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足迹遍浠川 —记浠水县妇幼保健院医生王嵘


铁肩担道义,足迹遍浠川         —记浠水县妇幼保健院医生王嵘


2020年1月25日(庚子鼠年初一)的晚上22时左右,一阵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您好!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请问能帮到您什么吗?”

“我这里有人高烧不退。”

“请问您是哪里?病人大概多大年龄?”

“好的,我们马上过去,请你们不要慌张!”……

我是党员,责无旁贷

2020年1月24日(年三十)的早晨,浠水县妇幼保健院领导在院方微信群发起了医护人员增援县人民医院的倡议,一石激起千层浪。谁都知道,人民医院作为此次疫情的定点收治医院,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可想而知。作为外科医生、主治医师的王嵘,当即回复:我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九年,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医疗经验的共产党员,我责无旁贷,请批准!

当天,人民医院将王嵘安排到120急救车上,王嵘二话没说,他没想到的是,这一随车,就是二十几个日夜。

清除路障,自力更生

继浠水城区封锁之后,很多自然村陆续自发地人为设置障碍物,阻断村与外界的交通,这给王嵘及其同事的工作制造了相当的麻烦。一个去松山某村的晚上,急救车稳稳地行驶在不知名的乡道上,透过车灯,司机无奈地说:“又有几颗树挡道了。”除了司机和王嵘,还有一名随车护士。

导航显示到病人所在的塆还有二公里的距离。时间就是生命,病人就是命令。他们已经见惯不怪,小树一个人移,大树三个人一起,三具忙碌的身影,将车灯搅得交相重叠。

换位思考,打消顾虑

在一位60多岁的病人家,因这病人已间断高烧两三天,浑身乏力,病人家属畏畏缩缩,王嵘主动搀扶老人上了救护车。老人上车后一直说“谢谢您!谢谢您!”王嵘对老人和他儿子说“没关系!我是医生是党员。再说您是什么病还不好说,退一万步即使是新型肺炎,只要您积极配合医疗,尽快治愈是不难的。”其实,搀扶患者,甚至背患者上车,屡屡发生。

“我就是要用行动消除病人和家属的盲目害怕。”王嵘如是说。

24小时随时待命也决定了王嵘工作性质,车上与患者高频次处在同一空间,被感染的风险比较高。王嵘没有畏惧,"同事们都开玩笑,说我不怕被传染。怎么会不怕!但我们是医生,这是工作,也是使命。"

为保障大家的安全,每趟转运任务完毕回到急救中心后,他和救护车司机都会在监督员的帮助下,对救护车和急救设备等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