貢獻。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希望能用科普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普通民眾的聚集性暴露,讓病毒無處可傳。讓我們攜手打贏這場戰役!

供稿:上海市醫師協會耳鼻咽喉科醫師分會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