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社厅多措并举稳定劳动关系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展以来,吉林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人社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妥善处理职工劳动关系,全力以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一、统筹安排部署,层层传导压力疫情就是命令。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伊始,省人社厅迅速组织人员,从掌握舆情动态入手,实时掌握疫情发展情况,研究分析全国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人社厅明电〔2020〕5号文件下发后,省人社厅立即转发文件,第一时间统筹部署稳定劳动关系工作,综合利用手机、电话等通讯手段和微信、QQ等网络平台,及时召开微信视频会议,传达上级部署和厅党组指示要求;建立若干微信群、QQ群,实时推送收发各类通知和舆情,调度、通报和交流工作动态。通过层层部署落实、层层分兵把口、层层传导压力,从上级到下级、从机关到基层、从领导到职工、从党员到群众,迅速凝心聚力,坚定信心决心,在全省人社系统形成了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良好局面。

二、建立工作机制,健全政策体系防控就是作战。为确保政令畅通,快速高效地做好上传下达和组织落实工作,在全厅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迅速组建了分管领导牵头,劳动关系、劳动监察、劳动仲裁“三处一队一院”负责人为成员,劳动关系板块46名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稳定劳动关系小组,整合力量、紧急行动、全力参战,组织推动政令落实、分析研判防控形势、实时调度工作情况、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从1月24日以来,省人社厅先后研究下发或转发了妥善处理劳动关系、劳动仲裁、争议处理、劳动监察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的6份重要文件,明确了一系列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同时,紧密结合当前工作需要,针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假期延期、开复工以及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弹性工作等实际问题,组织编撰了“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处理指导手册”、劳动关系政策“七字决、顺口溜”等企业和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资料,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三、掌握舆情动态,回应社会关切舆情就是警报。疫情防控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门类齐全的各类防控和保障措施,社会各界热议不断,尤其是国家和各地政府公布延迟假期和复工复产期限后,企业和职工咨询政策的数据流与日俱增,企业开复工、合同履行、工资支付、裁减人员以及融资、税费、房租物业等直接关系到企业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成为大家广泛高度关注的热搜词条。因不同地区出台政策的地域性、针对性,以及部分政策在口径、尺度、内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同程度影响了大众对有关政策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如果宣传不到位、解读不精准、引导不及时,必然会影响政策措施的着实落地,甚至影响疫情防控大局。

为此,省人社厅着力掌握舆情信息,专人收集整理各类媒体动态,及时了解热点焦点问题,针对我省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报刊、杂志、电视以及人社门户网站等媒介的作用,广泛宣传稳定劳动关系方面政策措施,并利用召开新闻发布会、编辑专刊专栏等方式,依托手机客户端、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渠道推送劳动关系政策信息,宣传解读文件精神,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先后通过吉林日报“彩练新闻”等媒体播出了专题访谈,在劳动保障世界杂志、长春日报“长春+”刊载劳动关系政策宣传“七字决、顺口溜”、发布《致身在外乡吉林籍劳动者的慰问信》,通过省人社厅网络平台回复职工群众意见建议,并两次通过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对企业复工复产、劳动用工、工资支付、依法裁员等方面政策进行了权威解读,受到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广泛欢迎。

四、强化服务指导,化解疏导矛盾服务就是责任。全省自2月10日起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劳动者陆续上班回到工作岗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指示要求,省人社厅认真落实电话、手机、网络、视频等渠道方式办公和实行弹性工作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抓细抓实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统筹力量聚焦服务对象,从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积极会同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成员单位,指导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强化业务网办能力,依托智慧人社信息化系统,推行“一次不跑”服务,对企业劳动用工备案、集体合同审查、劳务派遣许可、特殊工时审批等事项推行“网上经办+邮寄经办+电话咨询”相结合的综合应急服务模式,有效减少办事人员流动;调整劳动监察和仲裁受理、办理举报投诉方式,公布举报投诉和办公电话并与办案人员手机呼叫转移,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实行“不见面”服务、网络视频调查取证等方式,实行举报投诉和案件办理无缝衔接,同时,通过微信工作群组做好特情指导和矛盾化解,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非必需的现场处理。据统计,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办理新签续签劳动合同备案4298人次,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备案3151人次,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提供线上劳动关系业务和政策咨询 1907人次;提供调解仲裁服务1345人次,及时维护了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